阐教的十二金仙中,只有个黄龙真人的本体是异类,而黄龙真人很不受重视,元始天尊压根儿不太待见这个弟子,这跟截教的情况,完全是不一样的。通天教主收徒并不挑出身,因此有许多灵力强大的异类,也被他收入了碧游宫,使得截教门徒有大量类似于妖物的仙人,他们的本体都是异类,但因为有仙籍,因而称仙。正因为通天教主广受门徒,而且什么都教,所以碧游宫仙人当中,法力高深强大者数不胜数比比皆是,加上数量又多,因而被称作“万仙来朝”。

尽管有教无类是好事,但凡事过了头,也就会造成很大的麻烦。通天教主的门徒当中,有很多都是山精妖怪之类修炼而成,或者心术不正之人,他们空有强悍的法力,但六根未净浑身戾气,经常都会做出恶事。如果没有商周之争,没有封神之战,那倒是没什么,可人间大乱,女娲、鸿钧等为了重新构建天界秩序,觉得有必要将截教进行清理,也刚好为天庭供应人才。

很多人觉得在封神之战里,阐教各种暗中操作,各种欺负截教,这才导致了截教最后的彻底失败,论实力,阐教根本就是比不上截教的,这实在是不公平。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封神榜的名单是事先拟定好了的,很多都是截教门徒。碧游仙人的确法力非凡者众多,可碧游宫鱼龙混杂,心术不正者尤其多,封神之战也是为了进行大浪淘沙,将截教当中不值当的全都给去掉。

修为深者,成其仙道,修为次深者,成其神道,封神之战就是要让那些空有法力却毫无慈悲之心的仙人,段其劣根,诛杀其身,让其元神成就正果,上天封神受到约束。封神榜,乃是三教教主与女娲、鸿钧共同拟定,这也就是说,对于自己大量的门人应劫,通天教主是知道的,而且也是同意的,这并没有任何问题。在封神之战前,通天教主再三警告门人,不要出山,介入商周之争,否则难逃一劫。

这已经说的非常明白了,而像是云霄之类修为极高者,也早就知道出山涉足商周之争,必然难逃被封神,可一昧意气用事者,还是非常多。无论如何,殷商气数已尽,纣王残害生灵,截教门人只不过打着义气的旗号,就下山与西周为敌,与阐教为难,那就是在逆天而亡,注定要应红尘杀劫。作为仙人,尤其通天教主这样的圣人,本该戾气尽除,以道为上,可通天教主明知自己的弟子当中作恶者众多,他还是觉得咽不下一口气,摆下诛仙阵乃至万仙阵。

周兴商灭,此乃天道,通天教主一意孤行,这也就悖逆了鸿钧老祖与女娲的意思。应劫被封神,其实都算是好运的了,大多数被诛灭的截教门徒,只能是千年道行一朝尽丧,甚至灰飞烟灭,万仙阵中,也不知断送了截教多少门人。从万仙来朝到一败涂地,通天教主的错,就在于他约束弟子不严,有教无类却没能严格管理克制他们,这才酿成了大祸,碧游宫元气大伤,再也无法与阐教相比。

《封神演义》中截教几乎全军覆没,通天教主当初为何会同意封神行动?

谢邀@悟空问答。小哥出品,必属精品。《封神演义》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神话小说,由明代作家许仲琳创作,故事背景以商纣王无道,西周起正义之师,率天下大军共同推翻商纣王政权的故事。在《封神演义》中,通天教主作为截教的教主,他乐于传道,由于他有教无类,天地万物,只要愿意听他讲道,他都会孜孜不倦的把自己对道的理解分享给大家,因此只要通天教主开坛讲法,经常是听者云集,受教着无论飞禽走兽,花草树木,只要开启灵智,在听完通天教主的讲道后,都收益颇丰,久而久之,通天教主讲法的地方,万仙来朝,一时间声势浩大,力压阐教,人教一头。

要讨论为什么通天教主同意封神,我们需要先搞清楚,封神大战的起因是什么?封神大战起因一:神仙劫来临。天地无情,岁月悠悠,漫长的修真岁月中,因缘际会,彼此纠缠不休,乱如麻团,因此每隔一千五百年,神仙劫来临,到时候仙界大乱,最终快刀斩乱麻,彼此了解机缘,之后各界重整秩序,大家重新开始。第十一回:“……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因神仙一千五百年犯了杀戒,乃年积月累,天下大乱一场,然后复定.” 第十三回:“……吾辈一千五百年不曾斩却叁尸,犯了杀戒,故此降生人间,有征诛杀伐,以完此劫数.” 第五十回:“……只因一千五百年逢此大劫,乃遇此斗装入阵中,总是神仙也没用了.” 封神大战起因二:金阙昊天上帝命昆仑十二仙首称臣。

 2/7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神仙  劫仙道  修仙  来袭  大作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