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等,亲王的其他儿子,年满十岁后都封为郡王,授予涂金的银册银宝(等级一下就区别开了)。第四等,郡王嫡长子、嫡长孙,分别封为郡王世子、郡王长孙,冠冕服饰按照二品待遇。其他等级的爵位,就继续按照亲疏关系,依次降低。郡王除了世子之外的其他儿子,都封为镇国将军。郡王除了长孙之外的其他孙子,都封辅国将军。以下的各辈分,郡王曾孙封奉国将军,四世孙封镇国中尉,五世孙封辅国中尉,六世以下都封奉国中尉。

二、功臣外戚的爵位明代制度,封爵必须是有辅佐社稷之功,或者是重大军功。所封爵位的封号,必须由皇帝下诏降旨。明代爵位本来一开始也跟之前各代一样,公侯伯子男。后来却把子爵、男爵去掉了,只留下公、侯、伯三个等级。功臣封爵会发给铁券,铁券上要表明功臣的基本身份、基本封号。身份主要是区分文臣还是武臣,武臣就写“宣力武臣”,文臣就写“守正文臣”。

铁券上面还要写明封号,封号又分四个等级:第一等是跟着朱元璋起兵开国的元勋,称为“开国辅运推诚”;第二等是跟着朱棣造反有功的,称为“奉天靖难推诚”;第三等、第四等则分别称为“奉天翊运推诚”和“奉天翊卫推诚”。至于是否能够承袭,那就要看有没有“诰券”,就是朝廷给的世袭凭证。诰券一式两份,一份给功臣(受封爵位的人),一份收藏在内府。

如果功臣死了,子弟要袭封,就得把诰券拿出来,然后由吏部负责核对勘验功过,决定是否袭封或者除封。外戚的爵位一开始是世袭的,到了明世宗嘉靖初年,废除了外戚爵位世袭的制度,除非皇帝有恩旨。虽说制度上都必须是功臣或外戚才封爵,但其实皇帝身边的佞幸,只要让皇帝高兴了,也一样享受封爵。比如明武宗朱厚照,喜欢自己当将军打仗过瘾,宠信边将江彬就到了一个新高度,给他封了平虏伯的爵位。

古代几品以上的官员才能上朝堂?又是按照什么顺序站立的?

这个问题问的太宽泛了,比如说在西晋以前,还没有施行九品中正制的时代,根本不存在几品官的问题,这又怎么算?从朝会的角度而言,分为大朝会,常朝两种。大朝会一般在正旦、冬至和万寿节时举行,属于礼节性的朝会,在京官员除了维持日常工作的几乎都能参与,规模很大,但大朝会并不是议论政事的。另外一种就是常朝,一般又分为早朝和午朝。

而早朝的历史极其悠久,延续了3000年之久,公认始于西周。而早朝和午朝又合起来被称为御门听政。实际上,朝会这种制度,在皇帝处理政务上并不占据重要地位。比如隋唐时期有政事堂,政事堂才是处理国家大事的主要场所,在政事堂里议事不太注重形式,君臣之间相处也比较宽松,对于礼仪没有过多讲究,皇帝也不会张口闭口就以“朕”自称。

而隋唐以后,比如明代,处理国家大事的主要形式是先有奏折,然后皇帝再根据事情的的具体问题,召集内阁阁臣,再加上司礼监秉笔太监议政,清代主要是有军机处。反正这属于一个小团体的议事形式,一般只有宰辅重臣,以及各中央衙门的一二把手,以及具体涉及政务的相关官员才能参与。至于朝会的话,笔者就明代的朝会制度略作讨论。

其实现在我们已经很难弄清楚到底哪些人必须朝参。洪武初年给赐朝臣的公服、朝服、受赐予者达到了2813人,按照道理这些人都能朝参,而在宣德六年(1431)的一次早朝中,文武官员没来参加的居然有500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一次失朝官员达到了1118人,这些人都是当注门籍、每日赴朝的,可见上朝官员相当庞杂。

大家肯定要问我这数据从何而来。宣德年的早朝数据出自《明宣宗实录》卷八 宣德六月庚子,成化朝的数据来源自《明宪宗实录》卷二九二,成化二十三年七月乙卯。按照这两个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那就是明代早朝至少也是千人以上的规模。那么我们接下来就理一理,明朝京官的品级。首先是皇宫的辅臣,宗人府正一品宗人令加上左右宗正和左右宗人,还有一个宗人府经历司经历正五品。

然后就是三公三孤这样荣誉头衔,其次是东宫辅臣,从太子太师到太子宾客,一共7人,最低正三品,太子詹事府,从詹事到正字,一共31人,詹事正三品,然后正字从九品.明朝中书省在胡惟庸案之后被废掉,所以就不说,接下来是内阁,一般六个人,开始只是正五品,后来不断完善,阁臣一般会兼任六部尚书或者侍郎,人数大致维持在6个人左右。

 6/7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文才武略  进阶  群英  文武官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