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三国时期守城高手曹仁,就是同时防守襄阳、樊城等几个城市。总之我认为,守城不代表一定要在这个城上和敌人死磕。此外,在我国很多古代守城战的史书里会看到类似“互为犄角”,“遥相呼应”字样。这说明事实上故人一般很少守孤城,所谓守城大多数是守几个城,并且保持通讯,互相协调,互相支援。

在冷兵器时代,守城人该如何守城?

古代要防守一座城,几万人都上城墙,城墙很难站下,这时候就得分梯队上阵。然后后面做好分工,大部分搞运输、后勤,真正站在城楼上射箭扔石头的,都是精挑细选的一部分人。而且在冷兵器时代,弓箭射程其实非常有限,必须走到城市附近才能向城上射击形成火力压制或者构成杀伤,所以大规模守城战还促进了投石机、大炮、火器的演变。

此外,在我国很多古代守城战的史书里还会看到类似“互为犄角”,“遥相呼应”字样。这说明事实上故人一般很少守孤城,所谓守城大多数还是守几个城,并且保持通讯,互相协调,互相支援。比如三国时期守城高手曹仁,就是同时防守襄阳、樊城等几个城市。这种方法虽然有可能会被逐次击破,但是外围几个城通过激烈抵抗可以大量消耗敌人有生力量和士气,而疲惫的敌人到达主城时,拥有最坚固防御、最强兵力和最充足资源储备的主城此时就变成一块难啃的骨头。

这种防守的缺点在于,如果前面防线一泻千里,后面的防守核心则将面对士气愈加高涨的敌人攻城部队,想守住则非常困难。至于防守的典型,我认为一个是南宋末年孟珙的机动防御法;一个是明末的宁锦防线。孟珙的机动防御法是因为固守所有城市兵力不足,所以需要将一部分军队在防线上移动防御,而移动的前提是通过情报和准确预判,根据敌人的进攻动向、兵力配比提前做好防御力量的机动配比。

这种方法降低了防线所需兵力和资源,并且让敌人无法抓住防御重点,在对蒙古作战时起到很好效果。宁锦防线则重点在于扼住咽喉要道,并且防线上各个据点互相呼应支援,也实现了很好的防御效果。总之我认为,守城不代表一定要在这个城上和敌人死磕。有合适的布局和安排,通过外围消耗,多点联动,加上核心城市的坚固防守,才是冷兵器时代守城的关键。


文章TAG:热血  三国  小兵  助阵  守城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