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最初同意,但李建成看清楚李世民的计划后苦苦哀求李渊,最终李渊听了李建成的建议后否决了李世民的请求。但与此同时,李渊做出了一件非常昏庸的事情,那就是调任李建成手下将领常何做了玄武门三把手,掌管一定的数量的屯营兵。或许李渊的想法是增加李建成的权威,让李世民在太子之争中知难而退。但这一招确实非常昏庸,可以说是一个没有经过大脑的想法。

第一、人都是有私心的,而且富贵这种东西让人上瘾。当时的李渊已经60岁高龄,其部下已经为了自己将来的荣华富贵开始结交年轻的太子或者秦王。此时的李渊应该做的是防备他们的势力向自己的核心权力渗透,以避免自己的权威衰落。但李渊却反其道而行之,让太子的人进入元从禁军,掌管屯营兵。最终屯营兵其他将领开始在各大势力间摇摆不定,这就包括屯营兵一把手主将敬君弘,二把手中郎将吕世衡。

第二、常何身份复杂。最初是瓦岗寨将领,后来又追随了李世民打天下,在李建成攻打刘黑闼时成为了太子府的人。让一个身份如此复杂的人管理重中之重的玄武门,难道就不怕常何是双面间谍吗?李世民眼看自己无法逃往洛阳,于是策反了身份复杂的常何[也有一说,常何本就是安排在李建成身边的卧底],策反后的常何成为了李世民的间谍。

李世民也因此有了抗衡李渊、李建成最关键的资本。于是李世民在公元626年7月2日乘着夜色埋伏在了玄武门附近。之后的事情就简单了,李世民迅速做掉大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后,并且派尉迟恭逼宫李渊。这时北门屯营兵在干什么呢?当时屯营兵主将敬君弘、中郎将吕世衡看到太子、齐王被杀后,知道太子大势已去。所以在太子府、齐王府士兵来复仇时,都选择帮助李世民,后来这两位没有准备的将领还被太子府的人给砍死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李渊的权威已经衰落到了极限。李渊当时也知道了情况,至此明白了过早称帝使得自己丧失了军权,令常何进入军权核心确实是一个混招。如今制衡手段彻底失败,自己根本无法控制核心的北门屯营兵。于是在裴寂等人的建议下果断放弃了名义上的权力,下令让屯营兵和太子府的人放下武器接受李世民的调遣。至此,李世民接管了长安城内所有的军队,夺取了大唐最高权力,开启了贞观之治。

南朝四帝:宋武帝刘裕,梁武帝萧衍,陈武帝陈霸先,齐高帝萧道成,宋齐梁陈三武一高南朝四帝哪个能力最强?

综合考虑,梁武帝萧衍最强,贡献最大的,宋武帝刘裕次之。图片来源于网络第一,这四个人共同点都是在政局不稳的混乱局面里,一步步掌握了大权,最终改朝换代。从出身上讲,梁武帝与齐高帝同出于兰陵萧氏家族,属于门阀贵族,起点高,宋武帝刘裕与陈武帝陈霸先出身寒门,较低。四人同为开国皇帝,但对历史的贡献是不一样的,贡献大的自然综合能力就强。

图片来源于网络第二,从军事能力上讲,四人都在内部权力争夺上,平定过叛乱,消灭了各方的军事力量,所以说这四个人的军事能力旗鼓相当,政治权谋手腕也都差不多。但从武功角度来讲,自然是宋武帝功劳最大。因为刘宋王朝是南朝版图最大的王朝,当时的北方正处于十六国末期混战年代,刘裕北伐已经收复了当时沦陷已久的长安,要不是宋武帝年老,他甚至可以统一中国,所以他在开疆拓土方面贡献最大。

但我们不能否定其他三人的能力,因为刘裕所处的时代,北方属于割据混乱时期,刘裕能够抓住时机,前后消灭了后秦南燕的小国,其他三人所处的时代属于南北对立时期,南齐与南梁面对的是统一后的北魏王朝,实力各方都比南朝要强的多,就是刘裕处在这个年代,也不可能在开疆拓土上有所作为,虽说南梁末期,东西魏分裂,梁武帝却专注内治弘扬佛教,无暇顾及北伐,即使北伐,北方的高欢宇文泰也不是等闲之辈,未必给梁武帝机会,陈霸先时期,北方的北齐北周都不是吃素的,他们三人的军事能力面对强敌仍然能够维持南北对峙的局面已经非常不错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第三,从文治上来讲,刘裕萧道成陈霸先三人与萧衍比,萧衍在位长达四十多年,其他三人在位时间都很短,没机会表现,即使有机会表现,其综合素质与萧衍差太远,也不会有太大作为。而梁武帝萧衍在位期间,南朝维持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时期,为南方的经济文化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同时梁武帝重视农业发展,多次组织沈约等文人编撰前朝史籍,并且他自己与太子还成为了南朝文学的领袖人物,并亲自讲学,为弘扬佛教还多次出家,在他的倡导下,南朝的佛教寺院盛极一时。

他的这些举措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他晚年不得善终,但不足以掩盖他的丰功伟绩。图片来源于网络所以说从武功上讲,刘裕时期处于攻势,其他三人所在时期处于守势,刘裕的武功最大。从文治上讲,萧衍虽然稍逊无功,但他在文治上的贡献巨大,对后世文化的影响极为深远。再看其他三人,除了刘裕扩大了南朝地盘之外,三人除了改朝换代,在文治上毫无建树。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气场  寒刀  尽展  短发  阵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