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七星”文化内涵指的什么?

简单地说,北斗信仰是我们先祖自然崇拜中规格最高的信仰,也是中华文化体系中的根文化。祖先们,将北斗看作是方向、季节、时间的标尺,并通过对北斗运行规律的观测,慢慢地参悟出一套中国特色的时空观和价值观,并抽象成应用在风水、占卜、数术、兵法等方面的理论体系。可以说如果掌握了北斗背后的奥秘,就好比拿到了打开中华传统文化宝库的金钥匙。

下面,土鳖君就给大家粗略的盘一盘“北斗”,这个挂在北天之上的“天道显示器”。壹丨北斗,自然运行法则的“显示器”有道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实,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知道,如果按照自然的法则去生活、劳作,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宇宙是那么的博大,苍天是那么地遥远,大地是那么的广袤,怎么才能去摸准他们的运行法则呢?祖先们通过实践慢慢地发现,寒来暑往、昼夜交替这种带有明显周期性的运动规律似乎可以帮助他们解开“天道”帷幔的一角。

为了发现更多的周期律,古人们把视线放到了苍穹之上,他们发现永远悬挂在正北方夜空中的那颗璀璨的北极星就好像一个灯塔,而它身边那群勺子形状的星座,似乎与各种周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大量的观测,祖先们发现,那把勺子似乎就是天道的显示器,通过它运动规律的观测,可以推导出各种奥秘。贰丨北斗,挂在北天之上的“时钟”在没掌握各种复杂的理论之前,北斗七星给祖先们最直观的印象就是,它们永远在绕着北极星做逆时针旋转。

通过观察,祖先们发现,北斗的旋转周期正好是“一个寒暑”。当大地上刮起东风时,北斗的斗柄会指向东方,这意味着春天即将来临;当大地上刮起南风时,北斗的斗柄会指向南方,这意味着夏天即将来临;当大地上刮起西风时,北斗的斗柄会指向西方,这意味着秋天即将来临;当大地上刮起北风时,北斗的斗柄会指向北方,这意味着冬天即将来临;祖先们发现,如果将斗柄的旋转面等分为12份,那么每一份正好与 “月亮朔望”的周期相吻合,如果将这个旋转面平分为360份,那么每一份正好与“日月交替”的周期相吻合。

也就是说,北斗的斗柄每旋转1°正好是一天,每旋转30°正好是一月。如果把这个旋转面上画上清晰的刻度的话那么就可以准确地知道自己身处哪一月哪一天。月份的刻度叫做“周天十二辰”,这个名字看官们是不是有点陌生?如果土鳖君写成“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是不是会变成熟悉的好朋友。没错,“周天十二辰”就是“十二地支”。

古人把“子”位放到北斗的斗柄指向正北的月份,此时正好是白天最短,寒夜最长的冬至时刻,也就是天地之间阳气最少,阴气最盛的时候。祖先们又把北斗的旋转与阴阳的消长联系在一起。我们知道,在古人的眼中,阴阳是普适于世间万物的一般规律。那么一月之中,一天之中都会有阴阳的此消彼长。于是祖先们把天上的“十二辰”投射到大地上,将大地的东南西北也等分为12个区域,同归对太阳影子在十二个区域的落位(当然,太阳下山之后,日影的落位是古人想象出来的。

)。如果将北斗斗柄指向、月亮的望朔以及日影的落位三者结合起来,祖先们就掌握了时间的奥秘。叁丨北斗,挂在北天之上的“神明”占星术,是人类最古老,最传统,最长命的占卜之术。放眼全球来看,无论哪个种族,哪个文明,哪个时期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占星文化。中国最古老的占星术就是在“观北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理论体系。

曹魏时期著名的术士管恪就说;“凡人祈求,皆向北斗。所以,中国古代负责授时的国家机构—钦天监,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能就是观北斗。为了方便占星,祖先们给北斗七星分别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从勺子尖到勺子把依次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术士们,给这七颗星星分别带上了官帽子,让他们有所职权。天枢为贪狼星君,主欲望。

天璇为巨门星君,主权威。天玑为禄存星君,主财富。天权为文曲星君,主文采。玉衡为廉贞星君,主是非。开阳为武曲星君,主秩序。摇光为破军星君,主勇猛。北斗七星再加上斗柄延长线上的隐藏着的“玄戈和招摇”二星,便组成了“北斗九星”。北斗九星主要应用于“奇门遁甲”和“风水堪舆”之中。在奇门遁甲中,他们分别叫做“天蓬、天任、天冲、天辅、天禽、天英、天芮、天柱、天心。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奥拉  玄武  七星  神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