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臣战争开始没多久,俄罗斯就开始搜寻杜达耶夫的痕迹。而杜达耶夫并非等闲之辈,他经验极为丰富,反侦察能力一直很强。他很善于掩盖自己的踪迹,俄罗斯方面先后派出了大量的特种部队、轰炸机对杜达耶夫进行轰炸、伏击,都一无所获。当然,也有人认为杜达耶夫在俄罗斯军中内部有内线,而杜达耶夫死前是在和俄罗斯国家杜马前议长哈兹布拉托夫通电话,也侧面印证了这一点,不过没有其他有力的具体证据。

不得不说俄罗斯情报部门还是很争气的,在开出了100万美金的天价之后,果然获得了杜达耶夫行踪的线索。俄罗斯除了掌握了杜达耶夫的大致藏身地点后,还获悉杜达耶夫要通过一部卫星电话遥控指挥自己的部下。经过长时间的侦查,1996年4月22日凌晨4时,在空中待命的俄国空军预警机监测到格罗兹尼市西南约30公里左右的郊外有异常信号。

经过仔细判别,这个信号正是杜达耶夫所使用的卫星电话发出的。巧合的是,与以往不同,杜达耶夫这次的通信时间较长。俄罗斯军方也得以有时间准确地测出了杜达耶夫的精确位置坐标。很快,俄罗斯空军的"苏-24"战斗轰炸机奉命前往目标,在距杜达耶夫40公里外的空中发射了两枚"KH-25"反辐射导弹。两枚导弹循着信号飞向了杜达耶夫所坐的轿车。

怎样理解诗句“天若有情天亦老”?

[原创首发]“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诗,最早是在上初中时,从毛主席《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中见到的。当时以为是毛主席的原创,后来才知道原来这句诗是一个成语,出自唐代李贺的诗《金铜仙人辞汉歌》,为后来很多诗词引用。毛主席就是以此为典故,一改昔人悲切伤怀之情感,而创新为豪迈雄壮之气概,可谓是继往开来、空前绝后。

毛主席把本来是“一己之私”的狭隘情绪,一举升华为“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这种大手笔、大气魄,是历代文人墨客无可比拟的,至今读来仍令人荡气回肠、感慨不已。毛主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理解这句诗的含义需要认识全诗内容,这句诗是全诗尾联的首句,这首诗的尾联是全诗的重心所在,也是全诗的诗眼,之前的三联均是尾联的铺垫。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首联两句是倒装关系,毛主席指挥百万解放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突破长江天险,直捣黄龙,革命的风暴席卷南京,国民党反动派仓皇逃窜。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南京地势雄奇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历朝古都、虎踞龙盘之地,如今终于挣脱反动势力的牢笼,回到人民手中。这天翻地覆的变化令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实在是值得慷慨高歌庆贺的大喜事啊!喜悦之情跃然纸上。“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然而,毛主席毕竟是毛主席,不是功败垂成的项羽。

面对突如其来的大胜利,毛主席的心情显然和全国人民一样是无比喜悦的,但是毛主席并没有被一时的胜利冲昏头脑,高瞻远瞩、胸怀天下的毛主席越是在胜利之时、激动之时越能保持冷静的头脑和睿智的思考。他清楚地识到,虽然攻破了南京,但国民党残余部队仍然控制着南方大部分地区,一日不彻底清除,一日就有卷土重来的危险;一日不解放全中国,就一日不能有丝毫松懈。

况且国民党一直抱有和共产党划江而治的幻想,国际国内也多有呼声,必须消灭这种不利于彻底革命的声音,在全国鼓舞树立起彻底打倒国民党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决心和信心。因此,此联为转折句,一转喜悦庆贺而为对革命局势的判断和下定革命到底的决心,谁说穷寇莫追?我们不要做只知道沽霸王之名、钓仁慈之誉而遭到惨败、丢掉江山的项羽,我们必须一鼓作气彻底消灭撤退到南方国民党残兵穷寇,不给他们任何喘息的机会,解放全中国,还天下于人民!“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此联既是作者的感慨,也是对前三联的总结和解释,以消除各种顾虑。国民党反动派倒行逆施,剥削压迫人民,穷凶极恶残酷镇压人民解放事业,是逆天而为的邪恶行径;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反抗压迫剥削,推翻国民党残酷统治,还人民自由民主,建立人民自己的政权,让无产阶级劳苦大众翻身作主人,是顺天而行的正义事业。人民政权取代国民党独裁是变沧海为桑田,是人间的正道,是自然法则和社会规律的必然性决定的。

 2/7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雄师  天将  07073  官网  网页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