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一情况在公元861年后发生了反转,阿拉伯帝国随着阿拔斯王朝的腐败而衰落,而东罗马帝国则在马其顿王朝的治理下蒸蒸日上。公元十世纪中下叶,东罗马帝国连续从阿拉伯人手上夺回了北叙利亚和大亚美尼亚地区。公元十一世纪东罗马帝国与阿拉伯帝国一直在叙利亚边境上征战不休,但长期的战争使得两国的国力到达了极限的状态,谁都没有能够占到便宜,两国的国境线也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接下来咱们来说说两次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公元1202年到1204年,教皇英诺森三世组织第四次十字军东征,这军队主要由法国和意大利的贵族组成,目的是要攻占穆斯林所控制的埃及。但由于军队没有足够的金钱向威尼斯商人支付渡海费用,十字军按威尼斯贵族将领的建议转去攻打扎拉城(现克罗地亚的扎达尔)。

并利用拜占庭国内的纠纷转而攻打君士坦丁堡,在抢劫和破坏后血腥屠城三天。大战过后,威尼斯占去拜占庭帝国八分之三的领土(包括爱琴海,亚得里亚海沿岸许多港口和克里特岛)。而十字军则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建立了拉丁帝国和两个附庸于君士坦丁堡的拉丁帝国的国家,分别是雅典公国和亚该亚公国。由此可见,被伪装成圣战的十字军东征,实际上是一场彻头彻尾骗局。

东罗马帝国的灭亡曾几何时,奥斯曼帝国的君主们认为攻陷君士坦丁堡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算打下来付出的代价也过于巨大,得不偿失,因为这座城池拥有高大而坚固的城墙,让人心生敬畏。然而随着火炮技术的快速发展,城墙对于奥斯曼人来说已经不是难以逾越的障碍,奥斯曼军队攻克了千年名城君士坦丁堡,东罗马的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率众进行巷战壮烈牺牲,东罗马帝国至此画上了句号。

蒙古人的三次西征都打到了现在的哪里?

蒙古帝国在历史上一共进行了三次西征。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在欧亚大陆和北非各地征战,获得了广阔的领土。蒙古人的第一次西征,是在成吉思汗时期的1218-1223年。严格来讲,这次西征并没有打到欧洲。蒙古西征开始于花剌子模国王对成吉思汗的冒犯。于是第一次西征的目标就是花剌子模王朝,后者于1221年灭国。此外,在向西进发的过程中,还继续西进消灭了基马克汗国,并打到了钦察草原和基辅,这些地区在当时尚不属于欧洲的范围。

蒙古人的第二次西征,发生于窝阔台汗时期的1235—1241年。成吉思汗的儿子窝阔台,派遣拔都等诸王西征,这一次战争也被称作是“长子西征”。蒙古人先是入侵到基辅罗斯,迫使基辅罗斯诸公国降服。此后,继续向黑海进发,并入侵到波兰王国和匈牙利王国。此时,由于窝阔台的去世,蒙古军队暂时撤兵后,又于1241年再次开战,取得了军事胜利,并消灭了保加利亚帝国。

面对蒙古的进攻金国怎么这么弱,有没有翻盘的可能?

金国后期的积弱,除了女真人战力退化,丧失尚武之风等因素外。高层的失误,也就是卫绍王完颜永济以及金宣宗完颜珣,他们连续性的对外决策性失误,也是导致金国后期积弱,军力不振,被蒙古吊打的重要原因。卫绍王的问题是优柔寡断,不善用人,忠奸不分,没有安邦治国之才。他如果生在一个和平年代,倒不失为是个守成之君。但他继位的年代,恰好蒙古崛起。

而他的能力偏偏又无法应付这种局面,因而这也就直接导致了金军在野狐岭之战的惨败。这一败,损兵折将不说,还动摇了女真人对抗蒙古人的信心。之后的金宣宗,在位时间略长几年,他犯的决策错误也更多。他先是与成吉思汗求和,导致金人本就不高的信心再次暴跌。后来他又莫名其妙的与西夏断交,导致金国在最需要盟友的时候,找不到盟友助战。

当然,这些都还是次要的。金宣宗犯的最大的两个决策失误,是他不该轻易迁都,以及他不该跟南宋开战。公元1214年,金宣宗不顾左相徒单镒的强烈反对,将首都由北京迁往开封。这一次迁都导致最大的恶果是金国在河北的防线瞬间瓦解。大量金国投降派将领和受女真人压迫的契丹、汉军吏、地主土豪,纷纷叛金降蒙。成吉思汗也是从降蒙的金朝将士那里得知宣宗南迁的消息,看清了金朝的腐败无能。

这才有勇气灭金,并于次年,拿下了金中都城。当中都被攻陷后,长城防线洞开。金军无法再依靠地形与蒙古军周旋,只能在大平原上与蒙古军野战。可是此时的金军哪里还有野战能力?为了保住河北,金宣宗大搞分封,把河北全部封给了豪强。可是,豪强哪里是蒙古军的对手?经过几年激战,河北诸路豪强全部向蒙古投降。而且,当中都被攻陷后,关内与东北的陆上交通线也被掐断。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奇迹  冰风堡  MU  攻冰风堡  占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