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为何不学阿富汗,打游击战?

欧洲没有游击战,地理环境,人文历史,文化传统,没有游击战一说。巴掌大的地方,小国林立,?大都是平原,地域狭小,没有,不具备游击战的条件,除了南斯拉夫,没有哪个国家地区有游击战的历史,当然有城市游击队。欧洲人历史文化传统,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降,实力就是公理,和东方大国思维逻辑有鸿沟,甚至是格格不入!比如,阿富汗,塔利班可以游击十年,二十年。

什么二战美国打日本的时候没有使用游击战?

为什么二战美国打日本的时候没有使用游击战?很正常,美国人根本不懂游击战略,也没必要使用游击战略。什么是游击战?世界公认的游击战之父是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正是他带领中国军民在长期的斗争中开发并发扬了游击战争,并将之第一次作为真正的战略系统化的归纳。当然许多人不读书,喜欢往偏路子上走,他们特别喜欢将“游击战”看成是一种战术而非战略,继而将之表述成“日本鬼子来了就跑,把老百姓丢给日本人”的卑劣战术。

既然是战略,你谈什么敌进我退?战略本就是大方略,是具有冷酷性的战争决策,它的最终目的是克制敌人并胜利。比如丘吉尔在北非使用的“消耗战”,哪怕英军连战连输,输得屁滚尿流,最后把裤子输掉的却是“战术大神”隆美尔的德军。战略上的游击战是什么呢?我们可以引用其最具影响力的论文《论持久战》,论持久战是研究并结合了国内作战形势所拿出的良方,它否定了失败论和速胜论,要求客观的看待问题,并主张以“运动战、游击战、阵地战”结合的方式,“主动、灵活、计划”的展开对敌斗争,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保存自己又消灭敌人的情况下坚持战争,继而获得最后胜利。

在毛泽东思想里,“游击战”也只是个阶段性的战略方针,它并不代表全部,但它是必要的,是在特殊时期进行全民族抗争所必行的道路,是整个中国战场抗战的战略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游击战的核心其实是在敌强我弱、全中国溃败时,所采取的的民族抵抗方法,它帮助人民群众组织起恶劣条件下的抵抗措施,让敌占区人民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和抗争热情,积极主动的与日军对抗到底。

如果没有《论持久战》和现代游击战的方法论,光凭口号是救不了中国的,更没法组织和扩大敌后根据地,敌占区也只会变成日本鬼子顺利统治的生产区,让所有人都变成日本压迫下的顺民。比如抗联被惨烈打击后的东北,日本迅速在那里完成了生产生活,使之成为战争中的大后方,为日本的侵略战争提供了大量资源和人力物力,大大助长了敌方气焰。

现代游击战的本质是政治活动,是思想的磨练,它并非以某一战术目的而设计的战术行为。这也是为什么现代游击战输出以后,在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蓬勃发展,却并不能帮助某一场战役或战斗获胜的原因,它是非民族主义者所学不来的东西。所以,谈论“美国为什么不使用游击战”这本身就是概念性的错误,路唇不对马嘴。在毛氏经典游击战里,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它是为以弱胜强,为提升本民族斗争能力,为被压迫民族提供战斗方法为目的而施行的战略,其带有深刻的民族解放性质。

当渡过最危急关头,实现了自我的壮大和敌人的衰弱后,战争便迅速转入更大规模的运动战和阵地战阶段,游击战也就自动退居辅助位置了。到1944年时,敌我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八路军、新四军、各抗日根据地迅速发动了大反攻作战,仅1944年就发动2万次战斗,歼灭日伪军20万人,攻克20座县城,解放人口达1700万,到1945年8月,共攻克一百多座县城,甚至连张家口这样的省会城市都被打了下来,八路军直接对着日军列车展开进攻,与蜂拥而来的日军正面战斗,顽强的击溃对方,这会儿还是游击战呢?你真当李云龙打平安县是开玩笑杜撰的?对美国而言,他们的战略是“资源的胜利”,是“时机的胜利”。

美国孤悬海外,他是战争的主动参与方而非被加害者,他们所遇到的战略局势根本没有游击战施展的空间,所以美国人可以稳坐钓鱼台,在合适的时间加入战争,然后通过己方资源的饱和式输出,以工业力量操纵战争的胜负。本身就是强国,还是最安全,最稳定,工业实力最强大的那个,与“弱势”八竿子打不着,何须“游击战”?所以,美国在战争中所做的最多的事,就是拼命通过“自由轮”往外输送物资,推着苏联、英国等国上去打消耗,然后拉着盟军大军进攻,打一场几乎必胜之仗。

哪怕打输了,美国无非收缩回本土,继续门罗主义。不过,美国也并非真的一点没使用游击战,他们只是没让自己上场,却支持了法国、犹太人、比利时、波兰、荷兰、北欧、希腊、意大利等很多地方的游击战争,通过派遣人员、空投物资的方式帮助他们对抗轴心国的统治。游击战作为一种战争形式,是很得美国人认同的,就连现在的美军特种部队,都会学习一些游击战战法和理论。

后来打越南战争时,为了开出对付北越的药方,美国实行的也是“特种游击战”,即一边训练和派遣南越“游击战人员”去对付北越,一边通过自己的特种部队、情报员进行辅助,后来见南越不行,干脆自己也上了,结果他们也不行,反让经过正规游击战培训的北越打得满地狗爬。问题出在哪里呢?其实就出在战略性和政治性上,对北越而言,游击战不仅仅是一种战术,它是战略指导思想,是更高层次的方法论。

俄乌战争会不会在北约秘密支持下陷入长久持续战?

从理论上而言确实存在这样的可能性,但是实际上是做不到的,乌克兰不是阿富汗,乌克兰是一马平川,几乎无险可守,阿富汗都是山地,天然的到处都是屏障与堡垒!此外俄罗斯久经游击战,从阿富汗到车臣,反游击战经验丰富,对付游击战完全没有问题!而且即使陷入游击战漩涡,俄罗斯也不会坐以待毙,必然会寻求其他方向的突破,比如直接切断所有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那是欧洲无法承受的代价。

游击战天下无敌吗?究竟怎么做才能有效克制游击战并取得最终胜利?

英军如何成功消灭马共游击队?1948年,马来西亚共产党发起频繁的游击战,希望以武装斗争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英国殖民政府随即宣布马来西亚进入紧急状态,大肆搜捕马共成员。当时英国在马来亚仅有13个步兵营,人数并不算多,但是英军采取了正确的反游击战术,一步一步稳打稳扎,最终肃清了马共游击队。英军首先在马共游击活动的地区使用脱叶剂,清除灌木、丛林和庄稼,使马共游击队失去掩护,同时无法在野外种植粮食。

1952年,英军就在1250英亩土地上喷洒了橙剂,摧毁了马共游击队在丛林中种植的玉米和甘薯等粮食作物。英军的丛林战术是以伏击对伏击,以游击对游击,而不是大规模的扫荡。典型战术是每次派出小股搜索部队,以班或排为单位,在马共游击队出没的丛林中巡逻数天或者数周,伏击游击队。看起来这种战术似乎劳神费力,有时耗时几个月只能消灭几个游击队员,但是却很有效。

据英军统计,击毙或者俘虏一个马共游击队员,都要用去大约1500个工作日来巡逻或者伏击。英军还认为打击马共游击队必须釜底抽薪,因此要切断马共游击队从民众获得食物、情报和兵员。为了阻止马共游击队获得食物补给,英国殖民当局严格控制食品的流通,商店的食品销售必须要登记,甚至禁止人们在外面吃饭。英国殖民政府为了切断马共游击队和当地华人的接触,还强行将原本散居在农村的华人集中居住。

从此,华人新村在马来半岛各地建立起来,三分之一的马来西亚华人被重新安置迁入新村。新村四周被铁丝网、探照灯和武装警卫包围,防止马共渗透。英军严禁任何人和马共游击队接触,经常关闭新村的出入口,或者故意停止公共交通,或者把减少食物供应作为一种惩罚。到了1950年代末期,在英军的多重手段打击下,马来西亚各地的马共游击队或者投降、或者被消灭。

剩余的马共残部只能撤向泰国边境,逐渐停止武装斗争,再也无力与当局抗争。1960年,马来西亚政府认为基本在全国范围内肃清了马共,宣布紧急状态结束。英军与马共游击队之间的这场长达12年的游击战,最终以英军胜利、马共失败告终。马共游击队有6500多人战死,1200多人被俘,3000多人投降。英军则有500多人战死,还有1000多当地军警在战斗中丧生。

现代战争中还能不能进行游击战、持久战?防御纵深是不是不那么重要了?

游击战丶持久战、战略纵深这些概念永远有价值,只是在当下的战略性武器的威慑之下,价值下降了一些而已。美军驱走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只用了十多天,但是在阿富汗与塔利班作战,却长达十九年,而且至今还没有获得最终的胜利。这就是塔利班利用游击战的战法,在与美军打持久战。美军虽然不至于落败,但是在这场战争的性价比上,美军亏损十分巨大,以至于美国一会儿要求与塔利班会谈,一会儿要求降低核门槛,扬言要使用低当量核武器。

由此可见游击战丶持久战,依然适用,只是在现代战争环境下,操作的难度更大而已!凡是采用游击战和持久战,都是不得已而为之,不到万不得已,也不会采用!由于战略武器的诞生和服役,世界各国的战略纵深都被严重压缩。但是被严重压缩并不是等于不存在。例如以色列比伊朗要发达,但是以色列的国土太小,战略纵深几乎为零,对巨大的外部威胁,也几乎无力抗拒。

而伊朗由于战略纵深大,美国也无力一举搞定伊朗。例如俄国的战略纵深巨大,美国即便拥有三位一体的战略打击力量,也无力打垮俄罗斯。因为俄罗斯战略纵深太大,即便美国偷袭得手,俄罗斯依然能还手,依然能毁灭美国。因此美国用B一21战略轰炸机靠近俄罗斯,其实也只是做个样子而已。在美国生存权没有受威胁时,在美国无力彻底护住自身周全时,美国没胆子,也不可能对核大国使用核武器。


文章TAG:哪里可以游击战  游击战起源于哪里  哪里  可以  游击战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