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则这些全国六六年和地方七八十年代的粮票存世量太多,而收集者又太少,再说前几年粮票跟邮市一样曾经火过一段时间,而粮票造假成本实在太低太没技术含量了,导致许多假粮票大量充斥市场,以至于现在更无人要了。到了七十年代后期,随着我国粮食供应的充足,粮票在黑市上也能买到了。

在家里找到一堆粮票,去哪里可以卖掉?

在家里找到一堆粮票,去哪里可以卖掉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粮票都处于无人要的境地,去北上广等一些大邮币卡市场,几乎5毛一张就能买到,而你要去卖的话几乎跟卖废纸差不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则这些全国六六年和地方七八十年代的粮票存世量太多,而收集者又太少,再说前几年粮票跟邮市一样曾经火过一段时间,而粮票造假成本实在太低太没技术含量了,导致许多假粮票大量充斥市场,以至于现在更无人要了。

六七十年代的农民,怎么样去得到粮票、布票等票证?

六七十年代的农民,怎么样去得到粮票、布票等票证

六七十年代的农民,除了粮票没有份外,其它票证都有份,按人口统一分配。那么粮票为什么就没有农民的份呢,因为农民的粮食是自己种的,由生产队统一分配给各家各户。也就是说,农民吃的是生产队分的粮食,不需要粮票,所以粮票跟农民没有半毛钱关系。那么粮票是给谁用的呢,是给非农业户口的人用的,也就是吃国家供应粮的人用的,一斤粮票扺一斤大米或干面数,要拿到米或干面还必须向粮店付米一角贰分,干面一角肆分的钱。

六七十年代早期,农民外出都是自带粮食,在农村的跟人家借个锅烧一顿饭吃,或把粮食给人家。到单位办事,直接将粮食称给食堂,一斤米再给貮分钱加工费,吃菜拿钱买。到了七十年代后期,随着我国粮食供应的充足,粮票在黑市上也能买到了。黑市上的粮票又是怎么来的呢,就是吃定量供应的人家粮食吃不了,多余的就到粮店换成粮票,回来卖给票贩子,票贩子再到黑市上倒卖。

计划经济时代,布票、粮票、肉票在生产队时期对农民的作用有多大?

在家里找到一堆粮票,去哪里可以卖掉

笔者出身农村,对计划经济时代农村的票证情况还是有发言权的。在我们那个时候的记忆里没听到计划经济的说法,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把那个时期的经济体制叫计划经济。过去只提集体化或人民公社时期。那个时期的农村只有布票,我们这个地方每人一年的布票为一丈三尺五寸,成人可以做一身衣服。当然一个家庭有大人小孩,这样就可以调节使用。

有些家庭小孩多的往往没用完,因此市场上就有卖布票的现象。比如,有些青年结婚时,男方要给女方买几套衣服或布匹,布票少了就可以到市场去买。而粮票和肉票农村是没有的,那个时候比如生产队、大队干部去公社开会吃饭是带米去的,如果去县里或外地开会或出公差,就拿粮食到公社粮站换粮票。农民到集市如果要吃面条之类的东西,按一两粮票2分钱计算进面条价格里面去。

肉票就更不用说了,那个时候我们那个地方,吃肉的情况是这样的。一般家庭每年都要养一至两头猪,一头作为国家任务,一头过年时杀了自己吃,有个别家庭也有一年喂养三头猪的。另外生产队都有养猪场,每逢过年过节、双抢季节(插秧、打禾)都要杀猪分给社员吃。因此,农村是没有肉票的。那个时候市场上也有猪肉卖,不过没有现在这么多,所以,那个时候吃肉没有现在这么频繁。

但网上有人说一年只有过年才能吃上一点肉,像我们这里是不存在的。至于当年为什么要采取票证制度,主要是因为那个时候国家处在建设起步阶段,要通过农业来完成工业积累,实现国家工业化,同时还要靠农产品来创汇,在那样的情况下实行票证制度基本上既保证了人们的基本生活,又实现了财富的公平分配,顺利地完成了国家工业化的建设。


文章TAG:粮票在哪里当  盒马粮票在哪里  粮票  在哪  在哪里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