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1992年,T-72BU坦克更名为T-90坦克。T-90坦克与T-72BM坦克外在的主要区别是,它采用“施托拉”坦克防护系统。为提高T-72坦克对T-80坦克的竞争能力,T-72坦克的设计部门决定:在T-72坦克的底盘上,采用更先进的T-80U坦克的火控系统。

T90坦克能看作是T72的终极改进型吗?

T90坦克能看作是T72的终极改进型吗

并不能,虽然T-90是从T-72改进成的,虽然T-90坦克的外形几乎同T-72BM坦克一模一样,甚至有些出版物误把T-72BM坦克的照片标为T-90坦克。T-90坦克与T-72BM坦克外在的主要区别是,它采用“施托拉”坦克防护系统。T-90坦克装的是经改进的T-72BM坦克的炮塔。保留T-72坦克炮塔是因为该炮塔的防护能力是当代苏联坦克炮塔中首屈一指的。

但是很多装备都是采用的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很多人都说T-90坦克不过是T-72坦克的改进型而已。其最重要的变动之处是,用"康塔克特” (Kontakt)-5第三代附加装甲替代早先第一代"康塔克特”爆炸反应装甲。而第一代“康塔克特”爆炸反应装甲,只能防空心装药破甲弹。“康塔克特”-5附加装甲,既可防空心装药破甲弹,又可防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

据称,“康塔克特”爆炸反应装甲在防空心装药破甲弹时,相当于500mm~700mm厚的钢板;而对防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毫无帮助;"康塔克特”5附加装甲,不仅具有“康塔克特”爆炸反应装甲相同的优点,而且在防尾翼稳定脱亮穿甲弹时相当于250mm~280mm厚的钢板。大约在1992年, T-72BU坦克更名为T-90坦克。

主要原因是T-72BM坦克因采用与众不同的“康塔克特”-5反应装甲,故极易被误认为是T-80U坦克。为提高T-72坦克对T-80坦克的竞争能力, T-72坦克的设计部门决定:在T-72坦克的底盘上,采用更先进的T-80U坦克的火控系统。在1994年,T-90坦克开始少量生产,到1995年9月,总共已生产出T-90坦克107辆。

二战后期苏联为何要在自己的坦克顶上画上一个大大的白色十字?

二战后期苏联为何要在自己的坦克顶上画上一个大大的白色十字

常看到有些战争图片中,苏军坦克顶部有个大大的十字白线,这是什么呢?有什么说法?实际上,这是给飞机看的航空识别带,避免飞行员眼瞎,在天空分不清敌我,把自己坦克给炸了。苏军在战争后期的柏林战役中使用了这种航空识别带,盟军称其为“Air Identity document”,它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己方的飞机,尤其是盟军飞机提供敌我识别。

当对德的战争进行到最后的阶段时,因为苏、盟军已经挨得非常之近,双方又不熟悉对方的军队,苏军的地面装甲曾遭遇到数次盟军战机的轰炸,造成了损失和伤亡。苏联人艰难地认识到,盟军飞机可能不是故意的,那群傻子根本没见过苏联军队,在与德军的作战中也早就浪惯了,所以根本无法区分苏联车辆和德国车辆。它们炸完了屁股一拍就跑,想骂娘都找不到人。

盟军也表示很无辜,此时英美的空军已经在德国上空飞得到处都是,许多放单飞的精英猎杀机组总是下意识的将T35-85认成“黑豹”,把炮管粗粗的IS-2认成虎式,把SU-100、ISU-152认成猎豹歼击车。尤其是这些车辆处于伪装状态时,飞行员们总是很开心地认为自己发现了“战果”,顿时就像闻到臭肉的苍蝇般想都不想就冲上去了。

有时候,一些正高速移动的坦克也会倒霉,被盟军飞机盯上,直到最后一刻才发现区别。飞行员们的辩词听起来也挺有道理——谁叫苏军与德三都喜欢打红旗呢?飞那么高,欧洲雾霾又大,看得清才怪!随着这样的误会越来越多,为避免美国空军或英国皇家空军的飞机继续弄错而酿成更大的血案,苏盟军双方便商谈了一番,约定了航空识别图案。

于是,苏军进攻柏林的部队,便临时在部分参与行动的坦克、自行火炮炮塔绘制了白色的十字粗线。之所以说是“部分”,是因为那些已经在紧张进攻中的部队根本无暇搞这些,后续到来的部队也懒得搞了;很多白色识别带都是在最后一刻完成的,坦克车组被下发了白色的油漆桶,要求出发前以手绘的形式完成涂装。最无辜的是那些“租借法案”出去的M4坦克——老子也就换个地方上班,你们居然装不认识?丢!说是“顶部十字”也不完全正确,因为这种识别带还需要在炮塔的正面也环上一圈。

实际上德军、盟军都搞过类似的东西,德军一度将纳粹旗帜铺在坦克上,用红红的顶部为飞机提供识别,盟军坦克和车辆则画上了白色带圆圈的星星。此外盟军的非4引擎飞机在诺曼底登陆时也曾经紧急绘制了黑白条做识别带,避免友军误伤。几个月后出于防空考虑,顶部的黑白条被取消,但因为需要避免地面炮火误伤,底部的条纹留了下来,今天他们还在拿这涂装搞纪念呢。


文章TAG:终极坦克怎么画  为中国坦克点赞  终极  坦克  怎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