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潘凤失常的发挥,则是很可能受到了袁绍的暗算。潘凤被袁绍暗算的手段,最大的可能就是在食物中下毒。中毒后的潘凤虽然表面上与往日一样,但是武力折损大半。为了主公的脸面,他勉力出战,这才战死沙场。后来关羽出战的时候,由于袁氏兄弟的表现,他没有喝曹操的那杯壮行酒。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关羽这也是汲取了潘凤的教训。

三、袁绍为何要暗算潘凤。潘凤是联军中有名的上将,如果没有刘关张三人在场,他应该是武力最强的将领。在当时,面对董卓的精兵悍将,联军正是用人之际,为何袁氏兄弟居然要合谋,置他于死地。这不正好和他们战争的目标背道而驰了吗?我们要先解答这个问题,就要自问,那就是潘凤之死,是否会对讨董战争产生影响。其实,在袁绍当时说的那句话我们可以看出,他对潘凤死后的善后工作已经有了准备。

那就是调颜良、文丑参战,打败华雄。当时联军势大,董卓一方处于防御状态。联军完全可以与董军相持,直到颜良、文丑到来打败华雄。因此,潘凤之死并不能影响战争的进程。那么袁绍为何要暗算潘凤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下一步吞并冀州做准备。袁绍是一个极有野心的人,他利用家族“四世三公”的声望,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为下一步争夺天下做准备。

人口众多,经济富庶的冀州,就成为了他吞并的首要目标。袁绍在和曹操讨论自己夺取天下的方略时,就说自己要先占有河北之地,联合北方少数民族的力量,南下争夺天下。在河北的地域中,最重要的地区就是冀州。为此,袁绍早早就开始了布局。而妨碍袁绍夺取冀州的最大阻碍,就是上将潘凤。我们可以看出,潘凤是韩馥最大的依靠。由于他骁勇善战,能够威慑其他势力,使得韩馥能够稳固地占据冀州。

袁绍要夺取冀州,就必须先除掉潘凤。于是才在汜水关前,出现了袁绍借刀杀人的一幕。潘凤一死,冀州就成为了袁绍的囊中之物。在日后的历史中,潘凤的作用逐步显现了出来。在潘凤战死后,袁绍那句关于颜良、文丑的话,实际上是为了威胁韩馥所说的。言外之意就是韩馥依靠的潘凤已死,而自己还有两员不弱于潘凤的上将,要以武力夺取冀州易如反掌。

果然,韩馥被这意想不到的一幕吓破了胆,从此一蹶不振。不但在战场上再也难看到他的身影,在讨董之战后,他也成为袁绍手中的玩物。袁绍对韩馥大肆欺压,强取豪夺,逼迫韩馥给自己提供军需物资,直至主动把冀州让给袁绍。在让出冀州的时候,韩馥的手下耿武、关纯想要反抗,可是武力不济,被颜良、文丑轻易杀死。我们可以想见,如果潘凤不死,韩馥是不会那么容易就屈服于袁绍的。

可以说,潘凤是冀州的保障,正是潘凤战死,才使得韩馥失去了抵抗的心理。从占有冀州开始,袁绍经略北方,成为当时最大的军事力量。结语:潘凤在汜水关之战中的战死,笼罩着一层疑云。这是因为潘凤出战的时候,大家都认为他有打败华雄的实力。可是出人意料的是,潘凤战不多时就被华雄斩了。这种结果让大家大惊失色,说明大家对潘凤的死都心存疑虑。

潘凤的死十分蹊跷,很可能是遭受了暗算。最有可能暗算潘凤的人就是袁绍。袁绍有着夺取天下的野心,而夺取冀州是他计划的第一步。袁绍知道韩馥懦弱无能,只能依靠骁勇善战的潘凤。因此,他暗算了潘凤。此后,失去依靠的韩馥再也没有对抗袁绍的勇气,轻易的就把冀州让给了袁绍。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如果不是关羽出战华雄,而是赵云或者张飞出战华雄,有多少胜算?

如果不是关羽出战华雄,而是赵云或者张飞出战华雄,有多少胜算

题主这是在说三国演义而非历史。因为历史上斩华雄的恰恰就是下邳太守孙坚。三国演义里,是以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开始的。随着黄巾起义的开始,刘关张三人以天下安危为己任,开始了在三国乱世的登场。在对黄巾军的战争中。刘关张三人虽然兵微将寡,但他们的表现的确不俗。当时的董卓跟他的西凉铁骑冲散了。身只影单的董卓被张角和他的黄巾军打的狼狈逃窜。

张角更是一箭射伤董卓。就在董卓狼狈逃窜,只差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的时候。刘关张三兄弟带着为数不多的三五百人打败了张角,救下了董卓。当董卓得知他们是平头百姓的时候,就不再理会他们了。我不知道董卓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董卓年少时,可是广交朋友,非常豪爽的一个人。哦,这里是三国演义。随着各个诸侯刺史的参战。黄巾之乱在一年之内就被平定了。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华雄  荀彧  张角  分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