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跟随曹丕以大船征伐江东,被东吴徐盛击败。曹丕登岸逃亡时,吴将丁奉从岸边杀来。张辽为保护曹丕上前迎敌,却被丁奉以箭射中腰部,回营后不治身亡,曹丕厚葬之。罗先生之所以这么描写,恐怕不是随意为之,或许有其用意,就像演义里其他故事一样,都是经过精心构思的。在豹眼看来,张辽与太史慈的人生,有许多相似之处。演义把他们安排在一起,添加一些故事,就是要引起读者的兴趣,给与他们更多的关注。

然后去比较他们的人生经历,品味、思考人生所应该尊崇的道义。说一点与太史慈相关的、有趣的桥段吧。曹操听说太史慈是忠义双全、有勇有谋的猛将,就打起了他的主意。于是,给太史慈写了一封信,以箧筐封存好,内无别物,只是放了少量当归。太史慈是东莱郡黄县人,辗转来到江南。曹操的意思是想告知他,归来吧,漂泊天涯的游子,归顺朝廷,回归故乡。

可见曹操对他也十分器重。看看人家老曹挖个墙角,都搞得这么高大上,文绉绉的,不愧是文学青年。太史慈病逝后,孙权十分悲伤,对其子厚待有加,可以说孙权对待太史慈不薄。上面已经介绍了张辽患病,曹丕日夜牵挂,遣医问疾,十分上心。人都是有情感的,包括帝王。有时候也不能仅仅以帝王之术、笼络人心来看待君臣相得。利益固然重要,但有时候,情感却是最有效的手段。

《三国演义》假如吕布降了曹操,他还会反叛吗?曹操会重用他吗?

三国时期有很多名将,吕布就是名将之一;吕布(?-199年2月7日),字奉先,五原郡九原县(今内蒙古九原)人。东汉末年名将,汉末群雄之一。原为丁原部将,被唆使杀害丁原归附董卓,与董卓誓为父子,后又被司徒王允唆使诛杀董卓。旋即被董卓旧部李傕等击败,依附袁绍,又被袁绍猜忌,依附张杨。兴平元年(194年),吕布趁曹操攻打陶谦时与陈宫等联络而进入兖州,占据濮阳,与曹操血战两年,曾使曹操数战不利,但最终被曹操击败转而去依附徐州刘备。

又趁刘备与袁术作战时袭取了徐州,与刘备时而和好,时而相互攻伐。期间,以辕门射戟化解刘备与纪灵的争斗。建安三年(198年),吕布先后击败刘备与夏侯惇[dūn]后,曹操亲自出马征讨吕布,水淹下邳。吕布被部下叛变,于十二月癸酉(199年2月7日)城破被俘,被处死。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

吕布所用的实战武器为矛。在《三国演义》及民间其他艺术作品中,吕布多被塑造成三国第一猛将。其武器也被虚构为方天画戟。传说吕布在下邳被斩首之前,曹操曾问吕布愿不愿意投降,吕布答曰:布愿降!曹操听成了:不愿降,才杀了吕布的。当然,这只是说说啦。吕布被骂成“三姓家奴”,是因为吕布先投靠袁术,但因袁术不满他自恃有功而十分骄恣、恣兵抄掠,所以被拒绝,于是吕布改投袁绍。

后吕布被董卓引诱杀丁原,进而吞并丁原的军队;又在王允的安排和规劝下,成功刺杀董卓,任职奋武将军,假节,仪比三司,进封温侯,与王允同掌朝政。从吕布的经历来看,他多次易主,而且都采用极端的手段;曹操本人生性多疑,在《三国演义》里也是有名的,曾因误会杀了故友家人,又为了掩盖罪行将故友吕伯奢杀害......所以,即使吕布归降了曹操,曹操也很难充分信任他的。

《三国演义》第79回的内容概括是什么?如何看待这一回的故事?

《三国演义》第79回:“兄逼弟曹植赋诗 侄陷叔刘封伏法”概括起来是两个部分内容:上半部分:魏王曹操头风病发作薨逝,曹丕继位。曹彰提十万兵从长安来到邺郡。曹丕令谏议大夫贾逵折服了曹彰。曹彰将本部军马尽交与曹丕。曹丕彰命曹彰回鄢陵自守。临淄侯曹植、萧怀侯曹熊没有来奔丧,曹丕派兵到二处问罪,曹熊畏罪自杀。曹植被许褚率兵擒拿到邺郡。

曹丕听从华歆计策,“以才试之,若不能即杀之;若果能则贬之”,曹丕令曹植以兄弟为题,应声而作诗,诗中不得有“兄弟”二字。曹植毫不思索,脱口而出:“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贬曹植为安乡侯。(曹植图片)下半部分:孟达说,关公父子遇害实际上是刘封、孟达之罪,要求诛杀此二贼。刘备听从诸葛亮之计“升此二人为郡守,分调开去然后可擒”。

之后孟达投了曹魏,诸葛亮建议派“遣刘封进兵令二虎相并”。孟达使人赍赴蜀寨招降刘封,刘封扯书斩使,带兵迎战孟达,中了魏兵之计,率部下只剩得百余骑逃到成都来见刘备,被刘备斩首。应该这样看待这一回的故事:上半部分写曹丕收服曹彰,写曹丕逼曹熊自杀,写曹丕逼曹植作诗。曹植的七步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兄弟阋墙、自相残杀,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

曹丕逼迫曹植,是有直接原因的。曹植思路快捷,谈锋健锐,出口成章。加上他性情坦率自然,不讲究华艳富丽的仪容,很得曹操宠爱。曹植封侯的那年,曹操曾对他说:“当年我担任顿邱令的时候二十三岁,回想起那时候的所作所为,至今都不曾后悔。如今你也是二十三岁,怎能不发奋图强呢!” 曹操把曹植跟自己相比较,是明显想要封曹植为世子的意思。

曹丕对曹植对自己地位的威胁了然于心,借故欲杀之而后快,以作诗为名,陷害曹植不成,碍于母后卞氏的压力,只好将曹植徙封降职。(刘封图片)下半部分写刘封被杀。表面原因是刘封没有去援救关羽,导致关羽父子遇害。骨子里的原因,则与曹氏兄弟夺嫡并无二致,不同的只是刘备、诸葛亮为刘禅的上位清除障碍而已!刘封虽为刘备之义子,并非齐备亲生,但刘备曾直接提出要立刘封为太子。

七十九回中孟达和刘封的对话中,孟达说:“汉中王登位之后欲立后嗣,问于孔明,孔明曰:此家事也,问关张可矣,汉中王遂遣人至荆州问关公,关公以将军乃螟蛉之子,不可僭立。劝汉中王远置将军于上庸山城之地,以杜后患。”滑稽的是,在涉及刘封生死的问题上,诸葛亮的态度明了:“可就遣刘封进兵令二虎相并;刘封或有功或败绩必归成都,就而除之可绝两害。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下一页

文章TAG:龙降  三谈  少林寺  泉州  三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