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垓下突围至乌江时,又是为了一个“义”字,项羽不肯过江卷土重来,而是将宝马送给乌江亭长,将自己的头颅送给追杀他的故人吕马童,还想着让他的这位故人拿着自己的头颅去刘邦那里领赏封侯。相比于刘邦的为了天下可以连父亲、妻子儿女都抛弃不顾的无情无义,项羽真是太有情有义了,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义薄云天!⬛(3)项羽侠义还表现在讲信义重承诺上——然而遇到背信弃义的刘邦,终将项羽逼上了绝路,怎能不让世人扼腕痛惜实际上与刘邦相比,项羽是太讲信义了,后来楚汉相争时他就是在这方面吃了大亏。

《史记·项羽本纪》载:在楚汉相争的关键时刻,“汉王复使侯公往说项王,项王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王许之,即归汉王父母妻子”。鸿沟之约可以说是楚汉双方自愿签订的和平停战协议,本应双方共同遵守,就此停止战争!但结果只是项羽恪守了信义,如约放回了刘邦的父母妻子,“乃引兵解而东归”;而刘邦却背信弃义,突然追袭毫无防备的楚军,最终将项羽逼上了绝路!历史往往是残酷的,正是因为项羽的侠义和坦荡,太注重情义,太轻信诺言,所以最终败给了背信弃义而又诡计多端的对手刘邦,这怎能不让世人扼腕痛惜!第四、生死与共的凄美爱情——项王乌江自刎,乃悲歌慷慨“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亦有和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拔剑亦自刎!项羽和虞姬的相爱生死与共,矢志不渝。“霸王别姬”是《史记·项羽本纪》中最悲恸动人最壮怀激烈的一幕。司马迁这样描写当时的场面:“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楚汉春秋》录虞姬和歌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暗示虞姬为忠于爱情,拔剑自刎,以断项羽后顾之私情,激励项羽的斗志。

项羽和虞姬的故事‚将人间爱情的凄艳壮美演绎得淋漓尽致。项羽‚这位叱咤风云、铁骨铮铮的英雄男儿‚此刻为了儿女情长,竟泪如泉涌,难舍难分。他的似水柔情,感染了周围所有的人,也感动了世世代代的人们。“霸王别姬”的故事多次被后人改编为戏剧、电影、电视连续剧等文艺节目,广为传颂。何谓英雄?英雄不仅在于沙场上的纵横驰骋,也在于有一副真实的性情。

虽然在玩弄权术智谋上项羽远不及刘邦,但“霸王别姬”这一千古绝唱悲壮地演绎至今,就足以说明了人们对真情英雄的偏爱。第五、项羽悲壮豪迈的刚烈性格——胜负乃兵家常事,然而,项羽宁可自刎而死,也不愿意再苦天下百姓,不愿意江东父老再为他血染沙场乌江自刎最突出地表现了项羽悲壮豪迈的刚烈性格。《史记·.项羽本纪》写道:“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此时此刻,项羽本来有条件奔赴江东集结人马重新再来,正如唐代杜牧《题乌江亭》所云:“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但项羽不愿意再苦天下百姓,不愿意江东父老再为他血染沙场,当然他更不愿意苟且偷生,于是面对丛林干戈‚他笑对死亡。他这种死而不惧的豪迈气概‚使人们从他身上看到了一般人身上所不具有的血性。他不是一个卑躬屈膝的人,他既是胜利的勇士,又是失败的英雄;他活得痛快舒展,死的慷慨豪爽!乌江自刎是他人格魅力的最高体现‚惊天地,泣鬼神!唐人胡曾《咏史诗·乌江》云:“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

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正因为他不肯过江东,人们才觉得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讲情义的真男儿,是一个具有刚烈性格的有骨气的真英雄!结论:总之,项羽虽然是一个有着种种弱点错误而且已经失败了的历史人物,但他拔山盖世的英雄气概,光明磊落的率直品格,重情重义的侠义精神,生死与共的凄美爱情,悲壮豪迈的刚烈性格,使他具有了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正是这种人格魅力,才让世人永怀难忘,才让世人感到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真英雄,侠胆柔情的真男儿!他乌江自刎用生命所焕发出来的光彩更深深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如果论武力值,传统武术中的西楚霸王能打赢峰巅时期的泰森吗?

西楚霸王项羽与巅峰时泰森武力值比较先对比一下两人基本情况:【身高】 史记记载项羽身高八尺,按秦时一尺等于0.23m,项羽身高1.84m。泰森身高5尺11英寸,就是1.80m。项羽略高一点,差距不大。【体重】 体重这个数对于武力值来说很重要,现拳击还有武术比赛都是以体重划分等级的。泰森体重215磅左右战力最好,就是97.5公斤重。

项羽体重历史无记载。中国古代记录某人都是说面相身高一般没说体重的。比如三国志说关羽就是“面若重枣,身长九尺”,但没有体重介绍。项羽贵族出身,武将世家,肯定不会太瘦弱,以他的身高推算应该在84公斤以上,算他比泰森轻一些,毕竟古人营养条件不如现代。【力量】史记说项羽力能扛鼎,古代的大鼎600斤到1000多斤,项羽扛的那个鼎算800到900斤吧。

泰森能深蹲1000磅,即900斤。杠铃是左右平衡的,相对来说比扛鼎要容易些。力量方面不太好比较,算差不多吧。综合身高体重力量数据,项羽高一些,泰森重一些,力量相当,总体来说身体基础条件差不多。然后看战斗技巧(以战绩来体现)方面:【项羽】骑兵统帅,三军之魂,巨鹿之战等多次战役以少胜多,就最后一仗输了。【巅峰泰森】42战41胜1负,战绩惊人。

 8/8   首页 上一页 6 7 8 下一页

文章TAG:无二  楚霸王  霸王  项羽  千古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