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公务员一次上岸的有多少?这个问题显然是没人统计得出的,历年考试一次上岸的人肯定是有一些,上岸最多的是那些默默学习努力多年的人。可是,晋军上岸后,八千最精锐的先头部队就立刻发起进攻。洛涧之战,前秦的命门前383年十一月的一个晚上,洛涧。

如何评价刘裕灭后秦之战?

如何评价刘裕灭后秦之战

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今天徐州人。刘裕绝对是流氓无产者,与刘邦,朱元璋一样都是平民出身。刘裕是刘牢之帐下普通士卒出身。在这个最不讲出身的时代。是草莽英雄的的舞台。是崇尚武力的时代。而刘裕无疑就是其中最出色的代表。公元413年,刘裕平定蜀中叛乱。此时的刘裕灭南燕,平卢循,定蜀中,那真是志得意满,肆无忌惮。

在朝中无人臣之礼。东晋宗室司马休之任江州刺史,为官勤政,颇得民心。认为刘裕早要造反,和他老祖宗司马懿一样,为了大晋的江山社稷,多次建议朝廷诛杀刘裕,刘裕为了告戒司马休之,将司马休之犯法的儿子杀掉并立即发兵讨伐江陵。司马休之自然不会坐以待毙,立即起兵反抗。刘裕根本没有瞧起这些司马家的人,让女婿徐逵之领兵平叛,但司马休之也不是等闲之辈,在江陵把刘裕女婿杀的大败,就连徐逵之自己也死在乱军之中,刘裕一方面大骂女婿无能,一方面也不得不亲自带兵讨伐,到底是刘裕,军事大家,江陵一战把司马休之杀的人头滚滚,江陵失手,司马休之只好逃往后秦寻求避难。

而刘裕就此发兵灭秦。这个时候东晋也已经是刘裕一个人的天下。东晋朝廷宣布加封刘裕为(实际上是刘裕自己封自己)太傅,扬州牧,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简直是曹操在世,司马宣王(司马懿)再生。公元416年,后秦皇帝姚兴驾崩,太子姚泓继位,让刘裕等来了平定后秦的最佳历史机会。姚兴在位的时候 很惧怕刘裕,一次性把12个郡划给东晋。

以安定边防。姚泓,字元子,性格宽厚,气度雍容,但绝非乱世之中的有为之君。就在此时,刘裕大军又杀气腾腾而来。但后秦却没有一点准备。公元416年,刘裕兵分四路平灭后秦,第一路由王镇恶与檀道济(又一个牛X人物)率领,进军许昌洛阳,第二路由沈田子与傅洪率领,攻取武关,第三路由刘尊考率领水军取荥阳,作为第一路军的策应。

刘裕本人亲统第四路由王仲德为先锋走泗水。刘裕的灭后秦之战,被后世历代兵家所推崇,粟裕大将就就对刘裕的灭秦之战的布局十分钦佩。王镇恶,檀道济皆是兵法大家,一路高歌猛进,所向无敌,望风而逃投降者无数,洛阳刺史姚光不战而降,东晋的故都光复,刘裕大喜,立即回奏朝廷要求加封九锡。建康留守立即以朝廷名义加封刘裕为相国,总督百揆,宋国公,位于诸王宗室之上。

满朝文武居然一个反对的都没有。由此可见,东晋已经是名存实亡了。而当年王敦,恒温僭越朝廷的时候,文武大臣还表示反对,地方有人起兵反抗。现在这些这些文武之所以不反对,就是想跟随刘裕当把开国功臣。也可见东晋的人心丧失到何等的地步。再说第四路军王仲德方面,王仲得德不过是由清河入黄河,路过北魏的边防滑台,北魏守军居然弃城而逃。

北魏如此大方,王仲德也只好笑纳滑台。北魏皇帝气得要死,把滑台守将斩于军前,立即陈兵济河全军戒备,并且派人质问刘裕,为何入侵我国领土,刘裕不想两面作战,立即派人道歉,说明情况。证明此此行动是军方擅自行动,仅仅是暂时借道而已,带平定后秦以后立即归还。双方的误会暂时解除,但边境却加派军队,以防不测。暗怀鬼胎。

此时,王镇恶檀道济进兵潼关,潼关守将姚绍能攻善守,王檀二人数次攻城都无果。刘裕带领水军自彭城出发,致信北魏,要求借道伐后秦,而此时后秦使者也到了,希望北魏不要借道,提醒唇亡齿寒的道理。北魏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北魏宰相崔浩道:刘裕灭后秦是肯定的,后秦国家也注定灭亡,我们可以借道给刘裕,我们同时可以屯兵备战。

如果刘裕胜,他必心存感激,如果刘裕不胜,我们趁机灭秦。北魏皇帝拓跋嗣不听,命司徒长孙嵩领兵十万屯兵黄河北岸,刘裕在黄河战船之上看见北魏沿岸排兵布阵,这是王镇恶也报告说洛阳久攻不克。刘裕这时候感到十分焦虑。刘裕大军往前行进,北魏大军如影随形,有时候挂大风把刘裕的小船刮到岸边,北魏一律处死。刘裕十分气恼。

 1/6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复国  热血  上岸  之战  三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