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霎时挟死一将,喝死一将:至此,人皆呼孙策为‘小霸王’。我来回答:古代朝代都有外族入侵、边关危机,为何三国乱世却能安稳200年?我们所谓的三国战乱时期,一般是从公元220年的汉献帝退位,曹丕称帝算起,至280年晋吞吴结束。那么从东汉末至三国,为什么很少发生外族搔扰入侵的事件呢?这主要得益于魏蜀吴三国对各国少数民族的强力打击所致。

三国乱世,为何没有“五胡乱华”发生?

三国乱世,为何没有“五胡乱华”发生

这足以说明汉朝的强大,即便是东汉末年,少数民族也不敢来侵袭我们。公孙瓒的白马军打的鲜卑闻风丧胆、马腾的凉州铁骑使羌胡俯首称臣、辽东的公孙家族更是称霸东北亚,隋唐时牛逼哄哄的高句丽在那时居然臣服于一个家族。 这只是汉末的一些个军阀,咱再看看三国。魏国,被称为北方游牧民族的克星。乌桓,当年和鲜卑同为东胡。

后来被匈奴打成了两半。其实力不次于鲜卑,后来在白狼山被曹操一战打垮。再说鲜卑,北方稳定时,曹操更是几次出兵讨伐其中不老实的部落。南匈奴,再未解体前,趁中原内乱搔扰汉朝边疆,掳掠边关百姓,蔡文姬就是被掠走的。后来,曹操统一北方后去要人,匈奴因为惧怕曹操果断放人。 吴国,剿灭内地的山越,收复交趾(今越南),驻兵台湾。

蜀国更不用说了,诸葛亮七擒孟获,一直打到缅甸以北。但他是以服心为上,比起魏国和吴国的武力征服,更仁慈一些。诸葛亮这一做法,不仅使他成为促进民族融合的历史人物。更使得西南少数民族直到今天也很稳定。 汉帝国在这种风雨飘摇的情况下,还能如此,可见其实力。西晋,怎可与之相比。(本人第一发这么长的文章,如果那里说的不对,请各位指出批评,喷子轻点喷。

三国武力比孙策强的很多,为什么把孙策称为小霸王?

三国乱世,为何没有“五胡乱华”发生

谢邀。在《三国演义》第十五回‘太史慈酣斗小霸王’中,孙策率军与刘繇交战,刘繇部将于糜与策战不三合,被策生擒过去,策拨马回阵。繇部将樊能,挺枪来赶,那枪刚搠到孙策后心,策回头大喝一声,声如巨雷。樊能惊骇,倒翻身撞下马来,破头而死。策到门旗下,将于糜丢下,已被挟死。一霎时挟死一将,喝死一将:至此,人皆呼孙策为‘小霸王’。

提到三国,想到的都是内斗,那么三国时期有无和匈奴的战事呢?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地在镇压黄巾起义的时候,乘机招兵买马,发展各自势力,形成了军阀割据。黄巾起义被镇压后,由于董卓乱政,李傕郭汜大交兵,皇帝出逃,各地军阀相互混战,东汉政权分崩离析,变得不可收拾。曹操听从荀彧建议,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大汉丞相自居,征讨四方,相继讨陶谦、擒吕布、征袁术、驱刘备、败袁绍、平河北,统一了北方。

又经赤壁之战,形成了三国鼎立局面。那么从东汉末至三国,为什么很少发生外族搔扰入侵的事件呢?这主要得益于魏蜀吴三国对各国少数民族的强力打击所致。如曹魏的伐乌桓,孙吴的讨山越,蜀汉的征南蛮。起决定作用的,当属曹魏的伐乌桓。我们常说强汉盛唐,四方的少数民族经西汉、东汉的不断强势打击下,有的分裂,有的逃离,有的远遁,有的归附,再无力与汉政权进行抗衡。

东汉末年,北方少数民族乌桓逐渐强大起来,入居辽东、辽西、上谷、渔阳、右北平五郡。辽东、辽西、右北平三郡的乌桓形成了强大的部落联盟,并以柳成为政治中心,史称“三郡乌桓”。其中的单于踏顿势力最大,成了部落联盟首领。此时的中原正是群雄逐鹿,河北袁绍就联合乌桓攻灭了占据幽州的公孙瓒,袁绍善待乌桓,与乌桓保持着友好关系。

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打败了袁绍,不久逃到河北的袁绍病死,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开始争夺继承权。曹操佯装南攻刘备刘表,缓攻河北,导致二子内讧,相互攻打。曹操则趁机移师进攻河北,袁谭战死,袁尚与袁绍另一个儿子袁熙逃到乌桓。曹操知道,乌桓势力很大,统治着边民不下三十万。袁绍曾以姻亲加封爵结交乌桓,二子逃到乌桓,踏顿有助二子复图中国之意,如不及时剿灭,自己的北方边境将国无宁日。

这对自己稳定中原,统一天下是极为不利的。于是曹操就想北伐乌桓,派人及早做着准备,但又顾忌荆州的刘备刘表偷袭许昌。经过谋士荀攸、郭嘉的判断分析,刘表只会坐而论道,绝不会支持刘备偷袭许昌,建议曹操兵贵神速,趁乌桓不备,迅速进军乌桓。曹操听取了建议,于建安十二年(207年)五月率领大军抵达无终(今天津市蓟县),兵临塞口,准备出滨海道,过碣石,进攻柳城。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冯远征  乱世  霸王  专访  远征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