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魏国的雍凉地区,也因此长期成为战区,不得解甲释鞍。【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禽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诸葛亮能创造这样的军事奇迹,首先是因为他以身作则,严明法度,赏罚必信,同时精兵省将,严格练兵,建立了一只训练有素、耕战有序的军队。

诸葛亮更严令,每次行军停驻,所有的营垒、井灶、厕所、屏障等,都必须严格按他所制定的法度兴造,这样军队便随时可根据战事情况,变更战守,军容和军纪也得到充分保障。同时,诸葛亮的各项政治举措,又令蜀汉后方政治清明,组织高效,赢得蜀国民众普遍爱戴。因此每次战斗时,蜀军将士既无后顾之忧,方能不顾险阻,上下用命,敢战能战。

为了弥补蜀汉国力军力的先天不足,让连年战事不伤民力,诸葛亮更充分发挥其才智,创制和改进了许多阵法和器械,来加强蜀军战力,更因此为中国古代军事学做出杰出贡献。诸葛亮研读兵法,参照《周易》六十四卦,创制了八阵图阵。该阵“以石纵横布为八行”“大阵包小阵,大营包小营,隅落钩连,曲折相对”,由于“外画之方,内环之圆”,有如六花之形,又称“六花阵”,该阵变幻莫测,演练纯熟后,有以少御多、以步制骑之奇效,从西晋起,为后世无数兵家名将所沿袭,称为“武侯八阵”。

如西晋名将马隆,以三千五百步勇大破数万鲜卑叛军,平定凉州叛乱,就是采用的武侯八阵图。诸葛亮又改进了战国以来的连弩,他创制的“元戎连弩”,箭用铁制,长达八寸,一次能发出十枝箭,威力远胜旧制,同样为历代所沿袭,所以此后“连弩”又有了“诸葛连弩”的别称。诸葛亮还将此前的两轮车改为轻便省力的人力独轮车(即“木牛”),能大量装载货物的人力四轮车(即“流马”),有效改善蜀军后勤的运输效率。

诸葛亮又改进炼钢术,令工匠蒲元打造钢刀三千口,举刀断竹筒内铁珠,如断杂草。蜀军得此利器,更是如虎添翼。诸葛亮深入险峻丛林,克服烟瘴侵袭,攻心为上,平定南中叛乱后,不仅稳定后方,让当地人员兵力、牛马金银皆充作蜀军军资,还编选当地善射的夷人,组建了一只行动敏捷的山地步射军团:无当飞军,在此后蜀汉数十年战史中,屡建奇功。

正因诸葛亮编练出了一只精锐冠绝天下的强兵,同时奇思妙想、发明创造层出不穷,才能每次北伐,仅仅提兵数万,就能与魏国的数十万大军相抗衡。(【亮率数万之众,其所兴造,若数十万之功,是其奇者也。】)上邽之战,诸葛亮将司马懿打得丢盔弃甲,一战斩获甲首三千级,收取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此战后,司马懿从此丧失了和蜀军野战的胆气,哪怕承受礼赠妇人衣帛之羞辱,也依旧坚守不战。

惨败中的司马懿父子可惜诸葛亮终究天不假年,被无情的病魔阻碍了他的理想。他去世后,司马懿来到蜀军所弃营垒,由衷叹服“天下奇才”!蜀汉灭亡后,司马懿的孙子,晋武帝司马炎专程派自己的亲信将领陈勰,去蜀地收集整理诸葛亮所制八阵图法,用来教授禁军兵士。并将诸葛亮制定的兵法兵制“甲乙校标帜之制”,葛亮制定的兵法兵制“甲乙校标帜之制”,也在晋朝得到广泛推行,成为国家基本军事制度。

晋武帝:司马炎司马炎还曾特令《三国志》作者陈寿,替自己整理《诸葛亮集》,并在阅毕后大赞:「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认为西晋开国满朝文武,无一人才具能与诸葛亮相比。镇南将军刘弘到隆中诸葛亮故居祭祀,祭文云:【推子八陈,不在孙、吴,木牛之奇,则非般模,神弩之功,一何微妙!千井齐甃,又何秘要!】高度赞扬了诸葛亮的众多军事贡献。

到了唐朝,开国军神李靖李卫公,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更是无上推崇,完全推翻了陈寿著《三国志》关于“奇谋非长、将略为短”的结论。唐朝卫国公:李靖李靖批点诸葛亮用兵之术的要点,「戎卒欲辑,令行禁止,兵利甲坚,气锐而严,力全而劲,岂可速而犯之耶」,其军队的战斗力可与秦国军神白起麾下的虎狼之师相提并论。而司马懿面对诸葛亮的不战据守,正如廉颇拒守白起一样,“蓄盈待竭,避其锋势”,是兵法唯一抗拒这种强兵的对策。

 4/6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下载安装  抖音  app2022  诸葛亮  大战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