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对于“武圣”的观点如下:1、礼部请求重修武圣庙,仍以姜子牙为武圣,建昭烈武成王庙。不是康熙选中了关羽,也不是因为岳飞“抗金(清朝是后金)”而被移除了武圣名位,而是在明朝时期“关羽=武圣”的理念,已经被官宣了。实际上,关羽早在明朝就已经板上钉钉的被封为“武圣”了。

武圣的候选人有三个,康熙皇帝为何选中关羽?

武圣的候选人有三个,康熙皇帝为何选中关羽

不是康熙选中了关羽,也不是因为岳飞“抗金(清朝是后金)”而被移除了武圣名位,而是在明朝时期“关羽=武圣”的理念,已经被官宣了。现在有一则谣言,说是岳飞出现后,姜子牙就被卸下了武圣的光环。到了清朝,因为清朝祖上是后金,而当年岳飞精忠报国抗击的就是金国,所以岳飞被移除武圣庙,“关羽”被封为武圣,直至今天。

实际上,关羽早在明朝就已经板上钉钉的被封为“武圣”了。《明太祖实录》中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洪武20年:礼部奏请如前代故事立武学,用武举,仍祀太公,建昭烈武成王庙。上曰:“太公,周之臣,封诸侯,若以王祀之,则与周天子并矣,加之非号,必不享也。至于建武学,用武举,是析文、武为二途,自轻天下无全才矣。朱元璋对于“武圣”的观点如下:1、礼部请求重修武圣庙,仍以姜子牙为武圣,建昭烈武成王庙。

朱元璋驳回了这个请求,认为姜子牙是一个臣子,如果封为“武成王”,则与周天子同爵位,于礼制不合;2、文武不应该分家,倘若设武举,那么天下就没有文武全才的人了;虽然洪武年间没有“武圣”,但是朱元璋对关羽是非常欣赏的,曾为关羽立庙:是月,建汉寿亭侯关羽庙于鸡鸣山之阳,庙旧在玄津桥西,至是改作焉,与历代帝王及功臣城隍诸庙并列,通称十庙云。

在此之前,关羽被宋朝多次加封,已经是忠惠公、崇宁真君、昭烈武安王了,但是关羽在民间的名望仅是“一般”,在朱元璋为关羽“立庙”之后,关羽的名望就变了,成为国家级祭祀的庙宇,在百姓心中一下就被神话了。史料记载,关羽庙宇出现后,各地纷纷建立关羽庙,“今天下神祠香火之盛莫过于关壮缪”,香火鼎盛,往来人士络绎不绝。

万历年间,明神宗对关羽非常敬佩,两次加封关羽:明神宗于万历十年(1582年),加封关羽为“协天大帝”;明神宗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加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第二次加封“关圣帝君”中,岳飞反成为关羽的手下“监坛元帅”,没有得到加封。可以说在这个时候,无论是朝堂还是民间对关羽的祭祀达到了顶峰。

最终在天启四年,经过太常寺上奏,礼部的覆题,皇帝下旨,从官方祭祀,确定了关羽称帝的封号。自此关羽武圣的地位算是正式确立了,在明末清初,官方将关帝庙改为“武庙”,与孔子的“文庙”遥相呼应,一文一武,保佑中华江山。当然,清朝入关后,同样十分喜欢关羽,8个皇帝一共有过13次加封,岳飞的地位较关羽而言,就更低了。


文章TAG:武圣  不上不下  关羽  熊猫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