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这类黄马褂的臣子们,他可以在任何认为是隆重场合的时候穿上这件衣服,更是可以说是见官大三级。但是这种黄马褂在道光之前都从未出现过,直到太平天国起义被平定的时候,武功褂子才大量出现,在当时只要参与到平定太平天国起义的那些将领基本上都会被赐予这类黄马褂。不过到了清末武功褂子并开始泛滥,可以说谁让慈禧开心,他就能得到黄马褂,比如在当时为慈禧开火车的司机就得到这么一件武功褂子。

同时“职任马褂”和“赏穿黄马褂”的黄马褂并不是完全的一致,除了在权力上有差距,在样式上也不一样,比如职任马褂和行围褂子的纽扣是黑色的,而武功褂子的纽扣却是与衣服一样的明黄色的。总的来说黄马褂的作用无非就是两点,一是彰显身份,能够得到黄马褂的也就是你的地位已经很高了,毕竟能用皇帝专用的颜色,这无疑就说明他的身份啦。

三国中的于禁有什么功绩?

三国中的于禁有什么功绩

于禁,三国时期著名武将,武艺高强,是曹操五子良将之首。一生为曹操征战,为曹操建立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于禁的结局有点窝囊,可以说一世英名毁于晚年的一次败仗,我们今天不说败仗,只说于禁的功绩。于禁是当时的泰山郡属兖州地界人士,于禁最早跟随鲍信镇守衮州,对抗张角率领的黄巾军。衮州牧刘岱被黄巾军所杀,鲍信拥曹操做了衮州牧,从此于禁就跟随了曹操,他的人生也开始放光。

曹操领兖州牧后,先封于禁与其党俱为都伯,后因王朗推荐,曹操又封于禁拜军司马。之后让他统兵到徐州,攻打广戚,攻克广威之后,任命他为陷陈都尉。兴平元年,曹操与吕布战于濮阳。史称“濮阳之战”。于禁单独率兵在城南攻破了吕布两座营寨,又率兵在许昌打败了高雅。随从曹操攻打寿张、定陶、离狐,在雍丘包围了张超,占领了四座城池。

又随曹操讨伐黄巾军刘辟、黄邵等部,屯扎在版梁。黄邵等乘夜袭击曹操营寨,于禁领部下迎击,打败了黄巾军,斩杀黄邵等,迫使黄巾军全部投降。同年,从围袁术部将桥蕤、张勋等于若县,斩其四将。建安三年,随曹操破张绣于穰,擒吕布于下邳。建安四年与史涣、曹仁、乐进攻破眭固于射犬,破斩之。后在官渡之战也有不俗的表现。于禁跟随曹操以来,大小军功无数,于禁不但武艺高强,而且治军有方,深得曹操信任。

白崇禧有什么杰出的军功或者表现吗?为什么被称为“小诸葛”?

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白崇禧是新桂系军阀二号人物,1893年3月出生于广西桂林府临桂县南乡(今会仙镇)山尾村一个回族家庭,他和后来成为桂系一号人物、国民党代总统的李宗仁是同乡。白崇禧满腹经纶,胸藏韬略,足智多谋,人送绰号“小诸葛”。身为国民党内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在中国现代军事舞台上纵横捭阖了30余年的风云人物,白称得上戎马一生,战功赫赫。

他从一个小小的见习少尉一路扶摇直上至国民革命军总参谋长。在旧中国波谲云诡的历史舞台上,他演绎了属于自己的一幕幕金戈铁马、有声有色且毁誉参半的人生悲喜剧。白先后毕业于广西陆军小学和保定军校第3期步科,学成后回广西任第1师(旧桂系陆荣廷部)少尉见习官。1919年初,白崇禧奉命率部在左江流域剿匪,他不顾营长白晓军的反对,将被招安的惯匪全部枪决,使为害剧烈的左右江匪患渐渐平息。

因剿匪有功,白又随团奉命去百色禁烟。在剿匪与禁烟的行动中,白崇禧的军事才华与胆识魄力初步展现。1921年,第2次粤桂战争后,白崇禧升任田南警备司令部第一营营长。1923年5月,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等人归附了孙中山领导的广州革命政府 。1925年1月,由李、白、黄等青年军人组成的“定桂讨贼军”经一系列东征西讨、浴血苦战,终于将陆荣廷、沈鸿英等旧桂系军阀消灭殆尽,并将陆、沈二人逐出广西,在此期间,特别是在柳州、桂林、全州等几场规模较大的恶战中,白崇禧运筹帷幄、指挥出色,“小诸葛”的美称从此不胫而走,愈发响亮。

6月,白崇禧亲自率军追至湖南,将沈鸿英残部一举全歼。 之后,以李、白、黄为代表的新桂系取代了旧桂系,占有了整个广西。滇军唐继尧趁孙中山去世,大举挥兵借道(侵入)广西去广东,企图占领两广,推翻主张国共合作的革命政府,将岭南半壁江山据为己有。“第一次滇桂战争”爆发。在这场长达半年的残酷战争中,白崇禧极力拉拢云南军阀范石生的“定滇军”作同盟;经过一系列血战,“小诸葛”妙计迭出,桂军以弱胜强,大败滇军,唐继尧残部经百色逃回云南。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攻沙战  攻值  同屏  千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