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人是如何看待福州这个省会城市的?

作为福州人,我的内心是矛盾的,福州在福建省内的地位确实很尴尬。 一方面福州作为仅有的一个非副省级城市的沿海省会,导致省会福州的行政级别还没有厦门高,以至于福州市的一把手必须挂一个省委常委才能和厦门的一把手平起平坐,不要小看一个地区父母官的级别,父母官的级别高低直接决定了一个地区所能争取到的资源。

另一方面,福州所在的闽东板块无论是对内凝聚力,对外知名度还是人口,经济,面积大小都弱于闽南板块,这就进一步造成了福州地位的尴尬。毫无疑问,知名度及人均GDP产出不如厦门,GDP总量不如泉州,福州这个老大在省内的地位不要说跟广东的广州,浙江的杭州比,毕竟人家无论人口,经济,文教在省内都是绝对的老大;跟同样经济在省内排第二的江苏南京,辽宁沈阳比似乎也有欠缺,这两者在气势以及历史传承上远非经济省内第一的江苏苏州和辽宁大连可比;思来想去,与福州差可比拟的,只有山东济南了,经济不如青岛,知名度未必比得过威海烟台乃至曲阜泰安,与福州堪称难兄难弟。

当然,福州最大的隐忧,就是房价的增长远远超过了居民收入的增长,人均收入不知道在全国排第几,房价可是排在了第九。主要还是因为福州没有多少像样的产业,不像杭州有阿里巴巴和一堆互联网新秀,广州不用说了,成都,武汉,西安,重庆都有自己成规模的大企业。 福州我能想到的,就是他是一个类似解放前天津的消费型城市,没错,福州很适合有钱有闲的人养老,度假,空气质量常年与海口,拉萨这些世外桃源比肩(这也是工业不发达的好处吧)公园这几年政府玩命的盖,而且连片成区,福道更是扬名到联合国去了,一天走两万步也不累还能心旷神怡,江滨,西湖边,内河边,但凡是个水边都有散步游玩的木栈道。

加湿器,空气净化器,地暖,暖气这些在福州我感觉都用不着。缺点就是夏天热,间或有台风,但热这个问题可以开空调,或者上鼓岭,北峰去避暑,台风自从重修了明代镇海楼之后,大型台风要么绕开福州,要么回头去台湾,要么虽过境但轻描淡写,总之只谈消费休闲,福州还是很可以的。 想到哪写哪了,福州房价高除了本身是一个山间盆地,人多地少外,还因为福州毕竟是省会,省内各地大大小小的达官显贵有钱了都想到省城买房,这也是中国人的思维吧。

什么台湾来自泉厦漳的人较多而福州人不多?

大家好,我是杂史谭。首先是地理因素。大家都知道,大陆民众大规模移民台湾是明清的事情,在此之前,元代在澎湖设立了巡检司。当时澎湖已是商船的停泊处,并已为闽南人的渔场,那时澎湖已有闽南移民。由于澎湖成为大陆进入台湾的跳板,地理上更接近澎湖的闽南地区自然成为移民的主要来源。大概路线就是下面这样:又有政治原因。

明代迁居台湾的人数还不多,清代台湾移民的三大势力为泉州人、漳州人和客家人,随郑成功渡台者大多是泉州人,从施琅征台者多为漳州人。客家人在台湾初入清版图时,被禁止渡台;一直到康熙末年,因清廷放松渡台禁令,客家人渡台的人数开始逐渐地增加。漳泉人先到台湾,所以占领海滨平原;因客家人后到,故大多居住在附山地带。

这就是台湾人所说的汉人祖籍“泉海、漳中、粤(客家)山”。“泉州因最接近澎湖与台南,移民来台较早,故多分布于西部沿海平原、澎湖群岛与台北附近。漳州人来台稍迟,故多分布于西部平原的内缘、北部的丘陵地带、宜兰平原以及东台纵谷的南北两端”。另外也有经济原因。在福建全省,闽南的人地矛盾最为突出。所谓“漳、泉内地无籍之民,无田可耕,无工可佣,无食可觅”。


文章TAG:福州张秀榕哪里人  关于林秀榕同志任前公示的公告  福州  张秀榕  哪里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