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话,个人感觉不到心理包袱,因为成都除了晚近开发的古蜀文化,主要还是三国文化。纵然历史长久,但都难以形成心理包袱。不过,成都也绝非一个年轻的城市。4.城市文化。个人感觉,西安人心中那种因为无法实现导致更加无法忘却的长安梦,已经成为了西安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固然可以理解,但是感觉这一方面提高了西安的城市自尊,一方面也影响了外来事物和观念进入这座城市的门槛。

再加上陕西人整体不爱向外省流动(陕西的净流出偏低),又有保守传统,所以几方面因素导致这种相对封闭的文化环境。这种封闭产生的壁垒性,个人感觉在西安本地也很明显。因为高校、国企、军工众多,知识要素和技术要素应该说是富集状态,但多年来似乎并没形成有效的整合,地方政府整合乏力,反倒是地校之间、地企之间关系很一般。

成都的城市文化方面应该说出色,目前个人没看到国内其他哪个城市有这种“天然”的友好界面感,几乎没有排外情绪。外地人初来乍到,很难有坏印象。一般是“很快”就会喜欢上这个本应陌生的城市,相反其他很多城市是“逐渐”让人喜欢上的。这是成都的一大优势,很好进入,交流成本偏低,适合投资、旅游什么的,流通性强。另外,感觉四川人有一种“天然”的兼容并包能力:很会选取和吸收外来事物好的一面,同时很会保留自己好的一面。

所以,成都虽然开放,但是又不洋化。而这种包容和拣选能力,提升了资源整合能力。所以,资源整合能力对西安来说是大短板,但对成都来说却是核心优势了。5.地方政府。这个很多帖子都说了:西安在90年代发展的相对停滞,成都在本世纪初前一个10年的整体规划和发展,都反映了地方政府和领导层的远见和能力。毕竟在中国,政府给不给力,政策好不好,还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有很多反映省市府际关系,成都能被称成都省,其在省市关系中是强势地位;西安市与陕西省的关系,并不太了解,但估计与成都比有较大落差。府际关系影响了城市能够从省域内提取资源的能力。可能还有些原因,但从上面对比就能看出两个城市之间已经存在较大差距。对成都来说,还有些结构性的问题没解决,在未来会影响它的发展。

但在本帖,我觉得重点在西安。西安要发展,感觉还是要清楚的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作出取舍,明确定位,因为有些结构性问题是无法弥补的,比如本地市场容量、气候、人口承载能力等。所以,个人感觉西安不应该追赶成都、重庆这些城市,这种城市的目标对西安来说,是难以承受之累。西安应当另辟蹊径,走一条符合自己条件的发展道路,真正把自己的资源和要素整合为自己核心竞争力的道路。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成都  珠海  以内  发达  珠海和成都哪个发达  成都不在前十以内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