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合营后的大华纱厂,展现了勃勃生机,不仅进行了内部改造,把纱厂西厂房房顶部由平齐改为锯齿形,还把16128锭老英机全部换成了加尔法大牵伸,并加装吸棉装置。大华纱厂还在职工生活区内建成职工业余学校,校舍规模达50余间;建成卫生室22间;哺乳房1座和车间300余间。为职工的生活提供了安全保障。1964年3月24日,公私合营大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秦厂又更名为陕西公私合营大华纺织厂,隶属陕西省纺织工业局直接领导。

就在这一年,大华纺织厂的产品拥有了自己的商标“雁塔牌”。文革中,“雁塔牌”商标被改为了“燎原牌”。 四人帮倒台后,“雁塔牌”商标再度启用,逐渐发展为日后享誉整个西北地区的纺织品牌。而陕西公私合营大华纺织厂再一次更名为国营陕西第十一棉纺织厂,成为了国有企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扩大,老牌国有企业因管理体制落后,人员冗繁,思想落后等原因,发展举步不前。

面对自由市场的激烈竞争,不知所措,纷纷遭遇滑铁卢。国营陕西第十一棉纺织厂也不例外,生产状况每况愈下。甚至病急乱投医,还于2001年恢复大华纱厂名称,企图用过去的辉煌唤起市场的眷顾,然而一切都是徒劳。2008年10月,在西安走过70余年的大华纱厂因无力维持运营,宣布政策性破产。破产后的大华纱厂没有了往日的喧嚣,陷入沉寂。

随着西安对老旧城区的改造,道北的大明宫地区成为了改造的重点。为了配合大明宫地区的改造,仅与大明宫遗址一路之隔的大华纱厂也被列为了改造范围。大华纱厂作为西安近代现代化工业的先驱,大华纱厂已被列为西安工业遗产保护范围,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其旧址也入选了“百大新发现”之一。大华纱厂镌刻着陕西近代工业文明发轫的深刻印记。

大华纱厂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大华纱厂留给西安的工业遗产,曲江大明宫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主要的操盘者,被委以重任。在对大华纱厂工业遗存实施“整体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下,以西安纺织城老厂区改造为蓝本,把大华纱厂打造为艺术街区。于是“大华·1935”应运而生,大华纱厂华丽变身为大华·1935,在中国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崔恺的主持下,一座上世纪三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不同时期的建筑风貌与现代城市功能完美相融合的街区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历史感保留在街区的每个角落,随处可见的金属雕塑和涂鸦墙充满创意。这里的灯光、建筑、景观以及周边环境的协调组合,打造出各种独特的公共空间和交流空间,使不同领域的艺术工作者、消费者、游客、行者和各类时尚元素在这里互相碰撞,激发灵感和创意。走进今天的大华纱厂,没了机器的轰鸣,没了说笑的工人,曾经繁忙的场景早已不复存在。

 4/5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大华  子女  报名  西安  西安大华在哪个区  子女在哪个区报名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