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为什么德国产品,动不动就以“能用100年”作为广告词,德国某媒体解释道,德国资源匮乏,所有的工业原材料都依赖进口,只有把品质做好,延长使用寿命,才能实现对原材料的最大节约。在当时,德国船只要进出波罗的海就必须经过厄勒海峡,从丹麦眼皮子底下过。

德国为什么要修基尔运河?

与建设苏伊士、巴拿马运河原因一样,基尔运河也是为了避免绕路而建。虽然名气没前两者那么大,不过如今德国北部的基尔运河是世界上平均通过船舶数量最多的国际运河,经济效益非常显著。然而20世纪初,德国建设基尔运河沟通北海与波罗的海却是出于军事目的。基尔运河又名“北海—波罗的海运河”,全长不到100公里,是连接北海与波罗的海的重要水道,在一战前夕建成。

德国当初建设基尔运河主要就是两个原因:第一,避开北方的日德兰半岛水域,使其海军可以自由出入波罗的海;第二,缩短航线路程,节省宝贵的燃料。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过程中,也将丹麦驱回了日德兰半岛北部,当年的德意志在北海以及波罗的海南部拥有非常漫长的海岸线。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德国的工业实力迅速提升,位居当时世界前列,比如清王朝就非常青睐德意志建造的军舰。

不过,德国的海岸线却被日德兰半岛给隔开,且大部分的海岸线都位于相对封闭的波罗的海。在当时,德国船只要进出波罗的海就必须经过厄勒海峡,从丹麦眼皮子底下过。而那时候丹麦依附英国,英国又非常忌惮新生的德意志。如此一来,对于德的安全相当不利。同时,绕行北方的需要耗费更多的燃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为主要燃料的煤炭与石油是非常宝贵的,当时德国的煤炭产量有限,而原油更是几乎没有,如此珍贵的燃料资源自然是能省就省。

如此一来,德国人看中了南日德兰地区,在此截弯取直开凿运河。运河建成之后,将德国两个海域的海岸线连在一起,德国船舶可以自由进出波罗的海。同时,相对于原本的航线,基尔运河能够减少400公里左右的海上航线,大大缩短航运时间,并且节约燃料。不过,今天的基尔运河与当初修建的目的大相径庭,其经济价值已经大大超越了军事方面。

尽管其全长不到100公里,平均水深也只有11米,然而这条名气远不如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的水道,却凭借德国这个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的支持,发展成为世界上通过船只最多的运河。原本地处半封闭波罗的海角落里的基尔港,也发展成为了世界顶级的巨型港口。基尔运河截弯取直,在效率就是财富的时代,这条运河节省了大量的运输成本与时间,对于德国乃至波罗的海周边都有很大的益处。

德国制造为什么质量特别好?

作为全球的工业品制造基地,我们的产品一直以价格低廉著称。但要说到产品品质,那还得数人家日本和德国。不信你看看当下销量和口碑最好的汽车品牌,无一例外来自这两个国家。尤其是德国,宾利、奥迪、保时捷、奔驰、宝马、劳斯莱斯、迈巴赫这些世界名车,全是他们的杰作。按说英国在搞工业革命时,德国还只是个农业国家,可为何德国仅用了短短几十年,工业指数就全面超越英国,始终保持着工业强国地位,产品质量也一直雄冠全球呢?(普法战争)一、靠仿制和低价起家的工业化。

其实德国在1871年普法战争后,也是从仿制和低价策略开始他们工业化的。不过不同的是,德国人对于产品的仿制,走的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改进和再创新之路。比如铁路是英国人发明的,但是在德国才真正发扬光大。任何熟悉战争史的人,都知道德国内线铁路的强大。德国进入工业化后所仿制的产品,源源不断流入它的发明地英法等国。

为此英国还在1887年修改商标法,要求德国的出口商品必须注明“德国制造”,而“Made in Germany”在当时,实际上是一个象征低劣的侮辱性符号。1890年后,德国科学家跑到美国,发现懂技术的学者大多在办企业,而不是像德国那样坐在办公室搞脱节式的研究。于是也提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工业化方针,大力促进应用科学发展。

凭借基础科学的雄厚根基,德国很快将世界一流的理论科学和工业生产结合在一起,领导了“内燃机和电气化革命”,使得德国工业飞跃发展。此后,德国从机械、化工、电器、光学等高科技领域产品,到厨房用具、体育用品等轻工日用品,都成为世界上质量最优秀的产品。“德国制造”成了品质和信誉的代名词,很快涌现出一大批老牌公司。

(有着百年历史的建筑)二、信誉第一利润第二。德意志是个有底蕴的民族,他们喜欢有内容和文化的东西。对于每一件产品都会用心融入自己的特质,力求做到最好,而不是追求短平快和高利润。德国人具有怀旧情怀,他们珍惜和怀念曾经拥有的东西,这让他们对质量格外看重。德国的房子120年都还能住,即使在战争中被摧毁,他们也会按照原样将其重新修建起来。

德国是个工业兴国的国家,它们不依靠房地产市场,所以他们的建筑项目很少。中标的单位会抓住这难得展示自己的机会,把它设计成一个艺术精品,希望流芳百世。所以在德国,你看不到外观相同的建筑物。德国人在产品上从不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更看重生产过程的和谐和安全,以及产品的质量和实用性。每一件产品在他们眼中,都是有灵魂的物体。

事实上,在德国,没有像苹果、特斯拉这种一夜崛起的企业。他们往往专注于某个领域,某个产品。虽然规模小发展慢,但从来没有差公司和皮包公司,更不提倡资本运作。德国的知名品牌大多是拥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并且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和价值的知名公司。马牌轮胎成立于1871年;阿迪达斯是个年青品牌,创办于1920年,到今年也有百年历史。

(德国的匠人精神)三、目光长远持续发展。德国人不打产品价格战,不和同行竞争,也不搞同质化仿造,每家企业都靠自己的产品品质和个性特色吸引客户。他们知道,价格战只会让整个行业陷入恶性循环。虽然他们也追求利润,但也只是在成本核算后加上基本利润,而不是像某些国家的私企那么贪得无厌,甚至不惜牺牲质量降低成本。在德国,所供3岁以下儿童的食品,不得含有任何人工添加剂,必须是纯天然的。

奶粉也被列入药品监管,只能在药店出售,根本不可能出现含三聚氰胺这样的毒奶粉。行业监管的到位,也是德国企业自觉提升品质的一个原因。正是由于每一位德国企业家,都有着办百年企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所以几乎所有德国出产的产品,质量都非常过硬。对于为什么德国产品,动不动就以“能用100年”作为广告词,德国某媒体解释道,德国资源匮乏,所有的工业原材料都依赖进口,只有把品质做好,延长使用寿命,才能实现对原材料的最大节约。

德国为什么不建造高楼大厦?

德国??作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其完全有能力建造高楼大厦,但是为什么印象中德国没有像纽约、东京一样高楼林立的城市呢?法兰克福事实上,德国也是有比较现代化的城市的,比如汉堡、柏林,还有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的法兰克福,其高楼大厦是比较多的。而放眼整个德国,其高楼大厦确实不多,建筑物大多较为低矮。究其原因,一是德国大多为中小城市,人口几十万的都少,大多数是十万左右人口的小城市不需要建那么多摩天大楼。

还有就是高楼大厦一般都是大型商业公司驻地,德国跨国企业虽然多,但多数企业人员规模也就几十上百人,分散在德国各个小镇中,规模虽小但日耳曼人的工匠精神使得产品享有世界级的盛誉。并且德国还有规定,除了几个国际化城市外,一般建筑物的高度不能超过当地教堂的高度,不然必须向州政府提出申请,因此德国少有非常高大的现代建筑,并且德国人更喜欢优美的古典建筑,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与其原来的建筑风格并不十分搭配,这样做更有利于保持原有城市风貌。

科隆大教堂保持小规模的城市也有利于城市交通,不会堵车,方便出行,欧洲国家最畅销的车并非国人钟爱的大型轿车或者SUV,就德国本土而言,最为畅销的就是大众Polo或者高尔夫等小型、微型车,一方面节能减排、环保低碳,另一方面还能适应小型城市的建设环境,并且汽车对于欧美国家来说,更是回归本质的一种代步工具。二战后德国迅速崛起,跟日耳曼人务实严谨的民族性格是分不开的,这种民族特性就体现在个其城市建设的规划上,并不贪多求大,只求合理、务必最优,虽然德国没有很多高楼大厦,但并不妨碍其成为世界强国,德国人做事严谨踏实的作风是很值得现在浮躁的国人学习和研究的。

生产原子弹为什么要用重水?

重水因为其分子质量大于普通水(轻水)约11%,因此被称为重水,在天然水中,重水的比重只占到约0.02%,重水的分子式为D2O,由一个氧原子核两个重氢原子组成,它和轻水的化学性质基本一致,但是物理性质却不尽相同,比如其沸点和冰点略高,沸点为101.42℃,冰点为3.8℃,并且纯度高的重水被人饮用后,致死率能够达到60%以上,因此不能作为人体饮用水!(重水结成的冰由于密度较大,会沉入水中)不过由于水中的氢原子能够对中子进行散射慢化,减少裂变反应剧烈程度,所以重水和轻水虽然不尽相同,但是都常被用于核反应堆的堆芯慢化剂。

如果说生产原子弹为什么要使用重水,其实这和核反应堆有着莫大的关系,而这一切都得从原子弹的构成说起。原子弹是通过物质的核裂变释放能量而产生破坏的杀伤性武器,而目前能够产生自发性裂变的材料只有铀和钚两种元素,根据这两种核装药的不同,原子弹被分为铀弹和钚(bu)弹。铀弹是由铀235填充,而铀235主要是从铀矿石中提取,经过离心机铀浓缩后成为丰度在90%以上武器级铀,这样才能成为制造原子弹的材料,而在这些步骤当中,没有任何一个环节需要使用原子反应堆,因此也就不需要重水的参与。

(铀弹和钚弹)而相比铀弹而言,钚弹则需要丰度在93%以上的钚239作为原料,钚239在自然界中是不存在的,因此只能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来批量制造,而这个人工方法就是通过原子反应堆生成,因为原子反应堆中低丰度的铀燃料棒中拥有大量的铀238,铀238在吸收快中子后会生成铀239,而铀239经过衰变后则会生成钚239。

而原子反应堆根据所使用的冷却剂不同分为轻水反应堆、重水反应堆,这两种反应堆虽然都可以生成钚239,但是不同的是轻水反应堆中生成的钚中含有大量的钚240,而钚240的自发裂变的比率相当高,一旦钚239中混入的钚240数量太多,就容易导致中子数量激增而产生爆炸,妥妥的定时炸弹。(钚239的生成过程)事实上国际上将反应堆中铀235燃烧后生成的乏燃料分为三个种类:钚240含量超过19%的称之为废材级别的反应堆级钚,只能进行填埋处理,没有什么利用价值。

而钚240含量在7%到19%的则称之为燃料级钚,可以在快中子反应堆中继续使用。钚240含量少于7%的称之为武器级钚,可以用于制造原子弹。只有武器级钚才能够在提纯取杂之后得到丰度在93%的真正可以制造原子弹的钚原料,因此如果要制造钚弹,必须做的一件事就是建造重水反应堆!(储存在水池底部的乏燃料棒)那么我们就不能将反应堆级钚或者废料级钚中的钚240去除然后得到丰度更高的钚239吗?可以,但是这个难度比提纯铀235更大,因为钚239和钚240只相差一个中子,区别就是你比另一个人只多一根头发,如何将这二者识别并准确分离,目前以人类的技术几乎无法实现。

德国可以造航母吗?为什么?

谢邀请。德国作为二战的战败国和同是法西斯轴心战败国的意大利与日本,是绝对不能拥有攻击性的军事重装备,只能拥有自卫的军事装备,早在三巨头在德黑兰的战后瓜分协议框架内作出的决议。二战后冷战开始,苏美形成两大军事组织,即华约和北约,德国和意大利是北约成员国。时过境迁,苏联为首的华约组织随着苏联坍塌倒下也是树倒猴狲散,大部分华约成员国纷纷加入北约,势单力薄的俄罗斯只能独熊战群狼。

作为战败国的意大利拥有一艘航母两艘准航母,日本有了两艘准航母。德国能不急吗?它有心想联合英,法,意,西等国联合建造“欧洲号”航母,对抗俄罗斯,美国心中默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意大利和日本的航母不就是在美国的疪护下建造的吗?只要德国想造,美国决不干涉,并且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为了对抗俄罗斯,美国绝对地乐不思蜀。

为什么德国到现在都没有航空母舰?

首先我们说一个国家造航空母舰不是为了花钱而造航空母舰,更不是为了充面子,让世界其他国家都瞧瞧,你瞅瞅,我们有航空母舰,你们没有。一个国家有没有造航空母舰肯定是根据国家的需要来的,国家有这方面的利益诉求,我们需要航空母舰来保证国家利益和目的的实现,那我们肯定想方设法要造航母,就算是没有,我们也要买一个过来。

但是航空母舰,它的设计、制造、维护费用都是超乎想象的,所以如果没有这方面的需要,也没必要去设计这样的空架子来给自己找麻烦,毕竟太浪费钱了。另外,虽然我们现在始终说,德国作为二战的一个战败国,虽然战后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原谅。但是它毕竟是一个战败国,多多少少也会有这方面的影响。当然,德国在二战结束后,其国家利益也在慢慢拓展。

但是毕竟它已经不是曾经的法西斯帝国,所以它也没有当年的野心。它不需要进行远洋作战,因而它也不需要这样的设备,比如一些战列舰、巡洋舰就可以完成的工作。换句话说,是德国造不出来航母,答案是否定的。对啊,以德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德国能造不出来航母,那简直是开玩笑。但是它为什么不造呢,只能说目前它没有这方面需要。

二战结束时,德国明明还有七百万大军,可为何要选择投降?

电影“帝国陷落”里有一段比较能说明问题的情节:苏军已经打到柏林,一位德国将军视察阵地,看见有很多德国人拿着简陋的武器向苏军冲锋,就问手下,这些是什么人。手下告诉他是希姆莱还是戈培尔组织的国民敢死队。将军说让他们下来,这是屠杀。德国、美国这类的国家极其重视士兵的训练。士兵必须有充足的训练,掌握了足够的技能才能参加战斗。

不谈人道,只谈功利,这样做也肯定是最划算的。这些国家早就算计清楚,把不经训练的平民直接推上战场,是赔本的买卖,是没意义的事情。抗日战争中,绝大多数的时候,日本的士兵面对中国士兵,都是占据很大的优势,原因就是他们在开战之前有着充足的军事训练,而我们的战士是应急从田里抓过来的顶数的,这打起来,肯定是咱们吃亏。

把士兵训练完善了,再上战场,打胜仗。仗打赢了,训练的成本会连本带利的赚回来。平时不备战,在训练上省钱,等打起来,拉农夫上战场,打败仗,然后赔钱,割地甚至亡国。这就是我们这个民族从宋朝一直到民国常干的赔本买卖。到现在网上还有不少人在那喊歼20太贵,不可能装备太多......依旧是唠嗑,咱们稍微再扯远点。

德国、美国的士兵是经过长期训练的,是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的,所以这个士兵本身也是贵重的财产。一个训练充足的士兵如果死了,政府也就赔了。这就导致从高层就不希望士兵死。然后做出很大的妥协,譬如在什么情况下,这个士兵可以投降,什么情况下你可以撤退。尤其是那些有过战斗经验的老兵,那更是宝贝,是极其宝贵的财富。这个宝贝先保证别打碎了,至于在谁手里,可以缓,可以等,有机会我再抢回来就完事了。

所谓的美军怕死,归根结底是高层怕士兵死。然后建立了这样的文化:你先保住命再说,只要不叛国,最终能回来,你还是我的小宝贝儿。所以,在西方国家,当了俘虏回来,依旧是英雄。甲午年,邓世昌、刘步蟾、林泰曾、丁汝昌......大量的海军将领自杀殉国。从气节上,这是符合中国人的价值观的。但是,站在利益的角度,站在国家利益的角度去算,这些人都是当时顶尖的军事人才,受过正规的海军教育,绝大多数人都是海外留学回来的,说着流利的英语......国家在他们身上投入了多少资金?如果他们活下来,未来重建海军,报仇雪恨是不是更容易?所以说这个账应该怎样算,即便是现在人也很难说清。

日本偷袭珍珠港以后,也曾经狂妄一时,大声的叫嚣:美国的海军在哪里?但后来发生了马里亚纳猎杀火鸡式的战争。日本飞机被美国飞机当火鸡猎杀,没有还手之力。发生这种情况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日本的老兵,有经验的老飞行员基本上全战死了,到马里亚纳海战的时候,剩下的就是菜鸡。它不怕死,那些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动不动就来个同归于尽。

然后飞机的设计也不重视防护,一打就着火。日本损失了飞机还是小事,最后没飞行员才是最要命的。而它后来的关东军也是不堪一击,原因都是一个:老兵打没了。中国以前千年的教训是:训练不足的战士上战场,是赔本的买卖。日本的教训是:不重视保护士兵的生命,赔的更大。像德国这种靠普鲁士军事力量起家的,又是讲哲学讲数据,他战争帐算的非常精:打仗全得依靠训练到位,有打仗经验的士兵。

当初德国之所以敢发动战争,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那时他的士兵是训练的最充分的,战斗素质和精气神远高于英法这些国家。训练不足,甚至没有训练的平民上战场,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打不了仗,只是让人无所谓的屠杀。而希特勒那一撮人也懂这个道理,但他们说这些平民死就死吧,反正日耳曼人的精英也已经在这场战争中死干净了。

道理都懂,只不过他们是不介意这些人去当炮灰。问题里提的700万大军,现在大家也就明白是咋回事了吧?他们不是训练充分的士兵,只是临时拉来凑数的杂牌。这700万人要是够士兵的标准,像国防军,党卫军一样精良,希特勒能打到阿拉斯加,对不对?按照咱们中国传统思维,这些人进了军营,穿上军装,有了编制,发了把枪,这就算兵了,把这些人凑一起就算军队了。

但按照德国的思维,这些人还得再训练2年,掌握了熟练的军事技能,才能算兵。而这些人聚集到一起,能服从指挥,互相配合,彼此支援,讲技术讲策略,这才能叫军队。所以德国这700万人咱们叫大军,在德国人眼里他们依然还是农夫、厨子、修鞋匠......打不了仗。这些人在德国的将军、统帅的眼里根本就没有战斗力,再说,打仗是贵族的事,你们这些平民跟着瞎搅合啥?所以,希特勒也看不到希望,自杀了。

晚清北洋舰队进口的德国造的主战舰艇在设计上有什么缺陷?

晚清北洋舰队进口的德国造主战舰艇在设计上在当时算先进的,只是炮速较慢,在那个时代还不是毛病,比如镇远号战列舰,她是“萨克森”改进型军舰,铁甲舰在当时海军中的地位相当今天的航空母舰,此舰当时堪称“亚洲第一巨舰”。舰长94.5米、宽18米、吃水6米,正常排水量7144吨,满载排水量7670吨,动力为两部水平式三汽缸往复式蒸汽机,8座圆式燃煤锅炉,功率为7200匹马力,航速15.4节,续航能力4500海里/10节,配有照度为8千支烛光与2万支烛光的探照灯各一具,由2台发电机提供70千瓦的电力。

装甲总重为1461吨,铁甲堡水线上装甲厚14英寸(355.6mm),水线下装甲厚12英寸(304.8mm),305炮座装甲厚304mm,炮盾厚15mm,司令塔装甲厚203mm,煤柜载煤量700吨,最大载煤量1000吨,编制329-363人,管带为总兵衔。当时英国德国是世界上军舰建造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中国没有从英国买,主要是德国的军舰的技术不逊英国,加上德国皇帝为拉订单,特别给了个友情价,价钱打折质量可不打折。

德国的制造工业那么发达,为什么德国没有像法国一样拥有自己的品牌大飞机?

摆事实讲道理;首先德国,法国地理狭小,本国运输需要高铁就好;美国地大物博,人口离散在众多城市,需要大量的客机。空客股权份额,德国和法国各占11%,西班牙占4%,其余份额无控制权。(法国只有战斗机是自己搞的)全球航空航天出口份额,德国占11.81%,仅次于美国(31.91%)和法国(15.02%),略高于英国(10.69%),远高于加拿大(3.23%)、西班牙(1.96%)、日本(1.81%)和中国(1.74%)。

德国MTU参与制造波音和空客的多款发动机,并参与制造台风战斗机的EJ200、F15战斗机/F16战斗机的F110、A400M运输机的TP400-D60、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咆哮者战斗机/鹰狮战斗机的F414、C160运输机的Tyne、超级种马重型直升机的T408 、CH-53G重型直升机的T64、虎式武装直升机的MTR390等发动机。

德国利勃海尔为飞机制造商提供空气管理系统、飞行控制和驱动系统、燃油系统、防冰排雨系统、液压系统、起落架系统、电子电气零部件制造、发动机燃油与控制系统、齿轮与齿轮箱等。德国造大飞机能力具备的,比如世界上第一台涡轮发动机是德国人首先试飞成功的。二战期间也造了好多,只是因为是战败国,有条约限制。况且,大家都知道美国和俄罗斯为什么是航空强国?二战结束后,美和苏联将德国技术都瓜分了,硬件设备去了俄罗斯,人才被分给了美国。


文章TAG:为什么德国要在河上面再修一条过船的河  德国为什么要造立交河  为什么  什么  德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