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嘴上海中心大楼上面滚动的字幕《这里是上海中心》无奈改成了《上海需要您》。上海是个开放、包容、友好的国际大都市,不仅吸引和容纳了来自全国各地为上海做出贡献的兄弟姐妹,更吸引了世界各国有识之士来上海投资、工作、学习、定居等等,给上海建设添砖加瓦。

上海是个怎样的城市?

上海是个怎样的城市

您好谢邀!上海,简称沪、申、魔都。我国四个直辖市之一,是我国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上海位于我国华东地区,地处长江东海口,东隔东中国海与韩国济州岛、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北、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总面积:6340.5平方公里,共辖16个市辖区,截止2019年6月,全市辖105个街道、107个镇、2个乡,合计214个乡级区划。

人口:2423.78万人(2018年)。其中,户籍常住人口1447.57万人,外来常住人口976.21万。人均GDP13.50万元(2018年)。著名景点:外滩、豫园、南京路、人民广场、迪士尼乐园、思南公馆、宋庆龄、梅兰芳故居、淀山湖等等。著名人物:顾维钧、厉声教、宋庆龄、张爱玲、黄炎培、杜月笙等。著名高校: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

上海被GaWC发布的2018年世界城市体系排名评为“世界一线城市”。在科尔尼发布的2019年全球城市综合排名中排名世界第19位,中国第三位。在2019年全球城市营商环境指数暨百强城市排行榜中,排名世界第48位,中国第四位。上海是个开放、包容、友好的国际大都市,不仅吸引和容纳了来自全国各地为上海做出贡献的兄弟姐妹,更吸引了世界各国有识之士来上海投资、工作、学习、定居等等,给上海建设添砖加瓦。

迎五洲客,计天下利。2019年11月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圆满闭幕。开放合作的盛会,吸引了181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3800多家企业共襄盛举,绘出一幅中国与世界深度交融、互利共赢的生动图景。上海再一次交出一份耀眼的进博“成绩单”。硕果累累的进博会,见证了海纳百川的中国胸襟,也是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的生动体现,诠释了中国兼济天下的责任担当。

上海的冬天是什么样子?

上海是个怎样的城市

上号称“魔都”,她的冬天也充满魔性。气温:反复拉锯,冰点过年。上海入冬后的气温是一场折磨人的拉锯战。最初,北方冷空气对上海的侵袭是波状的,中间有间歇期,所以每年11月底到1月初,上海的气温始终在12到1度之间起伏,两天把你冻成狗,三天让你暖成人,就这么上上下下。但是每逢过年,才是上海冬天发威的时候,越临近春天,越是冰窖的即视感,气温通常在零下2、3度到零上2、3度之间,温差不大,但冷到刺骨。

最有喜感的是,春节期间会有这么一两天,打了鸡血一样的回暖到20度附近,让你对春暖无限期待,然后有一波冷空气杀到,把你暴击回现实。体感:不仅冷,而且湿,号称阴冷地域上海的冬天是极具水分的冬天,没温度、有湿度。倘若不幸碰上0度附近的阴雨不绝,一定要注意保暖,那种感觉像人用细针扎你一样,没完没了。所以,在上海过冬,衣服尽量多穿,关节部位尽量保暖,再放一个小编的必杀心得,家里最好有烘干设备,无法做到洗衣机、烘干机各一台的话,买一个带烘干功能的洗衣机是很有必要的,否则你会沮丧的发现,洗好的衣服来不及干。

景色:上海冬天很美,不是那种白雪皑皑的自然之美,而是一种人文之美。上海冬季的落叶马路,美得让人心醉,武康路、华山路等风貌街,进入冬季就刻意不扫路面上的落叶,那景象和国外一样,浪漫至极;上海还非常重视马路上树种的选择,除了常规绿叶树种,为了营造景观色彩的层次感,特意加钟了银杏和红枫之类的树种,冬季时,银杏的金黄和枫叶的飘红,构成了层次鲜明的城市道路景观。

氛围:上海的节日氛围不在春节,而在圣诞、元旦、情人节这些外来节日。上海的圣诞气氛可以说是整个中国最浓郁的,而元旦的外滩倒计时已经成为像美国时代广场Apple Countdown那样的大IP,情人节当天,满城鲜花传递,任何角落都是撒狗粮、秀恩爱的情侣。总的一句话:冬季来上海旅游,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冬季的上海才是无数经典著作中那个风花雪月、灯火不绝、美色风流的魔都。

在上海读大学是什么样的感受?

在上海读大学是什么样的感受

在上海这种一线城市上大学,还是非常不错的,在上海的好的大学也比较多,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这些大学都是在国内领先的大学。在上海上大学不管是交通,娱乐,文化,饮食……应有尽有,做什么都很方便。师资力量,还是工作的前景,都还是比较广的,在上海读大学,可以直观的感受到机会是如此的多,当然消费还是蛮高的。

在上海,什么样的家庭可称作有钱人家?

上海有钱人的标准比较难划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标准,我的答复是以本身的阅历、经济状况为基础的,只能作为一个参考。首先,对于普通人而言,房产是所有资产中占比最大的。上海的房子更据地段不同,价位相差也很大。崇明、金山等郊区的房子均价不到15000元每平米的都有;而市中心的豪宅三四十万一平的也不少。我们以平均6万/平作为单价,一套100平米的房子总价在600万元左右。

假设有十套住房,则房产总资产能够达到6000万元。一般这样的家庭还会有一些现金、基金、股票之类的财产,但占比不会很大,假设这些资产加在一起有2000万元。这样总资产就达到了8000万元。8000万元的资产每年能够产生多少增值收入呢?以保守些的5%资产增值率为准,8000万能够产生400万元的增值收入。

一般而言,即使不工作的话,每年400万元的收入也够开销了。而如果发生诸如疾病等突发事件需要大量花钱时,卖掉其中的两套房或是大部分的权益类资产,能够凑到1000万元以上的资金用于治疗或其他突发事件的花销,应该也够了(真超过1000万元还没看好的病就算绝症了...)。而剩下的资产依然能够保证家庭维持比较高的消费水平。

上海有多久的历史?五百年前是什么样?

你好,上海的近代史就不重复了,其他作者已经有了回复了,咱来说说最早的上海是什么样的。早在秦朝公元前223年,秦始皇灭楚后,设立会稽郡。会稽郡包括辖缪县、由拳县和海盐县。缪县包括今嘉定、上海两县及青浦、松江两县大部和市区部分地区。这是最早关于上海的记录。到了唐代公元746年,将昆山南境、嘉兴东境、海盐北境建华亭县,在今青浦东北的吴淞江南岸设置了青龙镇,青龙镇归华亭县管辖。

(青龙镇也是后来三国时孙权建造和停泊战舰的场所。)到了宋代公元1119年,华亭县以东的海滩,已经成为重要盐场,商业在当时已经很发达了。元朝1291年时,正式建立上海县,上海到这是才正式开始建城。到了明朝,上海地区的商业发达,酒楼林立,这是上海已经远近闻名了,被称为“东南名邑”。明末清初时期,慢慢的对上海进行改革,建造, 逐步就形成了现在的上海大都市。

如果全上海的外地人都离沪,上海将会变成什么样?

如果外地人离沪。我觉得很有可能发生这种情况。外地人离沪3天。工厂宣布停产。外地人突然从上海消失了,突然大街显得空荡荡的。也没有以前拥挤了,大街上全是清一色上海口音。外卖行业是彻底完蛋了。经常吃的包子铺也关门了。只能全天在家吃饭。很多中小型饭店因为找不到本地服务员,全部暂停营业。很多家庭的家用电器坏了,过了保修期。

怎么都找不到维修师傅。可离沪三天总体还好。外地人离沪7天。离开七天问题就来了,家里的菜吃完了,跑到菜市场发现菜市场都关门了。大门紧锁。超市老总和主管负责人变成了收银员。很多食物饮用水已经售馨。食物价格短期出现爆涨。一轮物价上涨潮涌来。外地人离沪15天。下水道堵塞没人疏通,出门出租车也没有,公交车同样没有司机停了。

地铁也停运了。私家车加不起油或者无法加油,多数人出行只好选择了骑单车。大街上冷清许多。连步行街很多商铺同样也会因为招不到服务员而关门大吉。外地人离沪30天。大街上垃圾将垃圾桶都埋了无人清理,很多高层建筑电梯无人保养而暂停使用只能自己爬楼。陆家嘴上海中心大楼上面滚动的字幕《这里是上海中心》无奈改成了《上海需要您》。

外地人离沪40天。一些原本属于外来人打工维持生计的工作待遇爆炸式增长,超过了写字楼的白领。很多上海小白领投身送外卖,餐馆兼职打工。而一些下水道疏通,垃圾清理的工作,工资甚至比白领高了数倍。上海很多本地人开始改行转向做杂活和苦力。一方面也是倒逼本地人对这座城市的自救行为。外地人离沪60天。经过本地人大量的投入,城市再次恢复了正常的运转。

扫大街的,疏通下水道的曾经的小白领如今收入比经理还高,因为城市内部的自我运转修复。慢慢的好转起来。首先行业歧视从此彻底消失。人们生活经过两个月的煎熬如今将更加和谐。上海中心大厦滚动大字幕改为了《美好生活从我做起》。但企业依旧因为人员不足倒逼减少生产量,可上海本地人就业将出现了百分百就业。具体可以参考以色列,新加坡等国家发展。

而上海如果没有外来人的话,就是下一个新加坡。总结:就算离开外来人,城市依旧会经过时间的分配,以及高层的决策,和城市本身运转情况。最后将人们的生活回归到正常情况。离开谁地球还是会照常转,只是眼前肯定会遇到困难。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尤其是有2000万人口支撑的上海。比许多国家都强大。即使没有外来人口,也足以保证这座强大的城市正常运转。


文章TAG: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  上海什么样  一座  什么  城市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