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媒体非要如此宣传,其目的不得而知。要知道,承销银行共有8家,通过银行柜台发行的总额度是11亿。个人理财型购买地方债,无论从收益,是从未来流动性来说,都不够划算,虽然有很多人说,理财产品都要破4%和打破刚性兑付。为什么报道又说高于同期国债25bp呢?原来是将它和记账式国债相比,而不是将它和储蓄国债比较。

地方债很火爆它的风险大吗?

地方债很火爆它的风险大吗

谢邀。1、这2天,地方债火爆的消息在刷屏,了解了一下浙江的情况,浙江省政府债期限为五年,票面利率为3.32%,起购金额为100元,认购数量为100元面值的整数倍,募集资金将用于浙江省共5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宁波市政府债为三年期,票面利率为3.04%,起购金额同为100元,认购数量为100元的整数倍,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宁波市本地优质民生建设项目。

这2个品种销售很火爆。2、如果单看浙江和宁波发行的这个地方债,票面利率才3点几,比国债还要低。另外地方债风险还是有的,因为国债没有风险,当然,浙江是富裕的地方,地方财政收入有保障,3点几还抢,我只能说现在机构基金还是避险意识比较强吧,毕竟相对来说,富裕城市的地方债还是很安全的。3、我个人在很多年前也买过地方债,2年期,年利息10%,第一年付利息,第二年付本金 第二年的利息,当地城投公司出的借据,地方财政局担保盖章,现在想来,这算是比较不规范的地方债吧,不过都很顺利的兑付了,当年高的还有那种年利息16个点都有,可惜啊,那么好的机会今后估计再也不会有了。

2020年棚改结束房价会降吗?

地方债很火爆它的风险大吗

这个现在还真不好判断。2016年左右三四线城市以货币补偿为主的棚改政策,是这一轮三四线城市房价大涨的核心原因之一。在2015年以来这一轮的牛市当中三四线城市房价大涨有三个原因。第一是棚改政策。第二是一线城市的房价大涨带来的溢出效应。第三是之前多年房地产的调控带来的需求的压抑被释放。1、棚改政策促进了三四项城市房价的上涨。

棚改政策确实对于城市的翻新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呢,也对于居民的居住环境的改善起到了非常大的正面作用。但是他同时也带来非常负面的效益,那就是棚改之后把原来的居住的房子都拆了,而同时给这些拆迁的居民以货币补偿。一边是自己需要新房子去住,一边是手里拿着巨额的货币资金的补偿。那么这些居民自然会去购买新房。

所以棚改政策是创造了大量的新房的需求。但是新房的建设在短期之内是无法跟上的。所以这在短期之内是造成了一个供不应求的现象。所以棚改政策成为了推动房价上涨的原因之一。2、一线城市房价上涨的溢出效应。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一线城市的房价走向一直是全国城市的标杆。2015年到2016年一线城市的房价率先上涨,超过50%。

而一线城市的房价本来就比较高,经过这一轮上涨时候更是达到一个很高的高度。一线城市房价的上涨自然就相对而言,导致三四线城市房价的不高。那些在一线城市无法购买房子的居民自然会选择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去进行购置房屋。所以一线城市房价的上涨,它所产生的益处效应是三四线城市房价上涨的原因之一。3、被压抑多年的居住需求在短时间之内释放房地产市场之前多年也是被调控的。

这个事情得追溯到2008年。08年金融危机造成整个经济的下行以及全国房价的大幅下跌。随后在10月份推出了4万亿的投资计划,下行的经济被瞬间拉起,同时全国下行的房价也开始回升。在2009年房地产市场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房价也出现了爆发式的上涨。所以2010年就出现了国10条这样史上最严的房地产调控政策。

这个调控一直持续了很多年,这个事情也导致了后面2014年和2015年全国房地产库存高企的现象。一边是房地产库存的高企,但是一边是被压抑多年的居住需求。2015年以去库存为目标的房地产政策开始大福松绑,首付比例调低,首付比例普遍调到20%,在深圳这样的城市甚至还出现了首付贷:房贷利率调低,2016年底的时候,全国首套房房贷平均利率只有4.45%,相当于在基准利率基础之上打9折,在当时买房的人应该算是非常幸运。

购房资格降低。所以被压抑多年的居住需求在短时间之内就被释放了。以上三个原因就构成了2015年以来这一波楼市牛市的三个推动力。棚改现在在减弱,而且也是以实物补偿为主。这几年房地产的牛市也释放了此前多年积累的需求。第3个关于一线城市未来的房价,如果一线城市在未来真的是通过增大土地的供应去承载和吸纳更多的人口流入。

棚改再迎变局,楼市的发展会是怎样的?

地方债很火爆它的风险大吗

炒房有风险,不要太贪婪!近日,有三十多位江苏镇江新区居民向记者反映,他们将房子委托同一家中介销售,结果中介却将房子卖给了同一名买主,而这个人在付完首付后,人就不见了。这是怎么回事?难道碰到了诈骗?了解了前因后果后,才发现这原来是炒房客,资金链断裂了,付不出房款。仁爱房产中介公司负责人潘先生告诉记者,炒房客是苏北人,今年年头,炒房客主动找到了他们店里,声称是来镇江新区炒房的,希望仁爱中介有房源就通知他,前前后后,炒房客通过他们中介,买了将近60套房子。

这个炒房客一下子买了60套房,结果却有35套房,只付了首付,没有付尾款。记者联系到 炒房客本人,炒房客声称,每套房入手后,他都拿到小额贷款公司贷了款,用于还其他的房贷,到目前为止,他都正常还贷款,每个月要还款二十多万,他表示,自己会逐步还清房款。真相大白!炒房客,利用银行的高杠杆贷款买房,贷款买了60套房,很显然,这超出了正常刚需的需求。

炒房客信誓旦旦的说,自己会逐步还清房款,但真的可以吗?在以前房价非理性暴涨的时候,炒房客,还可以利用漏洞,快进快出,迅速买卖房子,赚取差价,但现在“遏制房价上涨”已经成了国策的情况下,再想通过炒房赚钱,就难如上青天了。60套房子不是小数,而且贷款的利息一直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利息越来越高,而房价不涨,炒房客无法高价脱手,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很显然,是最后房子也不要了,跑路了事。

地方债存在的必要是什么?为什么大家这么追捧?

地方私募债实际上是地方的国资平台企业发行的私募类型的债券工具,区别于在证券交易所发行的公司债和企业债。地方私募债的兴起是因为我国财政收入分配中的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地方国资平台需要通过市场化手段进行融资。地方私募债受到市场追捧的原因在于债权的底层资产可以穿透到政府信用。基于政府购买服务所产生的 债权关系。

理财产品又增加,居民可购买地方债了,你会选地方债还是国债呢?为什么?

定义地方债就是当地政府发行的公债,是地方政府筹集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同中央政府发行国债一样,地方债是以当地政府的税收作为还本付息的担保。优点解决地方政府财政紧张的困局,地方政府通过自筹资金,能更加灵活对当地发展进行规划,解决发展当中的问题缺点地方政府发债没有严格的约束机制,当地方政府过度发债,到期无法偿还,很有可能出现破产的问题。

比较地方债的起点需要50万,而国债的起点相对较低只需100元。地方债由当地政府做担保,而国债是以国家信用做担保。地方债有时担保的主体会是当地政府的子公司而非地方政府本身,而国债的主体只有国家一个。风险现在大多数的政府债不是以政府直接的名义发债,而是通过政府下面的投资子公司交通投资公司发行,或者是由某某国企,AA评级提供担保,偿还的主体并非政府,一旦发生违约还是具有一定的风险。

多地发行地方债,年息3%左右,工行APP就可以买,这样的投资划算不划算?

个人理财型购买地方债,无论从收益,还是从未来流动性来说,都不够划算,虽然有很多人说,理财产品都要破4%和打破刚性兑付。然而我们也很清楚,4%到5%的理财产品,本身违约的概率非常低。因为这一类产品很多是债券型理财,其目标倒是有可能是地方债。但是他们通过质押和抵押回收一部分流动性再投资来提高收益率。所以,虽然我并不知道具体买地方债那些人的构成,个人主观的判断,可能中小机构和专业金融领域的个人投资者更多一点。

因为如今地方债地位等同国债,未来可以进行质押和多种再贷款形式,由于流动性能够得到保障,那么这部分作为流动性管理工具应该还是很不错的。并且如今银行间债券市场即将对中小投资人开放,那么这部分产品的流动性就更好了,未来还会有人通过杠杆来撬动债券买卖,放大利率波动收益,或者仅仅是进行利差套利。所以,个人如果仅仅是存量理财,个人建议你还是盯着收益率,即使只有1%的利息差异,如果你能够灵活的进行债券投资,并且可以通过出售或者出借债券,或者抵押,或者质押获得额外收益,那你必然是相当专业,在此,我债券比较外行,还是预祝你能够成功。

地方债火爆:30秒售罄1分钟卖6.5亿,收益又不是特别高,大家为什么要这么努力抢?

地方债开始由银行柜台市场发行,今年是试点的第一年,至今已经连续发行多个省市地方债,给人的感觉是很火,逢售必抢。客观的说,看到的不一定都是真实的,有的媒体报道并非真实全面,有人为制造气氛之嫌。以点带面的宣传,反映并不全面真实。3月25日,第一只银行柜台市场发行的地方债浙江债券首发,有报道称兴业银行10分钟将额度1个亿售罄;后续地方债的发行也有同样类似报道,而实际据部分客户反馈,其他几家承销银行仍然还有额度可以购买。

要知道,承销银行共有8家,通过银行柜台发行的总额度是11亿。而这次广东地方债的发行,仍然有“1分钟农行售罄6.5亿,平安银行2小时售罄5000万”暴出,但本次承销银行共有9家,总额度为22.5亿,都抢完了吗?恐怕不是。但媒体非要如此宣传,其目的不得而知。理性成熟的个人投资者,没有抢购地方债的理由。从安全性讲,地方债风险等级高于国债。

首先体现在偿付来源上,地方债依靠地方财政收入,或专项项目盈利收入,而有的转项项目本身属于公益型,并不具备盈利性,还是主要依靠地方财政收入。而国债的到期偿付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收入;其次,地方债仍然存在违约可能,这在信托资产计划中已经有所显现,而我国财政收入非常稳定,赤字率远低于国际警戒线,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决定了国债具有强大的偿付能力。

在收益性上,地方债利率低于储蓄国债。本次发行的广东地方债5年期票面利率3.34%,而今年的储蓄国债凭证式和电子式5年期票面利率均为4.27%。为什么报道又说高于同期国债25bp呢?原来是将它和记账式国债相比,而不是将它和储蓄国债比较。很多人也就信了,殊不知这些投资者根本没有搞懂记账式国债和储蓄国债的区别,一看到“债券”二字就混为一谈,媒体的宣传也确实有误导之嫌。

再从流动性比较,地方债和储蓄国债没有区别。发行期结束后,地方债可以在二级市场交易,但卖出价格是以实时行情为准,不是一定溢价赚钱,也会出现折价亏损的可能。而储蓄国债发行期结束后仍然可以提前兑付,只要持有时间超过6月的,利息靠档计算,除去手0.1%的手续费之外,本金基本不会亏损,或者有一定利息收入。从起购金额上,地方债和储蓄国债均为100起购。

地方债实行每年付息,到期一次性还本,但电子式储蓄国债也是按年付息,到期一次性还本,没有区别。至于免税,基本与个人投资者没有关系,因为储蓄国债也没有征收个人所得税。至于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免征,据介绍加上免税的隐形收益,地方债实际收益率将比名义收益率高1个百分点以上,这对机构投资者来说确实是利好。地方债开始试点银行柜台市场发行,使其第一次进入个人投资者视野,不仅市场在投资管理、信息披露等方面还有待健全,而且投资者在交易规则以及风险规避等方面也需要磨合期。


文章TAG:改债  买棚  棚改债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要买棚改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