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是怎么来的?这一天都有哪些习俗?

农历二月初二,这个节日在过去的农村是非常重视的,因为过去的农村,人们靠天吃饭,象北方春季少雨,有“春雨贵如油”之说,而春季又是播种的季节,天不下雨,一年很难获得丰收,过去是农耕社会,又以小农经济为主,如果打不下粮食,一家人是要饿肚子的。相传龙是管下雨的,因而过去的农村,大都有龙王庙,人们会去烧纸拜龙王,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小时候,听大人们讲,农历二月二这一天,是龙抬头的日子,也就是经过了冬天的蛰伏,这一天龙要升天,因此,在过去的农村是会做许多拜龙祈福的活动的。由于过去的人相信“二月二,龙抬头”,所以在这一天,会买或制做供品,带上香纸等,到龙王庙里拜龙王,有的还会到水井口拜龙,因为那时的人们相信,冬天龙会居住在井里。为庆祝龙升天,过去的农村在这一天,还会耍“社火”,敲锣打鼓,制造出欢庆的气氛。

在农村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九月九都有哪些意义?

民间喜欢用月重日做纪念日,简便易记不易忙。如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因阴阳之关系,更喜欢用阳用单数表之,这是传统一些节日的时间特色。二月二,惊蛰雷,龙抬头,剃龙头。龙是我中华人民崇拜的图腾,神物,是十分尊崇敬仰的,雷神被你为正义执法之神,二月二是惊蛰时节,惊蛰闻雷也很有寓意。民间把二月二定为惊雷龙抬头日,是极有深意的。

在民间,二月二还是福德正神(土地爷)千秋日,要拜祭土地神,传说还是济公菩萨诞。三月三,各地说法不太一日,各民族做法也大不同,广西定做壮族的大节,是政府行为,还放假了呢,三月三,赶歌圩,刘三姐,唱歌选亲,又成了情人节。传三月三为北帝水神圣诞,求水就拜三月三。更传是纪念王母娘娘的,办蟠桃会,又是上已节,要去江边洗涤污浊,以消灾除邪。

踏青赏花惜春也成时尚。五月五,端午节,重午节,端阳节,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端是开始,初的意思,午是以地支午代替五月,五月支建午。传端午是屈原投江日子,后为纪念他,而在端午赛龙舟,包粽子。挂钟馗像,天师像,以驱邪魔鬼祟。九月九重阳节。九是阳极,重阳特指九月九。民间传是临水夫人(李姑)诞,中坛元帅(太子爷)诞,还是火神爷,都大帝,斗姆星君,九皇大帝圣诞。

农历二月二龙抬头有哪些禁忌及风俗习惯?你们知道多少

引言“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转眼已经是农历二月初二了,东风送暖、青龙抬头、万物复苏、春回大地。那么农历二月初二为什么叫龙抬头呢?二月二龙抬头又有哪些禁忌和风俗习惯呢?且听我慢慢道来:为什么二月二称为龙抬头要明白“龙抬头”,首先要知道这其中的“龙”指的是什么。这个龙实际上指的是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中的青龙。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幼儿园  二龙  二月  抬头  活动  幼儿园二月二龙抬头活动方案  二月二龙抬头幼儿园有哪些活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