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之源始于南朝梁天监年间设立的南安郡,当时管有三个县,晋安县(大概为泉州和莆田)、龙溪县(大概为漳州,不含漳州南部)和兰水县(南靖一带),此外闽南还有部分从属于岭南,即潮州绥安县(漳州南部)。厦门市在晋安和龙溪两县交界处,各有所属。晋安县,三国东吴永安年间设立,龙溪县,南朝梁大同六年设立,当时晋安为闽南地区的中心,因同样管辖着莆田,这时的闽南语未完全形成,属于萌芽阶段。

公元684年,南安县、龙溪县和莆田县合设武荣州,州治在南安,公元686年于福建南部怀恩县和漳浦县合设立了漳州郡(仅包含漳浦诏安云霄东山一带,为陈元光入闽平乱之故),州治漳浦(今云霄),至此闽南地区出现漳泉分立雏型。公元700年,于今泉州鲤城区设立武荣州,后更名泉州,718年于州治所在地设立晋江县;公元755年,龙溪县划归漳州,随后漳州郡治迁至今漳州芗城区,此后漳州和泉州各自独立并逐步行程彼此独立而又紧密发展的闽南文化和闽南语。

在唐代,真正的闽南语应是今日闽南语和莆田话的共源,因莆田靠北,漳浦靠南,发展过程难免存在分化且又受到其他语言的影响,如漳浦云霄音受客家话影响,莆田话受福州话影响等,此时可认为唐代闽南语以南安丰州口音为正宗(两晋南朝时官话的地方变种)。唐武则天时期,闽南大事件非开漳圣王陈元光入闽莫属,当时陈将军带领中原固始县士兵进入闽南并落地生根,他们带来纯正的河洛口音由漳州南部逐步影响到泉州,特别是漳州改治龙溪后,漳州音已基本确定,为中原河洛话改良后的闽南语,而此后,陈姓开始在福建乃至广东、浙江扩散,以致成为第一大姓,唐末,闽南语以九龙江流域的闽南语为正宗(地域报告今龙海和同安,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当时的泉州音即将发生大变,与今日大不相同)。

唐末五代时,王潮王审之兄弟三人率领中原固始县起义军入闽率先占领泉州,由此引入大批量固始人,开始长达几十年的治世。至北宋初年莆田仙游独立为兴化军,泉州在吸收固始河洛话后逐步完善形成泉州音,同时的漳州也再次吸收固始河洛话并逐步在内部各县扩散,此时及此后两地便形成了各自的音调。总之,闽南语滥觞于晋朝时期的南安,唐代因陈元光入闽形成漳州音,五代时因王审知入闽形成泉州音,二者因音色同源且人民互迁交流紧密彼此合称闽南语,只是受地理因素影响,漳州受客家话影响,泉州受福州话及番话影响,稍有区别。

漳州作为福建地理最佳的宝地,为什么经济却不怎么样?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漳州  泉州  面积  泉州和漳州哪个大  漳州和泉州哪个面积大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