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互联网人才怎么培养

企业互联网人才培养有鸭梨科技,商学院有互联网实战培训,在互联网+普及工程指导下进行,给企业培养实战人才,为企业搭建互联网生态圈,助企业低成本接入互联网,拓宽企业发展渠道。

企业互联网人才怎么培养

2,互联网人才战略什么意思

网上国家为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把人才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对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作出的重大的、宏观的、全局性构想与安排。
企业互联网人才培养有鸭梨科技,商学院有互联网实战培训,在互联网+普及工程指导下进行,给企业培养实战人才,为企业搭建互联网生态圈,助企业低成本接入互联网,拓宽企业发展渠道。

互联网人才战略什么意思

3,互联网人才是什么

互联网偏技术型的人才就是编程了,感兴趣的方向研究的深入就好了,不可能什么都会的。互联网偏前台的就是面向用户了,需要对用户行为有很好的分析。
企业互联网人才培养有鸭梨科技,商学院有互联网实战培训,在互联网+普及工程指导下进行,给企业培养实战人才,为企业搭建互联网生态圈,助企业低成本接入互联网,拓宽企业发展渠道。

互联网人才是什么

4,互联网时代需要人才具备哪些素质

比较重要 的一点是要积极乐观的面对创新,积极的接受新生事物,并且能够主动参与其中并能够了解原理。
互联网+是一个虚假的概念。。。。。 本质上来说,这个时代还是互联网的时代,而互联网产业对专业人才来说还是可以有非常广阔的细分,所以无所谓什么具备那些素质这种后清特色的官僚主义的提法。 如果说宽泛的要求的话,那就是不断的学习和对趋势的准确把握。 1. 信息流趋于去中心化或者多中心化,所以对信息的筛选辨认需要你不断去学习,去芜存菁,这样才能获得产业主流的动向 2. 行业从资本主导走向人才主导。由于信息的多方向,资本对新产业分支已经失去了统治地位,而信息流的急速扩张,更是让人才成为行业新的磁体,将会形成典型的扩散效应而影响产业分支发展。
首先最重要的是有想法的人,互联网可能让你一夜成功,也可能让你一夜被淘汰,当然只是夸张点说而已;其次就是创新,创新才能在众多市场中脱颖而出,否则很可能就会被淘汰,你可以纵观一些互联网企业,无论是互联网+还是传统的互联网企业很多都是因为缺少创新而被淘汰;再其次就是技术创新,这个就不强调了;最后应该是坚持,这个就更不用说了。希望可以帮到你

5,国内有几家互联网人才招聘网站

一、互联网招聘网站(13) 1. 拉勾网(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适合) 2. BAT人才网-初入互联网三年以内的人适合。 3. 伯小乐,90后的职场伯乐! 4. 招聘 | SDNLAB程序猿招聘 5. 招聘 | SocialBeta运营汪招聘 6. 招聘求职| 设计虱招聘 7. 秒聘网 | 产品经理招聘,免费、专注、极速 8. 周伯通招聘-最靠谱的移动互联网招聘社区 9. 内推网-互联网招聘内部推荐直招平台 10. e成,招聘3.0的开创者!e成 11. 超级求职|10天帮您找到一份好工作,给您最好求职服务、最优的求职体验! 12. 电猴网-中国领先的电商人才招聘平台!求职 13. Nextoffer | 下一份心仪好工作 二、毕业生招聘(13) 10. 应届生求职网 11. 大街网 12. 应届毕业生求职网 13. 应届生bbs 14. 晒工资薪水 15. 高校就业联盟 16. 高校人才网 17. 五百丁 - 提供海量个人简历模板 18. 面试技巧和注意 20. 人人职场 三、综合人才(11) 21. 前程无忧 22. 智联招聘 23. 58同城招聘 24. 卓博人才网 25. 中国人才热线 26. 中华英才网 27. 猎聘网 28. 智通人才网 29. 我的工作网 30. 赶集网招聘 四、银行招聘(7) 31. 工商银行招聘 32. 建设银行招聘 33. 中国银行招聘 34. 交通银行招聘 35. 农业银行招聘 36. 兴业银行招聘 五、行业人才(27) 37. 1010兼职网 38. 最佳东方酒店人才 39. 建筑英才网 40. 中国卫生人才网 41. 中国服装人才网 42. 丁香人才网 43. 中国鞋业人才网 44. 中国汽车人才网 45. 中国就业网 46. 万行教师人才 47. 医药英才网 48. 中国外语人才网 49. 高校人才网 50. 中国电力人才网 51. 中国招教网 52. 化工英才网 53. 电力英才网 54. 一览英才网 55. 职友集 56. 北极星电力招聘网 57. 中国旅游人才网 58. 路桥英才网 59. 石油英才网 60. 中国建筑人才网 61. 138美容人才网 62. 中国印刷人才网 63. 中国教师人才网 六、特色招聘(8) 64. 猪八戒威客网 65. 任务中国 66. 中劳网 67. 派代电商招聘 68. 时间财富网 69. 全职招聘 七、求职节目(3) 70. 职来职往 71. 非你莫属 72. 天生我才 八、各地人才(25) 73. 广西人才网 74. 深圳人才网 75. 广东人才网 76. 南方人才网 77. 百才招聘网 78. 齐鲁人才网 79. 厦门人才网 80. 苏州人才新干线 81. 上海公共招聘网 82. 杭州人才网 83. 湖南人才网 84. 昆山人才网 85. 新安人才网 86. 浙江人才网 87. 西安人才网 88. 福建中国海峡人才网 89. 江西人才网 90. 泉州人才网 91. 山西人才网 92. 河北搜才网 93. 重庆人才网 94. 汕头招聘网 95. 温州人力资源网 96. 汇博人才网
如果是自己找工作:互联网行业垂直招聘拉勾网资源还多一点。智联/51/中华英才覆盖面较广,资源丰富。天际网广告多。 如果这是一道作业题:请重新百度之~
鸿途人才网专注于国内互联网人才网络人力资源服务,本公司有着十多年互联网行业背景,积累了大量的互联网资源和人才资源。本网站以其最新、最全、最真实的招聘信息,以最体贴、快速的服务,让互联网求职招聘变得更加简单、高效。www.hongtu.com

6,厉害AI 专业人才缺口上百万年薪 80 万远超同行

就目前来看,国内 AI 人才缺乏且经验不足,为争抢优秀人才,企业背后的暗战早已打响。作为正在谋求一份好工作的你们,又该如何抉择?

人工智能的发展日新月异,将行业人才的薪酬推高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当很多大学毕业生还在为 10 万元年薪欢呼时,炙手可热的 AI 专业应届生年薪已高达 25 万~50 万元,三五年后很有可能涨至 80 万元。

然而,火热的 AI 人才需求大潮下,面临着的却是上百万量级的人才缺口。可以说,为争抢优秀人才,企业背后的暗战早已打响。

以下,将根据腾讯研究院联合 Boss 直聘发布的《2017 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白皮书》为大家解析一二。

一、 供应飙升,缺人现象却更加严重

数据显示,2017 年前 10 个月内,AI 人才需求量已经达到 2016 年的近两倍,2015 年的 5.3 倍,人才需求直线上升,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200%。

调研发现,中国 592 家公司中约有 39200 位员工,而中国对于 AI 人才的需求数量已经突破百万,但国内 AI 领域人才供应量却很少,人才严重短缺,中小企业招聘更加困难。

而实际上,据保守估计,截止到 2017 年 10 月,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至少 100 万以上。而且,由于合格 AI 人才培养所需时间远高于一般 IT 人才,人才缺口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有效填补。

二、谁有优势?学历、专业不容忽视

由于 AI 公司技术密集程度高,对人才学历要求显著高于其他互联网公司。数据显示,AI 企业招聘的职位中,有 52.8%的只为要求求职者最低学历至少为硕士,比互联网行业均值高出 40 个百分点。

从学历上看,AI 领域的求职者,有 55.4%的人学历在硕士及以上,远高于其他行业。博士学历高达 7.6%,是互联网行业均值的 3 倍,高学历成为进入 AI 领域的先决条件。

同时,该报告也指出,也有 1.1%的人虽然仅有大专学历,却凭借过硬的技术能力挤入 AI 公司,这部分求职者多是有 5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自身技术人员,且技能覆盖广泛,多数人集中在 100 人以下规模的 AI 创业公司。

从专业上看,从事 AI 的人才中,理工科背景的占到 85%以上。除了计算机专业外,多为理学专业,其中数学物理相关专业占据前四。近两年,随着大数据价值的凸显以及其在 AI 行业中的重要作用,拥有数据背景已经成为应聘很多岗位的必要条件。

三、分布集中化,AI 人才未“逃离北上广”

在 AI 人才需求分布方面,北京占比 44.7%,接近一半,上海、广东省分列二三位,占比分别为 14.8%和 14.6%。近些年互联网发展极为活跃的浙江省,在 AI 发展上也丝毫不差,人才需求占到全国的 10.9%,仅落后于广东省。

我国共有 67 个城市拥有基本符合企业要求的 AI 人才,以 80 后作为主力军,分布上呈现明显的长尾态势。2017 年,有 48.3%的 AI 人才聚集在北上深。其中,北京以 27.87%的占比遥遥领先。二线城市中,行中排名第一,占比 6.48%。

值得一提的是, 在全球共有 367 所具有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的高校,AI 领域的人才数量约有 10 万人。这 367 所高校中,美国拥有 168 所,占据全球的 45.7%,独占鳌头,加拿大、中国、印度、英国位于第二梯队。

四、中国企业如何争抢 AI 人才?

过去 3 年中,AI 相关岗位平均招聘薪资正以每年近 8%的速度增长。到 2017 年,人工智能岗位平均招聘薪资已达 2.58 万元,远高于一般技术类岗位。

从薪资分布上看,近八成岗位招聘薪资超过 2 万元,五成职位招聘薪资突破 3 万元,还有 1.9%的企业更是开出 5 万元以上月薪吸引顶级人才,而标注的月薪还只是薪酬福利的一部分。

几乎 50% 人工智能岗位的职位描述上会提到为员工提供股票期权,部分巨头更是会将解决户口作为吸引牛人的重要手段。

可以说,为争抢优秀人才倾其所有已成为所有 AI 公司正在做的同一件事情。

此外,AI 人才需求激增,合适牛人数量稀少,也迫使企业不断降低工作经验门槛,甚至不惜从零培养人才。

数据显示,近 2 年,企业对 AI 人才工作经验要求不断下降。2017 年,有 30.4%的 AI 职位工作经验要求为三年或以下,较 2016 年增长 9.5 个百分点,其中一年以内的实习生占比已达 6.0%。较 2016 年提升 4 个百分点。

特别是创业公司,由于在抢人竞争中往往处于明显劣势,更倾向降低门槛来增加应聘该岗位的人才数量。

五、AI 人才如何胜出?掌握复合技能

数据显示,AI 人才掌握的技能宽度和深度均在逐渐提高。2017 年求职的人工智能人才中,有 68%的人掌握至少 3 种技能,较 2015 年增加了 10 个百分点。越来越多的求职者正通过拓展全面技能提高自身竞争力,简历中与 AI 有关的技能,覆盖面正明显提升,其中应用层技能占比提高尤为明显。

目前简历中最常出现的技能包括 Spark、深度学习、算法研究、Hadoop、Python 等。

7,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互联网人才

1. 快速学习能力   坦白讲,我觉得如今的教育体系已经跟不上时代。年轻人在学校里面学到的东西对于很多公司来说一文不值,在美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放弃读大学。Ivan 的学校在台湾很一般,学的专业也跟互联网没关系,但他在业余时间的学习能力成就了他。当如今在互联网上,你可以学到你想学到的任何东西,不管是焊接电路板还是最新的swift语言。相信在未来最抢手的人才是那种可以通过互联网迅速习得技能解决问题的人。   2. 自我营销能力   互联网还有一个神奇的功能,就是能把个体的影响力最大化。“英雄不问出处”,互联网真正做到了。不管是微博上那些草根大V,还是淘宝上卖各种产品的小镇女孩,总而言之,只要你有一技之长,互联网就有给你展示的舞台。这样做不但能让你潜在的雇主和合作伙伴找到你,而且当一份你喜欢的工作机会降临到你面前,那些就是你最好的简历。现在大红大紫的王自如就是最好的例子。   3. 国际视野   互联网正在迅速让世界变成一个村落,未来行业整合将跨国界在世界范围内快速进行,我们不妨像 Ivan 一样将视野投向海外。习得一门外语,到某个国家短暂交流和学习,都是值得的投资。
在加入雅虎公司之前,他曾服务于ascend公司三年,曾担任首席代表、北方区总经理及中国区销售经理等职 务,其杰出的管理及销售技能使ascend在中国的销售业绩在2年内增长了50倍并使公司在internet接入atm/framerelay等方面在中 国的isp和电信市场的占有率皆处于第一的位置,同时也使其负责的中国区的组织及人员壮大了10倍,因此张平合先生曾于1997及1998年两度荣获 ascend公司总裁嘉奖。在此之前,张先生还服务于picturetel、at&tlucent中国公司,担任中国区市场及销售经理。 张平合自己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他的经历,对许多中国大学生来说,应该是一种很好的借鉴。 互联网企业的特点 张平合把互联网企业比作是多国特种部队。 他说,互联网企业首先是需要快速机动灵活。这就是一种特种部队的特点。以雅虎为例,五年里有四大变化从搜索引擎到门户到网络传媒到垂直模式。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有这么多的变化,在传统企业是无法想像的。 第二,非常规化是互联网和特种部队的共同特点。像雅虎用了五年时间可以聚集1.8亿的人,而聚集同样人数电视用了10多年。可以说,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没有谁可以做到这一点。 第三,特种部队必须有在艰难困苦中求得生存的本事,而互联网企业也是如此。获得风险投资只是第一步,第一步走好了网站才能生存,先生存下来才有出路。现在国内许多网站就已经走好了第一步,而更多的挑战还在后头。也有不少网站第一步就没有走好,那么就只有关门大吉。 第四,特种部队投放的点都是极具战略性的,一个失误就有可能导致全局受制,与互联网企业的战略性安排有异曲同工之处。雅虎从一开始就有走向国际化的战略 眼光,所以它能在1996年进入日本和欧洲,1997年进入韩国。几天雅虎能发展到23个网站,10多种语言,都是当初战略性安排的成果。张平合认为目前 国内的几个门户网站就会面对战略性问题,与雅虎当初起来时候相比,国内门户网相比之下有所不及。 第五,使命感是互联网企业与特种部队的另一个相同之处。两者都会有一种创造历史的感觉。的确,许多互联网都在做着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 在谈到互联网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的时候,张平合说,由于科技创新不断出现,互联网业界飞速发展,竞争十分残酷,这样的环境决定了互联网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与传统企业有所不同。 他认为,在互联网企业工作,首先要懂得热爱。互联网企业需要真正热爱互联网的人,要爱一行,干一行的人,而不是干一行,爱一行的人。因为热爱提供给人一种原动力,不热爱的话,你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第三,充满激情,百折不挠。 第四,要有团队精神,知道主动补位,替他人着想,顾全大局。 第五,全局意识与实干精神。互联网企业要的是冲锋陷阵的将军与运筹帷幄的士兵。 第六,thinkbig,即需要你有做大事的勇气与才干。 第七,敏锐的洞察力。 第八,cool&fun,即热观主义精神。也就是说,互联网企业会碰到太多的问题,竞争又十分残酷,挑战很多,压力很大,如果没有一点热观主义精神是很难支撑下去的。 第九,专才与通才兼得。 其次他说基本功很重要。比如说打字、英语、演讲等,在学校的时候如果不花工夫,将来肯定还是逃不了,而在工作之后再补课,就会分外的累人。这些基本功将给你很大的帮助。 第四,有条不紊的日常习惯。张平合认为,做一个企业有时候需要一种有条不紊的节奏。他举了一个例子,他曾与一位从瑞士来的专家共事,有一天晚上他和其他 几位同事加班,用了那位瑞士专家桌上的一支笔,第二天那位专家来时立刻就发觉有人动过他的笔了。这件事情给张平合很深的印象。 第五, 要懂点方法学。尽管大学里可能没有这方面专门的课程,但是只要你留意,方法学是贯穿在许多学习过程当中的。张平合认为懂得方法学是十分实用的。他说,在一 个人作一些个人打算比如说要跳槽,你可以先设定目标,考虑好最坏的情况,可以忍受的话,那么就接着考虑最好的情况。在考虑这样的实际问题的时候,就是需要 方法的。 第六,团队精神。张平合说,在企业中有一种人是很难得到升职机会,他们爱抱怨别人,碰到问题只想负面而不是积极解决问题。企业需要的是善于为别人考虑,有团队精神的人,这样的人在一起才能做好事情。 第八,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除了头脑要好之外,互联网企业对于人的身体健康程度也是有相当要求的。张平合自己在校的时候就是个健美运动员。

8,马云力挺杭州数字经济第一城后我先咽下这口泡沫

虎嗅华东报道

作者 | 刘姗姗

两天前,马云现身杭州云栖小镇,这次他的露面不是因为阿里巴巴集团的活动,也不是业界峰会,而是为政府站台,参加杭州市为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举办的动员大会。

大会上正式启动了“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五年行动计划。打个官腔:这意味着杭州市正式向问鼎“数字经济”城市进军。

马云在动员大会上谈到杭州打造数字经济之城的优势,毕竟现在“欧洲还在用现金,美国还在用信用卡,而杭州人出门只需要要一部手机,如果没有手机连要饭要钱都要不到。 ”

他认为大量与数字经济相关的公司企业和70%的移动支付使用比例是良好的基础资源。但移动支付渗透率高,并不代表能成就“数字经济”。因此,“要想做好数字化经济一定要做数字化的实体经济”,而这背后又会涉及马云最近提到的高频词“新制造”。

动员大会的举办引来了社会媒体的争相报道,由此可见,这次关于 “数字经济”第一城的造势活动,无论是政府还是马云都下足了功夫。

但捧热杭州“第一城”之后,难免思考这样的计划是否现实,毕竟杭州之上还有北上广深,这个“第一城”或许有一定的泡沫性。

杭州捧出新概念,阿里站台背后也有“小私心”

其实早在2015年5月,新任阿里巴巴CEO的张勇就在阿里集团内部会上提到了数字经济。张勇表示,未来是传统经济和数字经济结合的时代,大数据、云计算将成未来时代的新能源,未来经济也将会是是现实经济和数字经济大融合的时代。

2017年梅德韦杰夫邀请马云参加“开放创新论坛”时,马云也提到“未来30年,互联网将和电力一样被普遍使用,数据会比石油更加重要。

看来阿里早早地就盯上了“数字经济”的市场。以阿里目前的业务生态来讲,确实是也在做着相应的实验工作。

这也难免让我们质疑:此次杭州市的“第一城”的战略中,马云高调为杭州市的城市战略启动站台,仅仅是以一个家乡人的身份为杭州助力吗?难道没有阿里业务要进行城市渗透的私心吗?

腾讯在前不久调整了组织架构,对2B业务高度重视,但在落地手法上,明显这次阿里又领先了一步,不得不佩服马云,这样的落地策略实在是高明。

支撑移动支付的阿里云,9年间覆盖全球18个地域,用户数突破230万,2018财年营收达到133.9亿元,同比增长101%。

其实数字经济的落实一直是阿里的发展目标,将业务常态化:基于阿里云的基础设施数字化,基于支付宝的移动支付数字化,是阿里一直在做的事。在动员大会之后,阿里的数字化业务也将依托城市战略发展,更进一步的渗入到城市。

站在政府的立场,杭州为何会将目光投向数字经济这一领域,和杭州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密切相关。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在动员大会上提到,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基于对形势的客观判断和现实的理性思考。

杭州的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数字安防等产业集群在全国有着较高的影响力,拥有阿里巴巴、网易、海康威视、新华三等1298家与数字经济相关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也有近3000家。

而且2017年杭州市的人才净流入率和海归人才净流入率均居全国第一,其中互联网工程师人才净流入率也高达12.46%。大量的人才流入和人才的更新速度为杭州的数字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按照现有统计,今年杭州数字经济线上主营业务收入预计将突破1万亿元,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经济总量的1/4以上,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1/2以上,在全省数字经济中的比重达到1/2以上。

产业优势、高额的数字经济产出占比为杭州打造数字经济之城提供依据的同时也提供了经济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外媒最新统计的榜单中,杭州的风险投资跻身世界前十,仅次于伦敦之后。

另一方面,杭州在新一线城市中也被大家寄予厚望,新的城市发展战略和较高的风险投资,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了政府想做出更大跨度的成绩。数字经济背后则是科技生产力的体系,营造科技创业氛围与完善生态设施,这件事上,杭州市政府不能停步。

借鉴“智慧城市”,数字经济之城要探索“三化融合”

杭州在提出了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概念之后,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还是这样的“第一城”计划要如何落实。

要想操持好“数字经济”的大盘,有着繁复的因素要去考虑和衡量。杭州似乎也注意到了“智慧城市”这个前车之鉴。毕竟当年IBM的智慧城市也是搞得风生水起,但如今在中国也不谈智慧城市了。

智慧城市,是基于大数据技术、创新科技、信息技术综合运用于城市建设发展。和杭州的“数字经济”城市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处。

当年IBM在建设智慧城市时押注认知计算、转型云计算,在业绩下滑的同时还要应对阿里云的价格战,再加上外来企业难赢得政府信任,这些因素都导致了IBM的智慧城市概念在中国行不通。

而打造数字经济之城,杭州拥有以阿里云为代表的一批与“数字经济”相关的本土企业;江浙一带,制造业、物流运输业发达,阿里在今年也提出了“新制造”的概念,将数字化技术运用于实体经济将成为“建城”进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基于阿里云的数据系统和杭州本地的数字技术生态,再加之政府的协力打造与政策支持支持,与智慧城市相比,打造数字经济之城的利好因素会更多。或许,在四年后的杭州亚运会上会有成果展示。

反思之后,在杭州的“行动计划”中明确了现阶段的主要路径——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城市数字化“三化融合”。

要突破基础前沿关键技术,在数字化制造、数字农业、数字贸易、数字金融、数字政务、数字社会治理和民生服务等领域打造一批自主共性关键技术,加快重大科创平台建设,提升成果转化能力。

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工业互联网”专项行动,深化“机器换人”、“工厂物联网”、“企业上云”专项计划;推动服务业数字化升级,培育数字化现代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培育新模式新业态。

“三化融合”的路是否行得通还有待进一步的观望,但通过对智慧城市的经验借鉴,在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城的进程中必定会少走一些弯路,如果不去趟过这坑,那“数字经济第一城”会是一个永久的幻影。

城市战略标签化,“追热”不是初心

其实打造数字经济之城不是杭州寻求发展之路的第一个标签,纵观未来科技城的发展战略就可以明确,杭州最初的野心是打造“中国硅谷”。

2017年是人工智能最关键的一年,BAT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将人工智能作为企业级部署。同时,各行各业也越来越感受到“智能”带来的强劲势头,企业间的AI人才争夺也愈发激烈。

但根据Linkedin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人才数据,国内70%的AI人才集中于北京和上海,“错过”人工智能的杭州努力寻找下一个城市标签,于是“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概念出现了。

展望未来的美好宏图,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看到未来的“盘子”都会感到亢奋,但冷静之后,数字经济之城的建设会不会是一场虚假繁荣?这才是最令人担忧的。#别忘了,今年年初的区块链

在杭州的数字技术生态环境中,阿里凭借电商业务和移动支付业务一家独大,单一的数字化业务很难架起数字经济城市的大盘。

制造概念也偏向泡沫化,很容易令人联想到前两年的杭州创业大街,开园时被炒得火热,之后的发展完全是冰火两重天,当然创业热潮冷却背后也跟整体的宏观环境相关。

另外,杭州虽然在新一线城市中炙手可热,但毕竟不比一线城市,无论是经济发展速度还是城市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房价过高、医疗水平还不够发达,等等都有所逊色。在政府引进投资和人才的同时,这样的基础设施能否支撑得起这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此看来,杭州要想依靠“五年计划”攻下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高地,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作为一个“新杭漂”,我也非常期待这个城市变得更好,尽管“数字经济第一城”如今还是空中楼阁,但我愿意先咽下这口“泡沫”。

微信公众号:高街高参(ID:gjgc168)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虎Cares

一件护住你的上半身,共同抵御资本寒冬

比抱着羊驼还温暖且有趣的重磅「职场杀焦帽衫」

五款在售, 戳小程序开抢

9,零基础转行互联网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岗位作为切入点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暖石网”(ID:nuanshi100),36氪经授权转载。

作为一名跨界职场老司机,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一下互联网职位发展走向中的一些 ”小知识“。

看完以后,

1.打算转行互联网行业的你将对互联网热门岗位的发展前景和职业发展轨迹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

2.你也会明白从0开始转行互联网,到底应该选什么岗位切入。

干货之前上目录:

A. 不在一线城市,转行互联网有前景吗?

B. 转行互联网都有哪些热门职位可以选择?

C. 互联网行业不同职位的薪资状况

D. 转行互联网,各职位的发展路径都是怎样的?

E. 0基础0经验转行互联网,从哪个岗位切入比较好?

A、不在一线城市,转行互联网有前景吗?

很多同学在纠结要不要转行互联网行业的时候,都会担心这样一个疑问,“ 我未来也不打算去一线城市发展,二/三/四线城市适合转行互联网吗?——好像互联网只有在一线城市才是非常火的!在非一线城市好像没那么有市场。”

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就先用几组2017年-2018年互联网行业的关键数据来解答转行互联网求职者经常遇到的、较为关心的问题。

Q1:“我未来也不打算去一线城市发展,二/三/四线城市适合转行互联网吗?”

互联网职位招聘需求数据

从拉勾、智联、BOSS直聘、猎聘等网站的互联网职位在线发布情况来看,三四五线城市对互联网人才的需求增长最突出,达到111%,而一线城市首次出现负增长。随着互联网行业布局低线城市,相关城市对人才需求增长态势强劲,新线城市比去年同期增长30%。所以打算在二三四线城市转行互联网的同学不用担心找不到工作了。

(数据来源:智联招聘行业研究中心)

(注:招聘效果系数=某级别城市的招聘效果/所有级别城市招聘效果平均值)

尽管非一线城市的招聘需求在不断挤压一线城市的占比,但从招聘效果系数上看,越是中心城市的招聘效果越好。这也侧面说明:一线城市的人才储备数量较大,远超其他低线城市。

这是因为互联网行业中存在着人才供需的严重错位,非一线城市的吸引力确实还有待加强。所以近几年,低线城市在不断的出台人才吸引政策来平衡人才供需的错位,从工作津贴到住房补助,细致到子女入学和医疗保障等方面。低线城市的招聘需求呈指数级增长,在不断扩大;对打算在二三四城市转行互联网的求职者来说是个好消息。

这组数据意味着,在未来的1-3年内,低线城市的互联网职位需求会持续增加,并且将会有大量的低线城市人才可以转行互联网找到对应的工作岗位。

所以同学们以后再想到【自己在三四线城市,想转行互联网,可以应聘的互联网公司很少】这样的问题时,回看一下这组数据,焦虑感大概能减轻不少。

接下来还有更关键的数据。

Q2:“ 选择二三四线城市转行互联网,其岗位招聘都是怎么分布的?”

2018年互联网行业发布职位城市分布图

(数据来源:智联招聘行业研究中心)

我们从上面这张分布图不难看出,互联网行业人才需求量城市排名,最高的前三位是:

北京 / 占比13.99%

上海 / 占比7.81%

深圳 / 占比7.58%

但从人才所在地看,前三位:

北京地区 / 占比 25.87%

上海地区 / 占比 10.34%

深圳地区 / 占比 9.83%

(数据来源:Boss直聘)

同时,随着互联网公司为寻求扩大业务规模而纷纷采取下沉战略,二三线城市互联网人才需求增长迅猛,部分城市的人才需求增速较五大中心城市高出1倍以上。

因为一线城市的人才供给相对充足,而非一线城市互联网人才相对稀缺,招聘+求职难度大,导致他们中间隔了一个比马里亚纳海沟略小的供需 gap 有待填充。

于是这就引发出下一个问题:“ 我想转行互联网,可以选择哪些需求量较高的职位呢?” 莫急,我们逐一来看。

B、转行互联网行业,都有哪些热门职位可以选择?

根据《2017-2018年度猎头行业发展白皮书》显示:

岗位需求量排名第一的是技术类岗位,which means 互联网的发展步伐依然没有放慢,因为技术推动行业发展与变革,对于技术类岗位的需求持续不断,对人才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另外对于技术岗来说,用人企业非常看重专业技能、专业背景,对于0基础0背景想通过技术转行互联网的求职者来说,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排名第二的是产品,尽管人们普遍感觉产品经理的热度不如以往,但数据显示企业对于优秀产品经理的需求依然高涨,甚至猎头在产品岗位上获得的佣金相对2016-2017年度还增长了8.13%。但即便需求如此旺盛,产品经理的招聘标准仍然不可逆转的日益抬高,这与人们对产品体验的需求、产品的严重同质化有关;这一岗位同样不太适合0基础转行互联网求职者。

所以,和技术岗一样,与其说这些岗位的需求旺盛,不如说是市场对产品、技术类尖端人才的需求高,而中低端层次的需求已经趋于平淡。

分列需求量三到五名的岗位分别是:运营,设计、销售和市场。运营稳步持续地出现在近几年猎头职位的需求榜单中,再一次验证了【只要有互联网的地方就有运营】这一趋势。客观来讲,对于0基础转行互联网的人来说,运营岗位的需求空间比技术和产品岗要大。

所以总结一下,对于打算转行互联网的人来说,需求量最高的五种职位为:

技术类

产品类

运营类

设计类

市场/销售类

既然这五类职位是最被需要的,那转行互联网求职者都可以选择吗?,它们的薪资收入状况是怎样的呢?空口无凭,我们依然用数据说话,转行互联网求职者们可以参考一下。

C、互联网行业不同职位的薪资状况

为了写一篇有理有据的推文,我把市场上的各大行业薪酬报告都搜罗了一遍,对互联网行业薪酬信息进行了收集、整理、分类、汇总和统计分析,可以相对客观地反映出目前互联网行业市场的薪酬水平。

众所周知,薪酬不能只看单一的维度,城市地区、行业细分领域、公司规模、企业性质、工作经验、学历背景 等的不同,都会对薪酬产生直接的影响。

所以我们先从行业领域说起。

1.目前的高薪行业都有哪些?

数据显示,各产业间平均薪资水平的分化进一步加剧,排名第一的互联网行业平均薪酬是排名末尾的食品/饮料行业的1.79倍。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但不做对比就有可能成为一个装睡的人。

(数据来源:Boss直聘)

为什么不要做一个装睡的人?

因为清醒的人已经找好工作卷起袖子准备开始数钱了。

2.目前互联网的高薪职位都有哪些?

下图中,高新技术类岗位由于对求职者技术能力及学历的要求都较高,人才存量十分有限,呈现严重紧缺状态。在最为紧缺的TOP10职位中,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类岗位占据了半壁江山。文案策划在各类技术职位中可谓是万花丛中一点绿,尤为醒目。

数据来源:Boss直聘

3.你关心的在这里 —— 互联网行业岗位薪酬

先看一组2016年的薪酬数据:

(数据来源:智联招聘行业研究中心)

整体来看,越成熟的公司开出来的砝码越高(虽然有的创业公司为了挖人,会开出年薪50万以上的价码,但毕竟是极少数)。

互联网行业从业者月薪基本分布在5000-40000元之间,15000的月薪是一个分水岭,5000-15000的基本占到了整体区间的50%;15000-20000的占25%;而25000以上的只占了5%。

从发展前景来看,互联网企业的薪酬增长也相对较快。应届毕业生的起薪平均在5000左右,但一年之后,就分成明显的两个梯队:产品和技术在两年以后轻松翻番,有的公司产品甚至更高;而市场和运营则普遍比前者低5000左右。

五年是第一个分水岭,技术比产品的发展后劲更大,运营也慢慢后来居上。十年则是第二个分水岭,基本都是非常稀缺的高端职位。而运营的价值就在此时体现出来,产品则跌落至末位。所以产品比技术更吃青春饭,而高端运营则一直处于稀缺的状态。从长远来看,运营相对来说更有前景。

(数据来源:简书《2016年互联网行业用工薪酬报告》;应届毕业生网《2016互联网行业薪酬数据分析》)

根据目前各个岗位的薪资构成,薪资概况如下:

销售岗位

一般来说,销售岗位都有明确的转化目标或销售业绩指标,所以他们的薪资是按KPI的高低来决定奖金或提成的多少。所以也就是说业绩/转化越好,收入也就越高;销售类岗位的入职门槛一般都不高,所以起薪一般也不高。

销售类的薪资结构 = 基本工资 + 业绩提成 / 薪资范围:5K - 20K

市场岗位

互联网公司中,市场和销售部门并非核心部门,主要负责了解市场动态、掌握竞品情况、引入和维系合作方,并通过媒体、公关等方式确保公司与产品的口碑。但如果市场公司能给公司带来大的流量入口,提高公司知名度,那么薪资也是很可观的;零经验的转行互联网求职者可以尝试。

市场类的薪资结构 = 基本薪资 + 绩效奖金 / 薪资范围:7K - 30K

运营岗位

广义而言,一切连接产品与用户的都可以叫做运营。运营岗位又分为【新媒体运营、用户运营、产品运营、内容运营、社区运营、社群运营、活动运营、电商运营、游戏运营、数据运营】等。

随着大量的传统企业向互联网生意模式的倾斜,三四线城市也涌现出大量的运营职位。虽说入职门槛相对不高,但需要较长的时间沉淀与经验积累,才能更精准的拿捏用户的需求,时刻掌握用户的习惯和痛点来制定运营规则与内容。所以运营类岗位的薪资起伏较大,与工作经验的长短以及运营过的项目规模有着密切的关系;比较适合零经验的转行互联网求职者。

运营类岗位薪资结构 = 基本工资 + 绩效奖金 / 薪资范围:6K - 25K

产品岗位

所谓产品,顾名思义就是【网站产品 / APP产品 / 内容产品】等,承载了企业为用户所提供的各类服务。大家耳熟能详的PM / 产品经理,是负责完善产品功能,满足用户的需求的一个综合角色。

产品经理的入职门槛较高,需要极强的综合能力。也正因为此,市场招聘的需求量一直高居不下。好的产品经理不多,入职薪资相对较高,入职后薪资的涨幅空间通常也较大;不太建议零经验的转行互联网求职者尝试。

产品类岗位薪资结构 = 基本工资 + 绩效奖金 / 薪资范围:15K - 35K

技术岗位

技术岗位,就是平时我们戏称的“码农” “程序猿” “攻城狮”,也是盛产钢铁直男的一种岗位。通常就是负责把产品想法变成用户可以使用的产品操作,专业知识的复杂程度较高,需要经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技术岗位入职门槛高,薪资相对其他岗位也相对高1-2倍,并随着工作时间加长,收入也会翻;同样不太建议零经验的转行互联网求职者尝试。

技术类岗位薪资结构 = 基本工资 + 绩效奖金 / 薪资范围:18K - 50K

设计岗位

互联网公司的模式中设计类型的岗位主要工作就是设计符合产品特性、调性,符合用户喜好的内容和视觉呈现。其中,经验越丰富,薪资越高;学历背景越好,起薪也越高。但后期提升的空间有限,并不如产品和技术岗位的薪资提升空间大。除非做到一定的知名度与级别;不建议零经验的转行互联网求职者选择。

设计类岗位薪资结构 = 基本工资 + 绩效奖金 / 薪资范围:8K - 30K

了解薪资其实还不足以缓解大部分打算转行互联网的同学存在的焦虑,因为对于未来依然感到迷茫,不知道要往哪走,不知道将来怎么发展。

D、转行互联网,各职位的发展路径都是怎样的?

1.要了解互联网职位的发展路径,就要先知道互联网行业的岗位分类:

市场:市场/品牌推广、活动策划、媒体公关、渠道管理、文案策划 等

运营:新媒体运营、用户运营、数据运营、内容运营、社区运营 等

产品:产品总监、产品经理、产品助理、产品设计师 等

设计:UI设计师、交互设计师、网页设计师、平面设计师 等

技术:Java、PHP、C++、Python/ 前端、后端、移动端研发 等

职能:人力、财务、法务、行政 等

2.发展路径

因为【技术、设计、产品、市场、运营】每个不同的职能,不会都按照一个标准管理和晋升,所以大部分公司会有专业通道细分的要求和路径。不同的互联网公司对专业通道类别和路径的界定也不同。通常来说:分为横向和纵向,也就是专业路径和管理路径。

纵向专业发展路径:

横向管理发展路径:

管理通道分为基层、中层、高层三个梯队,分别称为主管、经理和总监。

主管:

协调、安排、督导一个小团队的工作,确保团队能根据部门大目标完成任务;协助上级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在经理的带领下完成任务,并接受经理的工作指导与管理。

经理:

管理专业梯队的人员,以及部门中的各个主管,或者负责整个大型项目、部门、团队的管理与协调工作,带领团队为公司提供大型、复杂的支持、生产或运营,调整部门计划以应对资源和障碍的挑战。根据公司和市场政策、程序和业务目标,制定决策并解决问题。在总监的带领下完成部门的任务。

总监:

负责一个部门的管理。要领导经理,也有可能还要领导几个主管或专业梯队的人员,根据公司战略目标设定部门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包括业务、绩效、流程、标准与SOP,以及团队价值观的把控,组织重心,在所负责领域管控和整合资源。

在大部分互联网公司内,专业通道和管理通道是可以互换的,为一些专业能力很强,但不愿意直接走管理路线的员工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两种通道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即基层管理者本身都保留着高级专业通道,也要通过专业提升、经验积累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等级。

总监级别以上会设立高管级别,分为两级:

第一级 包括助理副总裁、副总裁(VP)、高级副总裁(SVP) 等,一般从业资格达到15年以上(并不一定,年轻的VP很多,比如百度前VP 李教授)。

第二级 则包括总裁、

CEO/COO/CTO/CHO/CFO 等,在大公司里CXO一般从业25年以上,但现在年轻的CXO比比皆是。

以上碎碎念的内容就是转行互联网职位的发展方向,包括职位需求、薪资状况与职业路径。

但是,读完这么多干货,想转行互联网却依然迈不开下一步是怎么回事?

这太正常了不过了。看完之后立刻就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我就要说你鲁莽了。因为这篇文章前面写的内容,与目前大部分正在转行互联网或是打算转行互联网的同学来说,基本没什么关系。毕竟一只脚都还没有跨进门来,那怎么办呢?

除了继续强制你们看完我的文章,好像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E、适合小白人群转行互联网的职位都有哪些

前面我们有提到:

技术、设计类岗位,需要具备专业技能和背景、功底,短时间内很难达到高标准;

而产品、市场,这两类的职位则是有一定综合要求,入行门槛较高;

职能类像是人力、法务、财务,其实也是需要专业知识与背景积累才能做好的工作;

所以剩下的就是销售、运营两类对转行互联网来说入行门槛不那么高的职位。

对于想要转行互联网但是没有专业背景支撑的小白同学来说,运营类和销售类职位是比较好的切入选择。

我们详细看一下销售和运营这两类岗位。

销售类工作主要负责销售公司产品,进行业务营销,扩展和维护客户渠道等工作。

入门级别的销售,要求对业务、财务、产品/服务和市场有一定的了解,工作内容有少许复杂性。

更高一级的销售,则是需要建立对业务、财务、产品/服务、市场和指定客需求的系统化理解,工作内容有一定的复杂性。

而专业的销售,需要对业务、财务、产品/服务、市场和指定客户的需要有准确的理解,能够帮助同事加深这些方面的理解,并可能在某个领域被认为是专家,从事复杂或大型的地域/客户、产品/服务、销售或客户管理流程方面的工作。

但是销售类岗位的职业发展路径相较专业通道而言,略受制约。如果不向大的管理层面发展,最高只能达到专家销售的级别,薪酬水平和各项待遇都再难以实现大的突破,高额提成除外。

运营的职能主要对用户群体进行有目的的组织和管理,增加用户粘性、用户贡献和用户忠诚度,有针对性地开展用户活动,增加用户积极性和参与度,并配合市场运营需要进行活动方案策划。

因为需要能对产品和市场数据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推进产品改进,并且始终保持敏锐的用户感觉。工作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研究用户心理和用户行为,探索用户需求,输出用户数据和反馈的分析;

维护活跃用户、激活沉默用户,设计有效激励机制,增加用户粘性,促进流量闭环良性发展;

简而言之,就是吸引用户、留住用户、提高用户活跃度三个方面。

运营类岗位中有不同的模块,通常分为:

产品运营 / 内容运营 / 数据运营 / 用户运营 / 活动运营 /游戏运营 / 社区运营 / 社群运营 / 新媒体运营(有时也归属市场部门)

运营类岗位的发展路径或是方向,可以分为两个维度:横向 and 纵向。

横向就是拓展运营模块的边际,把其他运营的几大模块都掌握,成为运营领域的专家或是大拿。

纵向则是往管理方面纵深发展,成为运营主管、经理、总监。但这两个维度都可以互相转换,根据个人的意愿和发展情况而定即可。

希望上述冗长的篇幅,能给想转行互联网的同学有一定启发和帮助作用。同学们可以根据文章中的信息,各取所需,最终为自己找工作节省一些时间,少走一些弯路。

所谓天台倾倒理想一万丈,唯有少年不惧岁月长。

关于作者:

@VV,暖石网职业规划老师。海外某校劳力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硕士,7年HRD工作经验,曾为多家知名企业提供人力资源解决方案。


文章TAG:互联网人才  企业互联网人才怎么培养  互联  互联网  互联网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