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程序上得先由科室主任向院方管理层提交采购信息(产品之间竞争激烈,当然是与谁的关系好提交谁的产品信息)3、找到医院负责药品采购的院长或者药械科主任提交产品信息资料(工作重点是看产品是否中标,中心思想其实就是——你懂得!)4、进药,进药又是个细活,工作重点是选择医院药品配送渠道,中心思想是降低成本。在中标价和出厂价都是确定的情况下,每一个环节费用越少你就赚的越多。

这里可以拓展一下,进药主要的成本环节有:1、配送公司提成(要使用医药配送公司的库房和押送车及送货员送货,你不出钱可能吗?关键是要在这里走账使之合法也就是给国家纳税,而且药品在医院销售后医院是给医药配送公司结账的,款是打给医药配送公司的对公帐号的,不是给你个人的。所以不付出是不行滴)2、医院提成(当然,按流程中标药品进入医院是不需要花钱滴,只需要医院领导们上个会通过了就搞定了,但事实往往是残酷滴!明的是医院给自己的15%加成,当然这部分跟你没有关系,不影响你的收入,因为这15%是在中标价的基础上加的,结果就是由购药的患者支付而不是你埋单,而且大部分是三甲及三甲以上医院才有资格加的。

暗的就是主管院长或者药械科主任,一般都是一次性投入,但是不排除有的心黑要求按销量提成的比如一盒给他们提多少;而且医院药房里每卖一盒都要拿出1块至2块钱的费用供药房上班的职工们分配,否则患者拿着大夫开的处方去药房取药药房工作人员会告诉患者缺货、没药!而且月底给大夫回扣的时候必须要统计处方好给大夫按劳分配,没有他们的配合你无从入手。

)当然我说的这些不够全面系统。。。然后想请读到这里的人也帮我回答一个问题,尽管是个题外题,但却是我最最想说也最最想不通的:我冒昧的揣测题主的意思,也许你想进入这个行业也想这么干,的确,这样做你能获得很丰厚的回报,但是这毕竟是不正常的,而且在这个环节中有无数人在利益的诱惑下触犯法律底线锒铛入狱。可以说从产品生产出来的每一个环节都沾满了可怜的患者的每一滴血,因为整个过程产生的所有成本都是由那些迫切需要健康的患者来买单的,比如每个环节上的回扣,比如为了维系医生药商之间的关系的请客吃饭甚至黄赌毒等等等等,问题是为了满足这条利益链上的欲望黑洞值不值得让患者们流血?。

药品带量采购后,价格让厂家甚至不赚钱,你觉得中标的药品靠谱吗?

为什么会让你觉得不靠谱呢?难道你真觉得这个价格会让厂家没钱赚?就拿这新中标的阿卡波糖来说,这次中标的是拜耳的,降价幅度93%:1、拜耳是阿卡波糖的原研厂家,之所以会有仿制药,是因为已经过了保护期,基本上这个药的研发成本早就在保护期内摊销完了,现在销售成本里纯粹只有生产成本;2、一家药企,我们以公开数据来测算,平均营销费用在65%左右,研发费用在10%左右,4 7带量采购以后,不需要营销团队了,这里就有65%的降价空间;3、从会计的角度来说,药厂的研发成本一般会记入研发出来的新药的成本里去,不会成为老药的成本,这里又有10%的降价空间;4、带量采购,销量有保证,而且会有大的提升,产量又有提升,成本肯定会有下降,算降5%吧;5、我在药企工作过,药企本身至少有50%以上的利润空间(按药厂的售价计算),当然按零售价换算的话20%左右,企业再让一部分利润,以价换量嘛,让10%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国家统一药品药械采购价格、销售价格,医生高工资,结果会怎样

应该承认,医生是一种特殊职业,在他身上要体现两种不同的职业要求。一是医生治病救人,他的福利性牵涉到每一个人,他的职责与市场商业有本质的区别。二是医疗的公益性,他可为政治服务,拉近党群关系,体现国家民生制度的优越性。药品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特殊性在于没有病谁也不会去买它,但是在一旦需要买它的时候,就出现了效果,价格,科硏,真伪,欺骗等不良经营行为,它的商品特殊性是与健康和生命有关系。

随着带量采购常态化,第三次药品国家集采刚结束,以后的医药代表要何去何从?

多谢邀请!第三批集采结束后,对医药代表的去留问题没什么影响,首先中标的企业大都不是知名厂家,更不是靠医院的份额存活下来得,所以对企业影响和对企业的销售团队影响不会很大!其次,第三批集采的数量偏少,这里的偏少不是指消费量下降而是医院有想法,医院在报量的时候应该只报了整个品类使用数量得2成到3成左右,所以企业靠这次这次集采中标能够达到宣传的目的!再者,零售市场份额是中标企业的目标,通过集采把自己的企业名片做大,再通过“合适”的价格给到零售药店,这样会分到一块蛋糕,同时对企业的布局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中标企业不是傻子,医院更不是傻子,各取所需罢了!集采变味了!个人观点!非喜勿喷!。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药品  集采  中标  国家  市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