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旧县城(即浮梁古县衙),一直是浮梁县治所在。历史上,瓷都景德镇一直隶属于浮梁县管辖。清代道光年间所作《浮梁县志》说“浮梁地属古番,至唐为县,始曰新平,改曰新昌,再改曰浮梁。”景德镇制瓷大放异彩是在宋代真宗时期。《浮梁县志》记载,“宋真宗遣官制瓷,贡于京师”。

有去过景德镇浮梁古县衙的吗?浮梁古县衙在古代是几品啊?

有去过景德镇浮梁古县衙的吗浮梁古县衙在古代是几品啊

笔者多年前游过江西,有幸去过景德镇浮梁古县衙,我来回答。江西景德镇浮梁历史悠久,浮梁旧县城始建于唐朝元和十一年(817年),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年历史。唐元和十一年,因江西大部水灾,迁古浮梁城于现旧城址处,当时此地名为新昌。唐天宝元年(742年),新昌改名浮梁,为上邑。历经唐.宋.元.明.清至民国,长达一千一百余年。

现存浮梁古县衙,建于清道光年间。占地面积六万多平米(90多亩),规模宏伟。是我国江南地区唯一保存完整的古县衙署。素有“江南第一衙,中国第一县衙”的美称。浮梁古县衙建筑群,坐北朝南.错落有致.廊道相连.浑然一体。倘佯其间,既能感受到古县衙的威严气派,又能领略到江南庭院的轻松与俏雅。而与浮梁古县衙交相辉映的另一处景观便是;始建于公元961年的,具有浮梁“古代城徽”之誉的,宋代千年红塔。

巍峨耸立的宋代红塔,有着“江西第一塔”美称,它与古县衙一起成为古老浮梁的象征和历史的见证。历史上,瓷都景德镇一直隶属于浮梁县管辖。浮梁旧县城(即浮梁古县衙),一直是浮梁县治所在。是浮梁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有诗赞叹:“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诗中便提到了浮梁两大灿烂文化之一茶文化,另一个就是瓷文化。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中的浮梁就是如今江西景德镇的浮梁嘛?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里琵琶女自叙身世,说年轻时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但是后来又老大嫁作商人妇。那么怎么又飘落江湖呢?“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琵琶娘子的丈夫是个茶商。茶商去哪儿买卖茶叶?诗里交待很清楚,是“浮梁”。这里所说“浮梁”就是现在所说景德镇。清代道光年间所作《浮梁县志》说“浮梁地属古番,至唐为县,始曰新平,改曰新昌,再改曰浮梁。

”景德镇制瓷大放异彩是在宋代真宗时期。《浮梁县志》记载,“宋真宗遣官制瓷,贡于京师”。也就是说在宋真宗之前景德镇制瓷虽然历史悠久,但发展的都是民窑,而宋真宗时才开始有官窑制瓷。而宋官窑在景德镇创烧的“青白瓷”打破了“南青北白”的格局。景德镇的瓷土可以修胎时精工修致薄胎。在薄胎坯上先刻花,再施青白釉,刻纹深处就釉厚,釉色蓝绿。

而刻纹浅的地方因为釉色薄而釉色偏浅绿或白色。这样烧制出来的瓷器因为白里显青,所以又叫“青白瓷”,也叫“影青”。因为瓷器贡于京师,“应官府之需,命陶工书建年 ‘景德’于器底,天下于是知有景德之器矣”。“景德”是宋真宗的年号。后来因为景德镇烧制的青白瓷得到了宋真宗青睐,于是宋真宗就把年号“景德”赐给此地为镇名,景德镇因此而得名,一直沿用至今。

《宋会要辑稿》记载“江东东路饶州浮梁县景德镇,景德元年置”。从宋代开始制瓷业在景德镇得到大力发展。除了瓷土的原因之外,景德镇制瓷能得到大力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昌江。再好的瓷土也需要无杂质的水来拌和成坯。而且昌江各支流流经之处多是制瓷原料和燃料产地,方便运输又减少人力耗费。处于水系发达地区的景德镇自唐宋以来都告昌江水道形成销售路径:自上可达祈门,自下入鄱阳湖经赣江转至广东,还可自鄱阳湖经九江转长江内销或外销。


文章TAG:新昌  酒店  浮梁县  平遥县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