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文件原文及解读如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评标委员会应当否决其投标:解读:“否决其投标”就是废标。25.3.1投标文件未经投标单位盖章和单位负责人签字;解读:这个属于招标文件形式评审,说明招标文件授权来源合法以及投标文件格式符合要求。25.3.2投标联合体没有提交共同投标协议;解读:对允许进行联合体投标的投标人如果用联合体投标,必须有“联合体协议”。

如果没有,投标文件出现两家公司参与投标则废标。25.3.3投标人不符合国家或者招标文件规定的资格条件;解读:招标文件不能大于国家法律,必须遵从法律文件,和招标文件规定的要求条款。25.3.4同一投标人提交两个以上不同的投标文件或者投标报价,但招标文件要求提交备选投标的除外;解读:可字面理解此句,但为啥有这个条款?主要是为提供公平竞争环境,如果你提供不同报价,如果竞争不大,你说所投为高价,如果竞争激烈,你说所投为低价,对其他投标人不公平,所以是不允许的。

投标中优惠报价必须反映到报价清单中,不允许总价一次性优惠。25.3.5 投标报价低于成本或者高于招标文件设定的最高投标限价;解读:低于成本报价则废标,只要不是0或是明显低价这条可以过。高于招标文件公布的投标限价则废标。25.3.6 投标文件没有对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作出响应;解读:这个就是比较宽的要求了,首先可能是门槛的要求,其次是技术的实质性要求,再次是商务要求,这个就要各位非常小心,有可能是招标文件中“藏”在不易发现的地方要求。

25.3.7 投标人有串通、弄虚作假行贿等违法为。解读:通用法律条款。特别说一下电子招标有一些技术手段可以检测到。25.4评审时,评标委员会将审查投标文件是否符合招标文件的评审指标要求。解读:通用条款,主要是招标文件规定的评审指标要求。25.5如果投标文件未通过投标有效性评审的,投标无效。解读:通用条款,投标有效性评审要理解全面,投标文件需要通过:资格初审、技术评审、商务评审。

所有的都通过才算通过投标有效性评审。这就是为什么技术标都评过且已经宣布过技术打分,但最后在商务评审阶段被废标(商务标没有通过评审)。25.6评标委员会决定投标文件的响应性及符合性只根据投标文件本身的内容,而不寻求其他外部证据。解读:核心理解是“投标文件的响应性及符合性只根据投标文件本身的内容,而不寻求其他外部证据”这个就是为啥询标时候,授权代表说我公司这些都有,就是忘记放了,如果没放进投标文件视同公司没有,这个理解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重要的事说三遍)切记!!!如果想如光环主角一样披荆斩棘而且还不死!以上就是各位必须熟练掌握的保命技能!06技术要求解读昨天参与一个项目,在招标文件中看到这样一段要求,现拿出来跟大家讨论一下:四、技术要求注:货物的种类及数量以工程量清单为准,货物的技术参数以本表为准。

下列技术要求不作为初审项,但作为招标人验收的标准,供货的产品须满足此标准,否则招标人有权终止合同,并上报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部门按有关规定处理。供货前须向招标人提供下表要求的证书、检测报告、官网截图、原厂授权及售后服务承诺函等证明材料,否则招标人有权终止合同,并上报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部门按有关规定处理。

这段文字首先在形式上已是在招标文件中是加粗了,说明这段文字比较重要(凡是招标文件加粗或是用不同颜色标注的文字都要特别注意),仔细理解这段文字就会发现这确实很重要,阁下且听我来分析:❶“货物的种类及数量以工程清单为准,货物的技术参数以本表为准。”说明种类及数量以清单为准,不是以技术参数表中的数量为准,给所有投标人提供统一的报价依据,如果投标人以技术参数中的数量为准也恰好和清单数量不一致,那么结果就是废标。

货物中技术参数仅仅作为技术响应的依据,如果技术响应表中的参数响应以清单中的参数为依据,极有可能造成废标和扣分(清单中的参数只是一些最基本参数)。这句话是招标文件通常的写法,但是你真懂了吗?了解写这句话背后的意思吗?❷“下列技术要求不作为初审项,但招标人验收的标准,供货的产品须满足此标准,否则招标人有权终止合同,并上报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部门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这条其实是保护招标人(业主甲方),有的公司通过虚假应标中了,后期业主对投标人提供的产品质量怎么监控,就可以通过这条,不但可以终止合同还可以上报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部门并按有关规定处理中标人,如果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部门处理投标人造成投标人进入失信名单,投标人将长期不能投标还有连带其他方面副作用,后果将非常严重。

❸“供货前须向招标人提供下表要求的证书、检测报告、官网截图、原厂授权及售后服务承诺函等证明材料,否则招标人有权终止合同,并上报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部门按有关规定处理。”其实这句话是对业主供货的一个保障,保证所提供产品来路正规,是厂家规定的渠道和售后。其实这句话如果修改一下会更好就是把“供货前”修改成“签订合同前”这样对业主更为有利。

但招投标总的趋势是更愿意相信投标人对招标人更为有利的方向发展,所以现在一般用“供货前”。这就可以看出虚假应标是有针对性条款的,不是中标就万事大捷了,投标人切不可为了中标虚假应标,最终上了失信名单,那将得不偿失!07投标文件构成与要求解读我还是以截图形式分析某招标文件中的“投标文件构成与要求”。构成及要求是招标文件对投标人的要求,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因为其中有不少废标条款,我觉得有必要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在分享的同时,也会说一下自己对招标文件条款理解。这句话为通用条款,给投标文件做了定性,就是投标文件是对招标文件的实质性响应及承诺文件,反过来说编写投标文件不能自我感觉良好,特别是技术人员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我行我素,我觉得应该怎样响应及承诺,其实不然,应是投标文件对招标文件的响应及承诺。这句其实在前面的文章已经说过了,可见这条也是一条通用条款,如果不是中文而又没有准确翻译,会有很大的风险。

这个条款比较关键,一般专业公司都有资质维护人员,公司资质问题比较少,小型公司往往没有专门资质维护人员所以公司那些资质年检、换证、升级、变更经常会出现问题。当前无论公司大小,都应有专人或是兼职人员来维护资质。这里面有个棘手问题,就是由于国家的政策调整,可能造成资质停办,名称变了、资质取消了,那么投标人怎么来响应这些招标条款呢?首先应该把老的资质放入投标文件,其次把国家主管部门相关文件及网站截图放入投标文件,说明资质问题不是自己原因导致的。

例如一级建造师注册证有效期过期问题,就是因为住建部停止一级建造师继续教育,造成部分投标人的项目经理的一级建造师注册证不在有效期内,出现这个问题可以把住建部颁布“暂停一级建造师继续教育”文件或官网截图放入投标文件即可。“这句话有点坑”,我在分析“电子标”和“纸质标”的区别中已经说过了,纸质标是“外貌协会”的、标书厚度也是一个重要指标,所以对于纸质标,我从来都是建议投标人单面打印投标文件,禁止双面打印。

一个比所有投标人都薄的纸质标书是很难中标的(没有任何依据,个人经验之谈。)对于电子标就没有单面和双面打印的区别,问题自然消失。本人建议:如果是电子投标,标书应适当简洁,防止页码太多打分材料被专家漏看而失分。通过以上分析即使是招标文件中的通用条款,也要非常注意和小心,尤其是技术人员凭借自己的经验去编写标书,而没有去想这如何响应招标文件是非常危险的。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下一页

文章TAG:投标书  验收报告  模具  设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