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引入了,会带来什么影响?黄河是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大河,属世界长河之一,并且水系也十分地丰富,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支流共220条,支流中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有76条,流域面积达58万平方公里,占全河集流面积的77%.大于1万平方公里的支流有11条,流域面积达37万平方公里,占全河集流面积的50%,较大支流是构成黄河流域面积的主体(资料记载)。

所以,黄河水是不缺少的,如果真的建立了一条支流进入毛乌素沙漠,那么带来的影响必然也是存在的。第一、水进入毛乌素沙漠之后,可能会因为改变生态系统,从而进一步引发沙漠地区的气候改变,从而在降雨,气候等条件上带来影响。第二、就如大家说的影响农业生产的问题,这些地区已经成为了林地、草地和良田。本身这些项目的实施就需要水源,而之前属于沙漠化状态,现在有水之后,更加方便了,进行改变了。

第三、毛乌素沙漠引入水源之后,可能会带来地理条件上的改变。这些地区的水源增加之后,可以兴起相关性的产业,例如:水库,水坝等建设,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除了上面三个之外,还可以改善当地人的生活环境等等。所以如果引入了好处可能还是不少的。当然,大规模地进行水道转变,也可能对黄河本身带来一定的影响,毕竟天然形成的分支与人工建设的可能是存在差异化的。

内蒙古有些地方都在种水稻,我想用家乡的黄河水种植,能行吗?

我的家在内蒙古通辽地区,我们通辽地区过去有很多地方都用地下水种水稻,现在由于干旱,只有地下水丰富的少数地区有种植,种水稻不只是有水就能种植,它的土壤适不适合种水稻?它的土壤底层还需要有不透水层。我们通辽地区奈曼旗在沙漠地区种水稻,为了解决透水问题,他们在土壤下层用塑料来解决透水问题。再有一个问题就是在水稻生长期内,能不能保证黄河的供水不断。

能否由宁夏银川南部中宁县向东南开山引黄河水至宝鸡市,注入渭河?

要谈这个问题就必须先看看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1、上世纪六十年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黄河黑山峡水利枢枢纽方案。从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至宁夏中卫市沙坡头200多公里黄河峡谷中,选红山峡、五佛寺、小观音、大柳树四处水坝论征,确定甘肃省小观音高坝和宁夏大柳树矮坝二级开发模式。2、因历史原因,工程队放弃小观音水库而转向龙羊峡水库建设,待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水库建成后,到现在三库均未能实现设计库位积水,黄河没有那样多的水来装满水库。

3、受上影响,甘肃小观音高坝不能达到规划功能,甘肃放弃小观音高坝转向红山峡、五佛寺、小观音三级低坝开发报批。4、在甘肃放弃小观音高坝后,宁夏提出大柳树一级高坝要求。5、黑山峡水利枢纽进入甘宁争执中。甘肃认为高坝建设对甘社会、经济、移民等影响巨大,如果可行,甘直接按全国人大批准的小观音高坝建设推行,何须大柳树高坝?宁夏坚持大柳树高坝一级开发,这样黑山峡水利、发电、旅游全部集中在宁夏中卫市,而黄河两岸土地、工业淹没,移民由甘肃承担。

两省区进入五十多年协调中,黑山峡水利开发停滞。6、因此上述方案不可行!引黄济渭方案早有规划,看下图。1、引黄济洮方案在龙羊峡上游、洮河上游,联通黄河_洮河工程量小,流域大。2、引洮济渭方案在洮河中部与渭河上游沟通,工程量小,流域大。3、未开始工程的原因是黄河上游水量不足,同时黄河上游大量水库也因水量不足而没有开工建设。

解决西北地区缺水的方案是西线南水北调1、水利部西线调水方案,从长江上游调80亿方到黄河上游,此方案杯水车薪不能缓解西北缺水问题!2、大西线调水方案,藏水北调,从五江调水1000亿方到黄河上游,沿河西走廊进疆、济洮济渭、河套地区调水能全面解决西北缺水问题。但工程量极大,实施非常困难。3、黄河水西调进疆,黄河下游缺水由南水北调中线、东线,海水淡化补充。

主体方案为,沿河西走廊海拨1800米高程引水自流入疆,小西线80亿方十黄河上游200亿方,共计280亿方供河西走廊、北疆地区。黄河上游下泄150亿方,保持河套地区、黄河中游用水。郑州上游来水缺少的200亿方由长江北调补济。4、长江入海9600亿方,三峡下泄4500亿方,北调260亿补充郑州以东用水,黄河下游增加60亿方。

黄河、长江的水是不是都流入海里了?为什么不会枯竭?源头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长江,黄河,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承载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这里提一句,人类的繁衍生息,四大文明古国出现,离不开江河湖泊的滋润。古中国代长江和黄河;古埃及的尼罗河;古印度的恒河;古巴比伦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水是生命之源,生命在水中孕育,也需要水才能继续生长,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可见水对人类重要的意义。地球上71%的面积被海洋占据,只有29%的面积是陆地。但是淡水资源仅占2.5%,淡水资源中的70%还是冰。我国水资源仅占全球水资源的6%,长江黄河等河流的水大部分还注入大海,少的可怜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中国十几亿人口。长江,黄河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三江源地区。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美誉,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

三江源的水源主要来自于高山上的冰雪融水。唐古拉山脉和巴颜喀拉山上分布有终年不化的积雪,雪山冰川广布,水资源相当丰富,是长江,黄河的主要水量来源。当然,长江有八大支流,黄河有四个主要支流。众多支流中,基本都是降雨补给和地下水补给形成河流,水是自然循环的再生资源,所以不会枯竭。长江口平均流量约为33,980立方米/秒,年平均入海水量约9600多亿立方米;黄河的年径流量大约为580亿立方米。

这么多淡水资源都白白流入大海了吗?非也,沿岸居民生活用水、城市工业用水、农业灌溉、畜牧业饮水、还有大自然的蒸发等等多方面用水,所以长江黄河水并没有全部流入大海。典型的例子,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把分布不均的南方过剩水资源调到北方缺水地区,解决华北地区用水紧张问题,这也是人类的一个伟大创举。长江发源于“三江源”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

自西向东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市,自治区后注入我国东海。长江全长6397公里,是世界第三长河,亚洲第一长河,我国第一长河,径流量也居世界第三。 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20%。长江有八大支流: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沅江、湘江、赣江等。

著名的三峡大坝,世界上最大的装机发电站,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名誉世界,国人的骄傲。黄河发源于“三江源”的巴颜喀拉山脉查哈西拉山的扎曲,呈“几”字型。 自西向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最后流入渤海。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长河,亚洲第二长河,中国第二长河,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黄河有四大支流:汾河、渭河、洮河、湟水等。黄河流域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河水携带大量泥沙,沉积到黄河下游及入海处,使得黄河口冲击平原不断变大,但是黄河河道地势高于黄河沿岸地势,已成为“悬河”,存在很大隐患。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黄河下游就是大家熟知的“中原”地带,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安澜  黄河  水业  行进  西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