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最有名的一家是长途李家荣喜老店推荐:蒸肉比起老汉喜,蒸肉也是咸阳有名的早餐。尽管和老汉喜相似,用的是荷叶饼,但夹的肉完全不同,不是煮出来的腊汁肉,而是陕西传统的蒸碗,常吃的就三种:条子肉、粉蒸肉和小酥肉。标配是一份蒸肉配三个荷叶饼,加熬制的免费浓茶。再或者喜欢喝稀饭的,店家有售卖熬制金黄的包谷珍。

一般门店都不大,很早就开门,一般卖到十点就关门收摊。有机会吃早饭,这样一定要试试。推荐体育场附近的杨家蒸肉,或者仪凤北街的跃进老街蒸肉,也都不错。午饭推荐:比昂比昂面先说biangbiang面的“biang”确有其字,在当地的面馆都可看到,只是在正规的字库中是没有的。写这个字有口诀:“一点飞上天,黄河两头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进走,你一扭,我一扭,你一长,我一长,中间夹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边,挂个钩担挂麻糖,坐个车车逛咸阳。

”单从口诀上看,比昂比昂面还真跟咸阳关系深厚啊。过去的咸阳城,吃水都吃的是渭河水,和面自然也是用的河水,过去在中山街人民剧院门口有一家非常火爆的比昂比昂面馆胜利面馆,饭点一两百人同时吃面的盛大场面,现在想来都挺震撼,不过因为中山街拆迁改造过去的胜利面馆已经没有了,不过老店东移搬迁到现在博物馆门口的街道上,名字还叫胜利面馆,生意也不错,但就是少了当年最鼎盛时的威风。

推荐:张记馄饨这是一家咸阳人都知道的店,鸡丝馄饨、蒸饺、锅贴都很有名。如果从张家第一代掌柜开店的历史算,那就要从1937年开始讲了。这77年的历史,现在卖成了“中华老字号”和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算是实至名归。张记馄饨的馄饨是真的很好吃,皮薄、汤香、馅鲜,比外面那些什么福建沙县不知道好吃多少倍。

位置在新兴街靠近人民路的地方路东。晚饭 宵夜推荐:锅盔牙子这是咸阳特有的地方名小吃,实际上和肉夹馍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馍更小、更薄、更脆,面饼的制作更讲究。咸阳的锅盔牙子已经有了三百多年的历史,明末清初的时间已经很盛行了。锅盔牙子选上等麦面粉和死面(不经发酵),揉压成马蹄状(形似荷叶饼,厚不过一分),上碳火炉烘烤,至表皮酥黄,内里熟透,横面切开,夹入秘汁卤肉。

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夹入饼中,咬一口酥脆溢香,肉入口即化,吃一个是夹齿留香,回味无穷,堪称一绝。只是很遗憾,因为制作工艺复杂考究,就算在咸阳当地,能吃到正宗锅盔牙子的店家寥寥无几。我们要推荐给大家的这家,史家锅盔牙子,是从爷爷辈就传下来的手艺,说百年历史也不夸张。位置在仪凤北街靠近人民路的位置路西,小小门脸,下午三四点以后才出摊,卖完收摊,八点以后基本就吃不到了。

算好时间自己按点去啊,不过老板也不是天天出摊,所以吃到吃不到也要看运气。推荐:汇通面号称“亚洲第一大面馆”的汇通面怎么能不来一碗?其实这是咸阳一种以地点命名的陕西传统面食。汇通面出现的原因是咸阳彩虹集团公司的夜班工人下班之后没地方吃饭,于是便有人摆了以陕西臊子面为主食的流动面摊。彩虹夜班工人数量过多,一家难以满足需求,于是便慢慢形成了著名的咸阳汇通夜市。

汇通面也因为其独特的口味以及制作方法扬名于咸阳周边县市,经常有人慕名不远百里开车来只为吃一碗面。汇通面可归类为陕西臊子面, 但其又不同与臊子面,其中还加入了干拌面的元素。 主要配料一般为土豆、胡萝卜臊 子 肉臊子。搭配蒜和啤酒食用,有浓厚的陕西地域特色。价钱也很便宜,大碗 6 元小碗 5 元。地点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汇通十字西南角。

时间固定为晚六点至十二点左右。夏天时间可以延长至两三点。还有这些得尝尝红星软香酥红星品牌起源于礼泉县,早在1995年,就已经在礼泉妇孺皆知,那时候还叫做“礼泉红星”。品牌创始人不满足于此,在国内国外考察之后,决定腌制软香酥。软香酥一改传统糕点“硬”的特点,口感绵软、清香酥脆,获得了国家专利。到今年“红星”商标被授予“中国驰名商标”也是最体现西北特色糕点的标志性产品。

三原小吃三原小吃远近闻名,可算是咸阳各区县小吃中的佼佼者,品种众多、技艺精湛、风味独特、自称体系,其中最著名的金线油塔、泡泡油糕,笼笼肉,一面三吃等等,在西安也是大获欢迎。箸头面因面条像筷子头粗细,所以叫箸头面。老板肖老汉很牛,全咸阳人都知道,来这儿吃面,没有凉菜,没有酒水,桌上蹲两个啤酒瓶,白的是醋、黑的是酱。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彬长  陕煤  集团  咸阳  矿业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