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称号是“诗仙”,贺知章的称号是“诗狂”,张旭是著名的草书书法家,被称为“草圣”。李适之是李世民曾孙,李承乾的孙子,曾任左丞相;李琎是唐睿宗李旦嫡长孙,唐玄宗李隆基的侄子,被封为汝阳郡王;崔宗之是宰相的儿子,袭爵齐国公;苏晋袭封河内郡公,后任吏部侍郎;焦遂是一介平民,事迹记载也不多,因为嗜酒如命、酒量惊人而出名。

饮中八仙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好喝酒,能喝酒。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元曲四大家是四位元代杂剧作家,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关汉卿是四大家之首,是我国戏剧史上作品最多,成就最大的一位作家,被誉为“曲圣”,作品有脍炙人口的《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等。白朴的主要作品有《梧桐雨》)、《唐明皇游月宫》、《东墙记》等。

马致远的小令很多,最出名就是《天净沙·秋思》,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郑光祖的代表作是《倩女离魂》,与《拜月亭》《西厢记》合称元杂剧三大爱情剧。扬州八怪金农、郑燮、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扬州八怪,是清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跃于扬州地区的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也常被称为“扬州画派”。关于扬州八怪的具体人物说法不一,八字也可看作数词,同时期画风相同的几人也可列入,最被公认的还是上面八人。

扬州八怪大多出身贫寒,经历坎坷,靠卖字画为生。他们的书画作品大胆创新,不同于古人,不追随时俗,近现代名家齐白石、徐悲鸿等画家都有受他们作品影响。金农怪在才,精通篆刻、鉴定,工于诗文书法画作,擅长画花鸟、山水、人物,最擅长的是墨梅。郑燮就是郑板桥,怪在传奇。郑板桥诗书画三绝,画作擅长画兰、竹、石;书法以“汉八分”杂入楷、行、草而独创一格的“板桥体”,自称“六分半书”;诗文也写得极好,课本上学过他的七言绝句《竹石》。

黄慎怪在悟性,人物、山水、花鸟无一不精,诗文、狂草书法,绘画三绝。李鱓怪在命,被两次革除科名一次贬官后到扬州卖画为生。李鱓工诗文书画,擅长花卉、竹石、松柏,后又拓展了写意花鸟画的表现领域。李方膺怪在倔,工于诗文书画,擅长梅、兰、竹、菊、松、鱼、人物、山水等,尤其精于画梅。汪士慎怪在人,善于绘画书法,金石篆刻,尤其善于画梅。

罗聘怪在使命,擅长画人物、佛像、山水、花果、梅、兰、竹等,善画《鬼趣图》,画鬼态无不极尽其妙。高翔怪在淡泊,一生都是布衣之身,他擅长画山水花卉,也精于写真和刻印。在古代有很多文人合集,这些称谓到现在依然也是很多,四大、四小、十大等等的,再列举一些其他的文人并称。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相如、司马迁司马相如是西汉辞赋家,汉赋的奠基人,被誉为赋圣、辞宗,代表作有《子虚赋》,《上林赋》,古琴曲《凤求凰》。

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鲁迅先生曾评述“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史界两司马司马迁、司马光西汉的司马迁和北宋的司马光,一个创作了纪传体通史《史记》,一个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在史学界有着重大影响。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汉赋四大家是西汉和东汉四位汉赋家,他们的作品在当时及后世文坛影响深远,是汉大赋的最高成就者。

扬雄是西汉时京城的文化巨擘,被后来的学者誉为“汉代的孔子”。班固是东汉时期史学家、文学家,曾修撰《汉书》,他的《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张衡是东汉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发明家,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被誉为“科圣”。张衡 还是著名的文学家,有《二京赋》、《归田赋》等名作。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三曹是汉魏时期曹操和儿子曹丕、曹植的合称,他们的作品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

曹操的作品有《观沧海》《龟虽寿》等;曹丕的《燕歌行》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他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学理论与批评著作;“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曹植是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有名作《洛神赋》、《白马篇》等。二陆陆机、陆云二陆是西晋时期文学家,陆机、陆云是兄弟,是东吴名将陆逊的孙子、陆抗的儿子。

 4/6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有限公司  建设工程  南通  云南  工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