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途大巴不进正规服务区吃饭,为什么

长途大巴不进正规服务区吃饭,为什么

我来解释一下。长途大巴不进正规服务区进餐,是因为利益的关系。正规服务区明码标价,一视同仁。而跑长途的这些大巴司机们都不愿意掏钱吃饭。你想想,你坐长途大巴一年也就几回,而大巴司机天天在路上,天天要在路上找地方吃饭,他肯定会找一个熟悉的地方进餐,千方百计的为自己节约开支,甚至白吃白喝后还能有红包收入或提成收入。

由于他是带团来消费,一整车人都是被动的跟着他消费,他有绝对的选择权,在高速公路上开餐馆的老板们,对待这些大巴司机无不殷勤招待,讨好巴结,对大巴司机的意图心领神会,双方一拍即合。正规的高速公路服务区是不会同意这些大巴司机的无理要求的,不会为了单纯的利益而同司机合伙坑害这些乘客。正规服务区虽说价格贵点,但好在明码标价,干净卫生,服务周到,还是让人放心不少。

大巴司机把车开到这些所谓的定点餐馆后,通常不会和乘客一起吃饭,而是餐馆专门提供包厢伺候吃饭,进餐绝对免费不说,还有茶水香烟提供。餐馆老板不傻,他不会赔本赚吆喝,所有的这些开支,他心里清楚,这些消费开支就从随车的乘客们人均消费中赚回来了。这些餐馆老板都是黑心的人,提供的饭菜品相不好,价格老贵,卫生质量往往不达标。

有时候你不想消费还不行。我有个表弟一个人坐长途大巴从江苏回老家。在安徽高速公路沿途一餐馆进餐。由于我表弟晕车,没胃口吃饭,没在餐厅就餐,他在大巴车门旁抽烟等候,结果那餐馆老板让几个年轻服务员上前找茬,好在有几个乘客上前帮忙,我表弟才没被挨打。所以我说长途大巴是为了自身利益才不去正规高速公路服务区进餐。

高速公路服务区能够成为新的商业中心吗?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也会不断提升,家庭的小汽车拥有量也会不断增加,全国高速公路一体化的交通网络也会不断完善。高速公路服务区,因为有其独特的商业营运服务优势,只要大胆创新,改变现有的一些不尽人意的营运服务模式和机制,完全有希望成为一个,集餐饮、购物、游乐、住宿等功能于一体的商业服务中心功能区。

为什么明明高速上有服务区,有些跑长途的大巴司机还要下高速去吃饭?

积极的说这是路边餐厅和司机之间“互惠互利”,说的消极一点就是两方的“利益链”所致。这一点相信国内大部分人都有过亲身经历。记得那时哥哥和嫂子要结婚,我和老妈乘坐大巴前往伊犁参加,那时的果子沟公路尚未修好,所以从乌鲁木齐到伊犁基本是早上走晚上到。每次到了精河,司机都会拐下高速到精河吃饭,要不就是晚一些下到五台吃午饭。

你嫌饭贵不好吃,没关系车子的门已经锁上,要不就去加油了。你就只能在外面等,春夏季还好,赶上冬季只好将就的吃一点,而司机通常是连吃带拿,临走时餐厅还会送上两罐红牛或其它饮料!司机和餐厅有“口头互惠协定”互惠互利,根本不顾乘客的反感一般大巴司机将车子停在餐厅门口,很快就鱼贯进餐厅不见了,通常是在包厢里吃“小灶”。

根本不予理睬乘客的反感和不满,说多了司机会说:“我又没强迫你,你不吃饭我要吃饭,等着吧”!无奈只好将就的吃点或者到商店买点零食垫吧垫吧。其实,这是大巴司机和餐厅的《口头协定》,互惠互利嘛,大巴司机解决了吃饭问题,还有提成。餐厅揽来了食客,互惠互利!高速服务区的餐食小贵且口味不好,明显的属于应付差事赚快钱实话实说,高速服务区里面的餐食小贵,且味道不好,特别是在我们新疆的服务区,这种现象更加突出,如果你在服务区不吃,再吃饭就可能是晚上到家了,为啥?新疆太大了呗!就拿G30高速五台服务区的清真餐厅来说,那里的丸子汤简直就是应付差事,汤都是温的,油塔子换成了花卷,数量还减少了。

所以现在开车我都不在服务区吃饭。方向盘在司机手里,一旦大部分人默许了,就成了不成文的“规定”其实这就是一种蔚然成风的“风气”,一开始司机也是试探性的尝试,见车厢里没有反对和异议,时间久了就成了不成文的“规定”。听到个别的反对声音,司机也有话等着你,所以基本没什么用。说白了就是:方向盘在别人手里,除非你换乘或者负气离去,否则你只能选择忍耐。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去纬七  纬七  u002634  服务区  商业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