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年龄段可能会出现多种称谓。同一个年龄段有时候存在多种不同的说法。什么好处呢?比如你孩子出生或老人做寿,要写个请帖给亲戚朋友发一发,如果只是网上搜一搜就把人家现成的文案拿来,那着实没有什么乐趣。至于待到什么时候,就得看具体情况了。

各年龄段称谓的含意是什么?

古代对各个年龄段的称谓,可不止有“豆蔻年华”、“耄耋之年”这些词。可以说人生百年,从呱呱坠地到白发搔更短,每一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说法。虽然时至今日有些词已经很少用了,但了解了解还是很有好处的。什么好处呢?比如你孩子出生或老人做寿,要写个请帖给亲戚朋友发一发,如果只是网上搜一搜就把人家现成的文案拿来,那着实没有什么乐趣。

但如果你能用上这些词,那档次一下子就上去了。废话不多说,咱们今天先按照时间顺序捋一下这些称谓,然后挑一些比较常用的来着重看几遍就可以了。或者您也可以把这篇文章收藏,等用的时候来看。毕竟知识这个东西,也是闲了制忙了用的嘛。1.汤饼:出生三天。明末有个叫程登吉的人写了一本儿童启蒙读物叫《幼学琼林》,其中有一个词叫“汤饼之喜”。

指的就是新生儿诞生三天的时候,家人会邀请亲朋好友在家里吃点汤饼庆祝。有点像现在大家给孩子办满月酒这种活动。现在有的时候孩子办满月酒,有些地方也称之为“汤饼之喜”。2.初度:指的是周岁。屈原的《离骚》一书中,关于他名字的来由,有这么两句:“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说的就是屈原的父亲见他的生辰不凡,仔细琢磨了很久,终于给他想了一个非常美好的名字。

按照《离骚》中的这一句,初度应该指的是屈原刚出生的时候,而不是周岁。的确,初度原本指的是生日之时,后来也借指孩子满周岁。3.生小:幼年时期。著名的古典爱情悲剧故事《孔雀东南飞》中曾有这样一句:“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这句话出自女主角刘兰芝的一段自序,她说自己未出嫁之时,幼年就一直生活在乡间。唐代著名诗人元稹也曾有过“生小下俚住,不曾州县门”的诗句,意思就如同现在人说:“我小时候家在农村,没去过大地方。

”4.总角:从幼年到“成年”之间的这段时间。《诗经》上有:“总角之宴,言笑晏晏。”的说法。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少男少女时期。古代的成人礼,男孩叫“加冠礼”,根据《礼记》的说法,大约是二十岁左右。而女孩的叫“及笄之礼”,大概十五六岁左右。一旦加冠和及笄,说明孩子已经长大了,可以婚配择偶了。而未加冠和未及笄的时候,不管男孩还是女孩,大都把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在脑袋上,如同顶着两个犄角。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年龄段  少淑是  壮年  少淑是什么年龄段  壮年是什么年龄段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