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游人可尽情吞吐西樵翠色,肆意吸纳山川灵气,休闲度假修身养性,健康长生已成为西樵“绿色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西樵山上村人的婚嫁习俗和生产劳动习俗, 引起了游人的极大兴趣,特别是“半山扒龙舟”,“阿婆扒龙舟”,“新年狮艺”等民间游艺活动,更是盛况空前,游人若不以一睹为快。西樵山美誉众多,自古以来民间就流传有“南粤名山数二樵”的佳话,将西樵与东樵(罗浮山)列为南粤名山的代表,更有文人学士写诗瞩文,给西樵山以更高的评价。

赵朴初有“古风爆竹喧人日,世内桃源现代家”的佳句,秦牧有“西樵秀色美于诗”的赞誉,黄施民有“西樵若问比东樵,秀倚南天此最娇”的吟咏,更有学者专家盛赞其为“不上西樵山,不算到岭南”。今天,处于新世纪的西樵山--这颗绿色的宝石,正在显现出愈加夺目的光彩。2、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建筑沙湾是一个有着近800年历史的岭南文化古镇,因地处古海湾半月形的沙滩之畔而得名。

这里还是岭南民间建筑艺术博物馆,古镇完整地保存着岭南地区传统村落梳式布局,留耕堂、宝墨园、南粤苑、鳌山古庙群等堪称岭南建筑艺术的杰作。音乐沙湾是广东音乐的发源地。沙湾古镇传统生活气氛浓厚,民间艺术活跃,创造了富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资源。何氏典雅派从“琵琶大王”何博众开始,历经数代人努力,到“何氏三杰”时期独树一帜,发展成为广东音乐极具影响力的一大流派。

典雅派广东音乐被称为“意景音乐”。[7]沙湾也因此成为历史上广东音乐最活跃和广东音乐历史遗迹最多的地区之一,至今仍保持了清代“私伙局”的演奏传统。雕塑作为广东省“民间雕塑之乡”,沙湾古镇保存了大量砖雕、木雕、石雕、灰塑、壁画等艺术精品,艺术风格具有浓郁的岭南特色。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传统文化活跃在民间,如北帝诞、鳌鱼舞、扒龙舟、粤剧、兰花等。

饮食沙湾还有醇香诱人的传统小吃-姜埋奶、牛乳白饼等。沙湾姜撞奶是广东省一道传统甜品小吃,将鲜水牛奶加糖煮沸,倒入碗中,与老姜汁撞在一起,便成了既像豆腐花又像蒸水蛋一样稀中带稠的美食,却比豆腐花、蒸水蛋香滑甜爽,且有温中、调胃、驱寒、养颜的功用。味道香醇爽滑,甜中微辣、风味独特且有暖胃表热作用。北帝诞是古沙湾最重要的节庆。

过去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北帝诞,沙湾都会举行“迎神赛会”。北帝出巡,飘色、醒狮、舞龙、鳌鱼等必来助兴,鼓乐喧天,规模盛大。如今,沙湾人对北帝的崇拜依然不减,由北帝诞衍生出来的各类民间艺术仍然大放异彩。沙湾飘色沙湾飘色是一项具有沙湾本土特色的民间艺术活动,流行于珠江三角洲一带,影响全国。它集合了材料、力学、音乐、造型、装饰等工艺,以色柜作为展示舞台,色柜上坐立着的人物造型称为“屏”,凌空而起的称为“飘”,二者由中间的色梗连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此表现某个民间传说或戏曲故事片段。

沙湾飘色起源于明代中叶至晚明时期,由沙湾北帝诞迎神赛会娱神节目发展而来。清中叶至民国初年达到全盛,改革开放后复兴,内容与技巧经历了三次大创新。现村中仍存有一百多年前的色柜和色梗。沙湾飘色-水色传统的沙湾飘色活动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北帝诞举行,由乡中各坊里轮流组织,每次出20-30板色,以八音锣鼓伴奏,在主要街巷巡游表演。

沙湾飘色现存100余板色,每一板色都有一个主题内容,分为四类:一是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如《嫦娥奔月》;二是戏剧故事,如《水漫金山》;三是祝福吉祥如意的,如《青云直上》;四是反映当地民俗风情的,如《雨打芭蕉》。沙坑龙狮龙狮在沙湾历有传统,其中以沙坑龙狮团最为著名。沙坑龙狮团在南派醒狮原有的技艺基础上,吸收融入北派舞狮的技艺,将高桩醒狮和民间武术“梅花桩”与南派醒狮套路相融合,形成别具一格的沙坑醒狮。

据不完全统计,自成立以来,沙坑龙狮团在国际、国内、省、市的比赛中共获得50多项金、银奖。3、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乐从镇内有人类居住超过一千年的村庄,有岳步、鹭洲;八百年以上的有平步、葛岸、沙滘、新填(现属劳村管理区所辖);七百年以上的有良教、桂圃(即今小布)、小涌、教德,以及因苏妃事件株连,由南雄珠玑巷一起逃难到当时南海岗州太艮(即今之顺德区大良),再迁移到各处开村的新隆、上华、荷村、大墩、良村、劳村、道教、大罗、水藤、罗沙、杨滘等十一个乡村。

 5/8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沙琅  有工  白沙  投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