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基本的需求分析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需求分析师,俗称PD,从过去的经验看,PD的主要工作就是接受来自业务部门的需求,然后对其进行业务规则,业务范围,业务流程等等方面的分析,然后将其输出为开发工程师看得懂的语言,比如常见的Use Case。然后在遵守基本的项目流程要求的基础上,将需求通过工程师得以实现,满足需求方的需求。

一个基本的需求分析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2,需求分析师要做的工作内容有哪些

从最基础的开始,软件测试似乎与需求分析关系不大。关键是项目经验,对行业技术充分的了解。才能最优的将需求转化。从基础编程开始,慢慢做吧
数据分析师作为一个越来越炙手可热的行业,主要职责包括: 1、负责项目的需求调研、数据分析、商业分析和数据挖掘模型等,通过对用户的行为进行分析了解用户的需求; 2、参与业务部门临时数据分析需求的调研、分析及实现; 3、参与数据挖掘模型的构建、维护、部署和评估; 4、整理编写商业数据分析报告,及时发现和分析其中隐含的变化和问题,为业务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5、对产品部门下的运营,产品,研发,市场销售等各方面的数据分析,处理和研究的工作需求。

需求分析师要做的工作内容有哪些

3,需求分析师是怎样的职业要具备什么技术

C++刚开始学,那我告诉你一定要把C++学好,虽然有点难,学好C++,就可以很容易的学其它的语言了。如果你要做一名软件需求分析师的话,那你就要学习很多东西,知识,如:软件工程课程,工具,如:.net. 没有人能帮你成为一名软件需求分析师,别人只能告诉你一些知识和经验,告诉你怎么学,学些什么。我是软件工程师,我在大学学了很多理论的东西,如:高等数学,高等几何,数据结构等等。工具都是我自学的,如:VB,BCB,.net,JAVA等。
从前途角度讲去做数据分析师当然要比客服好,但关键是那家公司的前景无法判断,鉴于目前待遇客服较好,建议你先不要换,等找到待遇更好的工作再换不迟。

需求分析师是怎样的职业要具备什么技术

4,需求分析师的工资是多少

不一定!有的过万有的几千
你好,需求分析师是一个很好的方向。现在、将来仍是招聘的热门职业。因为需求主要是写方案或需求文档,有句话叫做”写代码的挣不过写文档的“,由此说明需求的待遇和前途,当然若是专心走开发路线也是非常好的、有前途的,可成为技术专家。 我认为需求分析师是一个综合职位,从事需求分析后,既可以做设计、又可以做项目管理、还可以做售前等等。是一个很锻炼人的职业。 我从事了4年的需求分析工作,从我个人的认知角度看,需求的职业发展可以向咨询顾问方向发展,因为有三大黄金职业”医生、律师、顾问“,都是越老越吃香,当然,做需求,要一专多强,努力、扎实做好一个业务方向,将来必有收获。

5,上海应届毕业生工作选择业务分析师和需求分析师求有经验大牛指

应届毕业,建议去500强。 公司招应届毕业生,都是做人才储备用的,至少半年之后才能逐渐熟悉工作。而在这半年之内,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很重要,大公司有这个条件,小公司不能保证,不建议去小公司。 需求分析这个岗位很需要环境。 业务分析没接触过,不知道你说的这个业务分析是项目前还是项目后,如果是项目后,我觉得是运营,如果是项目前的话 就是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话,职业发展路线:需求分析师-资深需求分析-产品经理。产品经理之后就可能个人规划了。待遇的话,和公司、个人都有很大关系,不过一般需求分析岗位在公司内待遇都处于中上层次。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升值很快。到产品经理之后,还是看个人和公司。
期待看到有用的回答!

6,需求分析师这职位好不好有没有前途

还可以的,只要你在这方面有兴趣,而且女里做好。都是不错的
软件需求分析师职位描述: 1、 根据概要需求(客户及内部需求)编写详细需求规格说明书; 2、 系统规划,与产品人员进行前期调研和产品设计工作,编写调研报告和项目解决方案; 3、 参与系统功能验收工作及用户手册、新增产品功能培训资料的编写; 4、 负责客户(及内部)需求调研及需求反馈的分析; 5、 配合测试人员编写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报告的编写、问题缺陷的发现及跟踪、产品用户手册编写等; 任职要求: 1、 年龄:26—35,本科以上学历,3年以上工作经验,其中2年以上软件需求分析经验,成功参与过大型产品项目的需求分析工作;有2年以上大型互联网网站需求分析经验者优先;有开发经验者优先; 2、 熟悉需求调研方法,较强的业务流程及业务模型分析设计能力;善于控制需求,进行版本范围及项目范围管理;丰富的客户(及内部)沟通经验,能快速把握需求的核心要点; 3、 熟悉软件工程理论,掌握软件需求获取与分析方法,至少熟悉一种开发语言和一种数据库。 4、 有较强的文档编写能力;熟悉cmm文档规范者优先; 5、 良好的英语读写水平,有独立查阅英文专业资料的能力; 6、 需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有效的沟通技巧,在团队协作中具有精炼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责任心强,能够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 编程师就是电脑编程的工程师,是由程序员慢慢熬上去的,好像不存在这个职业 软件测试工程师(software testing engineer)指理解产品的功能要求,并对其进行测试,检查软件有没有错误(bug),决定软件是否具有稳定性(robustness),写出相应的测试规范和测试用例的专门工作人员。简而言之,软件测试工程师在一家软件企业中担当的是“质量管理”角色,及时纠错及时更正,确保产品的正常运作。

7,怎么做好一个需求分析师

你首先需要对该行业的供需有充分的了解\认识!忌带感情色彩去分析!并且必须坦诚以待方可!
第1~2年:掌握需求分析技术和业务知识 第3~4年:带领一个产品设计师、需求分析师、业务分析师的小团队 5年后:朝产品经理方向发展
做一名好的需求分析师确实挺困难的,前段时间我也很苦恼,也看了不少这方面的资料,后来看了一篇文章挺受益匪浅,iPerson能力模型-需求分析师 可看看
看看下面这个故事吧,也许看完了你就能明白了。。 先来看一个老掉牙的故事:福特说,我在设计汽车之前,到处去问人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更好的交通工具?”,几乎所有人的答案都是 ── 一匹“更快的马”。 “更好的交通工具”代表用户的“需求”;“更快的”是用户对于解决这个“需求”的“期望值”;“马”是用户对于解决这个“需求”的自假设“功能”。 一个初级的设计者,被用户牵着鼻子走。听到“更快的马”以后,会马上去设计一匹“马”。这个时候,无论在“马”上如何做创新,思路已经框死,结果很难突破。最终只能出来平庸的设计,很难长久很容易被模仿和超越,实现不了多大的商业价值。 一个合格的设计者,和用户一起走。听到“更快的马”以后,会考虑“更快的”这个“期望值”,围绕着它突破“马”的局限,去做设计。最终可能会出来很好的设计,但他们把“需求”本身抛到了脑后,最终只能简单的满足需求达到期望,而无法引导需求。他们可以做出来成功的产品,但随着用户期望的增长,这样的产品很 难有取得用户的长久青睐,也很难取得商业上长久的成功。 一个卓越的设计者,自己会作为用户的一部分深入了解他们,并带着用户一起走。听到“更快的马”以后,他们会先去考虑需求是“更好的交通”工具,然后再结合 “更快的”这个主要期望。用对用户最有价值的方式在的满足需求超越期望(把“马”这件事抛到脑后),从而引导需求,并获取更丰厚更长久的商业利益,和用户双赢。 不可否认,史玉柱是一个商业的天才。 他发现了“送礼”这个大需求,并发现了送礼的期望在于“面子”而非“ 实用”。于是他通过“广告”在推广的同时增加产品的“价值”,而非在产品质量上增加“价值”。春节,杭州人告诉我:“我们春节送礼都是送保健品,广告播什么就买什么,因为有 知名度”。但他忘记了,这样是否可以给用户带来真正的长期价值。生活层次相对较高的行州人又告诉我“我们不买脑白金和黄金酒,那些都是骗人的档次低。我们买灵芝、鹿茸、人参、...”。 他发现了“砍人”的需求,并发现了“花再多钱也要砍死他”这个期望,最终使用了“网游”这个功能,用最简单粗暴的商业设计获取暴利。但他忘记了,这样做不能给人带来真正的价值,于是最后他在利用互联网社区引导需求的时候遇到了问题 ... 福特是一个商业的天才,更是产品的天才。 他可以发现人们需要“更好的交通工具”这个大需求,并肯定了这个需求的渴望程度会随着社会交往的扩大会越来越强。同时他肯定了“更快的”这个用户的首要期望,结合这个期望开始思考。然后,他又判断出汽车比火车有更低的成本,而且对于用户更有价值,会替代火车。最后,他用“汽车”而不是“马”来满足需求、达到并超越期望, 同时引导用户往下的进一步需求和期望... 于是,他的商业回报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用户的真正需求是什么? 》 用户的期望值是什么? 》 如何做才对用户最有价值,并让企业获利? 》 如何超越期望并引导需求,获取更高更长久的商业利益? 这是一个必然思考逻辑,违背这个逻辑出来的产品势必难以获取长久的成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产品模式是“用户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产品设计是“主要满足什么期望值,给用户带去什么价值?”,商业模式是“用什么功能,如何赚钱?”,创新设计是“如何超越期望,获取更高更长久的利益?”。 所以,我在同意邵亦波所说“创业者更应该注重‘产品’”的同时,主张一个产品的主导者甚至是一个企业的领导者,更应该注重: 产品模式的设计:用户真正需要满足的需求是什么? 产品的设计:让用户达到什么样的期望?给他们带去什么价值? 创新设计:如何超越期望,获取更高更长久的成功? 至于单纯的商业模式设计,当你做好了产品模式的设计、产品的设计、创新的设计,会发现那其实只是“功能的设计”而已,可以找到更多的执行者去做。

8,经济学家的嘴脸

来源 | 伐柴商心事(ID:Fachai_story)

作者 | 大帅去伐柴

人总是对未来充满好奇,但又无法洞悉。于是,传说中像姜子牙、李淳风等等算出后事如何的人,都被贴上了神性,受人膜拜。

在变幻莫测的经济领域亦是如此,经济学家的成名都是靠预测。

2006年3月,高善文提出资产重估理论,预言股市大涨,随后的一年半的时间里,上证指数不出其所料。在参加的8次新财富评比中,他和团队获得了5次第一。

后来的次贷危机成就了明斯基,也让2008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大幅跌至6.8%。国内外经济学界对2009年的总体经济形势都表示悲观时,诸建芳团队最早、最坚定看好中国经济复苏。第二年,中国GDP增幅达到了9.2%。他也因此获得了新财富最佳宏观分析师的第一名。

2014年,刚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辞职下海三个月的任泽平,发出“党给我智慧给我胆,5000点不是梦”的呐喊。此后一年,股市狂飙,任泽平扬名天下。

1997年9月,供职于大摩的谢国忠看到香港通过控制房地产的供应量来提高价格,认为这是人为吹起的一个资本大泡泡。他断言香港房价必将腰斩。随后一个月,经济危机爆发,香港房价暴跌70%,随后进入漫长的调整期,直到2003才开始企稳。谢国忠因此一举奠定江湖地位,连续几年被评为亚洲第一分析师。

当然,世上没有神,未来也没有那么好预测。谢国忠自香港楼市一战成名后,就和内地房价干上了。从2004年起,他就坚定地看空内地楼市,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发表诸如“有史以来最大的房地产泡沫将于近期破裂”,“2012年中国房地产将会崩盘”,“房价下跌远未结束,市场将在2017年触底”的言论。因为一贯的坚持,他被封为中国楼市的“空军司令”。

然而,事实如江湖所言“听志强,住洋房;听国忠,住茅坑”。这一路打脸过来,谢老师也绷不住了。2016年,他还在忠告年轻人将除房子之外的资产变现,保持流动性。不过他很快补充了一句“原本也想把房子卖掉的,但是家人不同意”。看来谢老师之前的震惊体还是吓不倒家里的领导。

今年1月,他在互联网脱口秀节目《上座》上公开表示调控是一个买房信号。最近一次发言是在2018年7月,在搜狐智库的采访中他说:“棚改货币化收紧地方还可发债,房价不会下跌。”话一出口,群众还以为是任大炮附体。

对于预测,还是咬紧牙关赌一面的好。谢老师当了十几年空军司令,好不容易投奔敌军,结果在“房住不炒”的大基调下,左右两边被打脸,真疼。

如果说预测未来打了谢老师的面子,那看过去的数据和说现在的事,就是经济学家们的里子。但是,现在形势复杂,各类专家学者的解读分析混杂,就连里子也要好好甄别。

前两天,高善文博士在安信策略会上说:“为了更好的理解未来我们总是回顾过去,回判当下。”他在会上讲了过去的供给侧改革、去杠杆,但最令人难忘的还是关于当下和未来房地产的论述。

高博士认为由于过去的去库存运动导致目前房地产库存处在历史低位,也出现了新的调整。但他“并不认为像很多人说的那样,房地产价格将出现大的调整”。他说:“如果不能解决扩大供应的问题,那么价格就很难真正被控制住。问题是,未来需求的增长还靠得住吗?如果需求靠不住了,不妨坐下来等一等,等市场自己去调整。”

那需求到底如何呢?

他认为:“中国的城市化率还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增长还没有结束。”但光有空间不行,还要有钱买房才行,“居民杠杆率是不是非常高,从而使得在金融层面上支持房地产上涨的力量受到了抑制?”他说:“BIS(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显示,中国居民杠杆率处于中位数的水平,偏低。”又说:“实际上,大家担心的不是居民杠杆率水平太高。”

2016年,轰轰烈烈的房产去库存开始。再加上货币化安置及15年连续降准降息带来的充沛弹药,全民抢房。且不说去掉的库存变成了潜在的库存。单说居民部门的杠杆,中国居民部门总贷款仅仅3年多就翻了一倍,占GDP的比重达到47%。高博士看到的是数值不高,且与发达国家相比也处在中游。但他忽略了一个问题,我国居民部门在GDP分配中所得份额较低,因此在杠杆率计算时自然很低。

看债务问题,最好的方式是看偿债能力。从这角度讲,居民的杠杆应该看债务与可支配收入之比。目前,居民部门债务与可支配收入之比已经高达93%,收入很快覆盖不了债务。另外,很多年轻人听了樊纲老师的话,不但掏空了“六个钱包”,还问朋友东拼西凑借了一堆,这些都是没有计入的隐形负债。因此,居民部门的实际杠杆率已经很高,根本没有多少举债空间了。

居民部门债务与可支配收入之比

再说回房地产问题,过去国家放水的钱本意是希望流向实体经济,结果也看到了,任大炮一直把谢老师按在地上摩擦,房地产架空了整个经济。去库存实际上是把杠杆从房企转移到了居民头上,天量的债务已经捆绑在房子上。过去两年居民每年举债7~8万亿,占当年GDP的比重达到10%,体量相当大。

居民杠杆没有空间,实体缺钱,如果再要举债炒房,恐怕要“洗洗睡了”的可不止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了。

为了坚持不洗不睡,最好的思路就是开源,提高收入。而打工卖命一直是我们收入的主要来源。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4620元,占可支配收入之比达到56.3%,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好,你好我也好。

不巧的是,冬天来了。为了度过难关,从上到下都在为企业加油鼓劲。其中呼声最高的就是减税降费,如此急切的一条重要原因是明年1月1日起,社保将由税务局征缴,中小企业急需要具体的政策来抵销用人成本的激增。

可是眼看都要到年底了,各部门的预算已经开始上报汇总,减税降费仍然是雷声大雨点小。到了12月初,千呼万唤,结果推出一个不裁员退50%失业保险费的政策。对于一个工资总额单位承担比例仅为2%的费用,实在不能多说什么。

海通的姜超博士这半年来一直在为减税降费奔走呼告,他的数据翔实,分析到位,令人欣赏。但最近画风也开始转变,从去杠杆的措施到最近的税收降低缘由的分析都变得暧昧。也许是年底压力大了吧。

今年9月份,国家增值税税收增速由正转负,10月份财政收入、税收收入、增值税收入全面转负。姜博士在《凤凰涅槃——2019年经济与资本市场展望》中分析道:“说明减税确实已经开始,而且力度也不小”,“一方面得益于今年5月份政府下调了1%的增值税税率,另一方面,10月份个税的下调开始了。”

不得不承认,税肯定是降了。但10月的税收收入增速同比骤降至 -5.1%,绝不是“力度不小”的减税结果。按照社保转税务局征缴的思路,观察宏观下的微观运行最好的视角就是税收。为此,民间砖家Mr.Fachai也做了一张表,供大家参考。

2018年1~10月全国税收收入明细(单位:亿元)及同比变化,数据来源:财政部官网

1~10月的数据其实看不出什么大问题。但是把10月单独拆解,就会发现许多有意思的事情。增值税同比只减少了2.8%,153亿元。经过测算,5月份增值税税率降低1%,全年可减税2400亿元。分摊到每个月大概200亿元,这与当前的数据基本吻合。另外,10月新个税实行,较9月少收了316亿元,增速从20.8%下降到7%,但还是正的。

把两部分合计起来,仍然不够全部减少的税收,更何况还有其他增加的项目。那么造成税收在10月迅速减少的原因是什么呢?表中其他转负的分项直接告诉了我们答案。

首先,企业所得税降低10%,企业所得税是按照缴税后的企业利润计算,可见企业的日子的确不好过。其次,国内消费税更是骤降61.6%,消费疲软也可以从车辆购置税佐证。至于印花税,特地把证券交易的印花税单独列出来,只为呵呵。

如此看来,税收的减少,有减税的作用,但更加现实的问题是:税基少了,10月尤甚。

11月底,国家统计局工业司何平博士在解读1~10月份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时说“工业利润继续较快增长”,其中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3.6%。即便10月份单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480.2亿元,也同比增长了3.6%。包括企业成本、负债率等等指标一片欣欣向荣。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都是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虽说不能代表全部,但至少可见一斑。奇怪的是,单从10月份利润增速来看,感觉和企业所得税的减少反映的情况南辕北辙。难道大企业生活滋润,广大中小企业在苦难行军?

把1~10月数据按照传统的同比计算方法(即当年值与去年同期值之差比去年同期值)重新进行计算,并与统计局数据进行对比。不需要微观地逐月剥离,问题就出来了。

2018年1~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明细及同比变化,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传统计算方法下,除了国企以外的其他性质企业利润同比全面下降。其中私营企业更是骤降30%,这也直观的反映了为什么都在呼吁帮助民企。其他的股份制企业和外企体量占总体比例也很高,也普遍降低了10%左右。至于集体企业虽然降幅震撼,但体量很小,就忽略不计了。

由于单月的分项数据没有公布,所以这里只做了总利润的计算,2018年10月与去年10月的7454.1亿元同比减少26.5%。这与何博士解读的结果仍然大相径庭。

那么统计局口径的数据是如何得出的呢?原来,统计局采用的是“可比口径的增长率”,把那些去年营收2000万以上今年不达标的企业从样本库中剔除。注意,是同时把去年和今年的数据一并剔除。当然,如果是样本库里企业增加,也应补充去年的数据。

看似没什么问题,但在特殊情况下,这种方法会与传统方法出现极大反差。举个例子,假设去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只有A和B,总营收分别为8000和2000,利润分别为800和200,总利润为1000。到了今年A企业烧高香营收做到了9000,利润上升为900,而B运气差,营收只有1000,利润降到100,被从样本库中剔除。那么常规的同比利润增速计算方法,结果为:(900-1000)/1000=-10%。如果采用统计局的方法,需要把企业B的利润从去年的总盘子里剔除,如此一来去年的总利润缩小至800,增长率随之变为(900-800)/800=12.5%。增长率一下由负转正。

这种正负跳转的统计差异其实在常规情况下很少发生,特殊情况就是大量B企业营收出现问题,被剔除出样本库。结合今年前个5月的数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为372698,而在去年前5个月,这一数据为378959,6261个企业被剔除出样本库。遗憾的是,从那以后的数量就查不到了。但从10月数据来看,这种数量上的减少并没有缓解。而且,消失的企业应该主要集中在外企和民企。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和前述的税收数据相互佐证,我们就可以发现,除了国企,其他性质的企业日子都不好过,而且到10月为止,情况并没有好转。进一步,居民部门的就业情况、收入水平和债务问题,可想而知。

有些经济学家的话,其实听听就好。马云在12月1日的浙商会年会上说:“经济学家是对昨天的总结,而对未来的把握,有时候是一种直觉。完全按照经济学家说的做,就麻烦了。”

这不是马云第一次不相信经济学家了。从6年前到现在,他至少三次说过类似的话。

信锦鲤不如信自己,信专家不如信数据。数据虽然不会说话,但也不会撒谎。狂热和悲观都会传染,只有收入、利润、利率、数量、比例等等冰冷的数字才是冷静的源泉,能够诉说真实的故事。

所谓的直觉,大概是作为一个从业者、一个企业家,乃至一个公民,用听到的悲欢、看到的沉浮和感受到的冷暖对数据做出的最好注释。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虎Cares

作为一个「知名哈哈哈博主」

每天最要紧的当然是「随薪所欲」

2018虎Cares新款原创帽衫

挺括版型&重磅面料升级&文案抢眼

走上街你就是最酷炫的男孩/女孩

¥199,数量不多,抢购请早

9,中国产品经理20年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作者 @天将暮发布。转载请联系: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西方哲学史上有三个终极问题:你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从这三大问出发,我们以上帝视角来审视“产品经理”这一职位。

我在《从第一性原理出发理解产品经理的三重身份》一文中已经对第一个问题进行了回答,本篇文章将回顾中国产品经理20多年的风雨历程,对“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作出解释。

1997-2000:风云激荡,互联网公司的成立与产品思维的萌芽

回眸这段岁月,你会惊奇的发现,对人们当下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互联网公司不约而同都是在这一阶段创立的。

97年5月,网易成立。

98年2月,搜狐正式更名。11月,腾讯成立。12月,新浪诞生。

99年9月,阿里巴巴成立。

00年1月,百度成立。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微软、甲骨文、苹果等科技巨头正在拓展中国市场,国际厂商的到来也拉动了中国IT行业的起步。那个年代IT技术是稀缺资源,软件产品也是供小于求。技术团队完成代码的编写和测试后,就交给商务团队进行销售。

但后来竞争变得激烈,软件厂商需要对市场进行研究,分析客户需求,找到市场空白后再进行切入。于是,整个行业特别需要能够定义产品的人,行业的需求创造了中国第一代产品经理。

很遗憾没有搜到谁是中国第一位产品经理,也许那个时代产品经理这种称呼并不流行。不过人们现在耳熟能详的用户场景、差异化功能等产品思维从那时起已经悄悄地开始孕育萌芽。

以QQ为例,QQ的第一个版本做的非常小,200K左右,而同时期竞品的大小是1-2M。你也许会好奇,为什么QQ要在软件大小上花这么多心思?

这正是考虑了用户场景的结果。要知道20年前,中国网络带宽非常窄,网速很慢,下载一款软件通常需要一个多小时。更何况网费还不便宜,要根据小时收取费用。

在这样的场景下,一款软件能够将大小压缩至竞品的十分之一,无疑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

同时期QQ的主要竞品有:Yahoo Messenger,新浪寻呼和ICQ,QQ甚至一度还是ICQ的模仿者与跟随者。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帮助QQ在众多竞品中脱颖而出?我们从一个很重要的功能说起:QQ的好友保存于服务器。

那时的互联网圈并不流行关系链沉淀,网络效应等理念,QQ率先做出了创新,将好友关系,用户信息等数据保存在服务器。这种方式对用户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即使用户更换不同的电脑,也能找到自己的朋友聊天。

此外,熟悉QQ的朋友应该知道离线消息,个性化头像等有趣的功能,正是这一系列的差异化功能帮助QQ逐步建立起优势,并最终成为中国即时通讯和社交领域的巨无霸。

2000-2002:凛冬将至,产品价值的严峻拷问

2000年3月10日,纳斯达克股指达到峰值5048.62,此后便开始下跌。紧接着,新兴科技公司不断恶化的财务状况被曝光,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和投资人开始清盘,种种迹象已预示一场危机即将到来。

2000年4月3日,法官认定微软违反反垄断法,这一结果触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随即,高科技公司的股价开始一路狂跌,标志着互联网泡沫的破裂。

大洋彼岸的震动很快波及到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新浪股价被腰斩,网易一度面临退市。在一片质疑和声讨中,大量企业裁员倒闭,整个行业哀鸿遍野。仍在苦苦坚持的企业不得不回归核心业务,反思产品价值。

此时,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业务形态快速增长,很快蔓延至全国大大小小的网吧。这种形态叫网络游戏,而传奇正是网游的杰出代表。

产品价值方面,传奇使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了跨区域多人在线同时进行游戏。值得注意的是,此处的“多人”是以万为单位,而在这之前,多人游戏只能在网吧的局域网内进行。

这项创新无疑是革命性的,也带来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代理传奇的盛大在2001年的收入就突破了千万。

用户激励方面,玛法大陆的英雄之旅为传奇赋予了史诗般的意义,让用户产生浓厚的兴趣与不断探索的动力。多年后,魔兽世界席卷全球,崛起于艾泽拉斯大陆的勇士,对抗天灾军团的历险是不是让你觉得似曾相识?

另外,传奇的成就体系,职业设置,即时反馈等设计理念对日后的游戏产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尽管不是自主研发的产品,但传奇对中国游戏业,乃至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启发意义是巨大的。一款价值独特的产品,加上体系化的运营和销售网络,可以帮助团队跨越寒冬,逆势成长。

2002-2006:破土而出,用户需求导向的确立

2002年,互联网行业从大萧条中缓慢复苏,并逐渐恢复影响力。业务形态也从最初的门户网站,网络游戏等,开始演变出更加丰富和复杂的形态。

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就是在这一时期悄然兴起的。

淘宝诞生于2003年5月,起初是为了抵御eBay易趣在C2C市场的竞争。

短短两年后,也就是2005年,淘宝便超越了eBay易趣,占据了中国C2C市场70%的份额,把竞争对手们远远甩在身后。

宏观层面,淘宝的胜利固然离不开免费策略的定位与马云的高瞻远瞩。微观层面,淘宝对用户需求的重视程度也远远高于eBay易趣。

eBay在全资收购易趣后,便着手启动易趣与美国eBay平台的对接。

首先,eBay将国内的服务器迁往美国。服务器的迁移严重降低了中国用户的访问速度,给他们带来了很多麻烦。他们不堪忍受,纷纷表示不满。

接着,又将网站风格改成全球统一的样式。这一举动明显挑战了用户的原有操作习惯,很多用户一时间无法适应,老用户则对此更加反感。

此时,用户的流失已不可避免。

反观淘宝一方,他们非常重视用户的体验与需求。

淘宝的员工每天都会浏览易趣的卖家论坛,看易趣卖家在抱怨什么,在吐槽什么,卖家们最不爽的又是什么。他们对竞品动态和用户痛点做到了一清二楚。

他们还会在淘宝社区中主动发帖,与买家卖家交流问题,探讨解决方案。这种主动挖掘用户需求的方式,让淘宝更加贴近并理解用户,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加速了支付宝的诞生。

最后,根据搜集到的痛点、建议与反馈意见,淘宝进行相应的功能开发与系统升级。很快,淘宝就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并在用户间广泛传播,为淘宝赢得这场战役打下了坚实的用户基础。

淘宝的这场胜利更是为“用户需求导向”树立了标杆,影响力至今不减。

2006-2010:日臻完善,产品经理职业体系的健全

2006年,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一路高歌猛进。

百度的市场份额达到62.1%,谷歌的市场份额则下降为25.3%,百度已牢牢占据领先地位;即便MSN重兵入局,也未能影响QQ用户数的不断增加,腾讯的地位依旧不可动摇;而打败了eBay的阿里更是如日中天,业绩持续上涨。

激烈的竞争加快了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成长,也推动了产品经理职业体系的成熟。

正是在这段时期,腾讯,阿里等一线互联网企业的招聘信息中正式出现“产品经理”的字样,且整个行业对产品经理的招聘需求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

2010年4月,《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与《结网》上市,这两本书的作者均是资深产品人士,分别来自阿里与腾讯。《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侧重于产品和项目管理,《结网》侧重于商业战略分析。两本书的出版打破了国内长期以来没有产品书籍的尴尬局面,标志着产品经理这一职业结束了野蛮成长的状态,开始步入专业化和体系化的新阶段。

回首这段岁月,“产品经理”这一职业从无到有,绝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随着市场大环境演变进化产生的。

起初,在软件行业,需求分析的工作由需求分析师承担,他们负责将甲方的业务需求转变为软件设计需求,并以UML用例图或活动图等形式输出。

后来,在互联网公司中出现了产品策划的职位,由产品策划负责用户需求分析,并转化为产品原型。技术团队再以产品原型为基础,进行需求设计与任务拆解。

产品策划的出现得益于两个因素:摩尔定律和精细化的社会分工。

摩尔定律驱动着科技行业快速发展,带来了技术的突飞猛进,电子芯片的性能每18个月就提高一倍。正如同商品交换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商人产生了。信息技术的大发展大繁荣,也使得一部分人可以脱离技术生产,专门从事用户体验相关的工作。

这个新职业就是产品策划,产品策划可以说是产品经理的前身。

随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产品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做好一款产品所需的技能也越来越多。除了要考虑用户需求,还要协调完成开发和测试的工作,并且能够以更高的视角去规划和定义产品。

统筹这些工作的职位被赋予了一个全新的名字:产品经理。

至此,产品经理作为一个独立的职能正式登场,她将走向舞台中央并展现夺目的光彩。

2010-2014:封神之战,走向巅峰的产品经理

2010年,中国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启。

在PC互联网时代,若讨论“国民产品”一衔的归属,恐怕没有定论。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从用户数、活跃度,还是从平台生态、社会影响力等维度,这一头衔非微信莫属。

微信的成功,更是将产品经理推上神坛,成为大红大紫的职位。

2010年10月,微信立项启动,由腾讯广州研发中心的产品团队负责,该团队曾主导QQ邮箱的开发。

短短的3个月过后,这个仅有7名工程师的小分队便开发出了微信的第一个版本,并于2011年1月发布。当时的版本只有3个主要功能:文字聊天,照片分享和头像设置。

乍一看,会觉得微信的第一个版本简直太简陋了,完全不符合大公司的气质,但这正是结合了MVP(最小可行产品)理论的产物,即:只做核心功能并发布上线,以达到快速验证用户需求的目的。

虽然MVP理论不是微信团队的原创,但经由微信团队的实践,已经被深深的植入了中国互联网的DNA里。日后,无论大小公司,在发布第一个产品版本时,都能够从微信的这段经历中发现灵感。

只要对微信有过了解的互联网人,都听说过这句话:满足用户的“贪嗔痴”。那么微信是如何从用户的“贪嗔痴”中延伸出产品功能的呢?

2011年5月,微信新增语音对讲功能。满足用户便捷沟通的需求,语音沟通相比于文字沟通,是一种更自然、更方便的方式。这次更新使得微信用户第一次有了显著增长。

2011年8月,微信上线“附近的人”,允许用户添加附近的人成为自己的微信好友。这项基于地理位置的功能充分满足了用户的好奇心,自从上线后,微信的用户数保持每天10万以上的增长。

2011年10月,微信推出新功能“摇一摇”,让用户通过摇动手机的方式,随机找人聊天。“摇一摇”一上线,每天的启动量就突破1亿次,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互动方式,有效增强了微信的黏性。从此,微信彻底拉开了和米聊的差距,并确立了在移动通讯领域的领导地位。

2012年4月,朋友圈上线,让用户可以在好友间分享图片,互相发表评论。这个结合了“圈子文化”的功能,满足了用户自我展示的诉求,让微信得以自然而然地融入用户的真实生活。

2012年8月,公众号发布,让内容的生产者和内容的消费者在微信内建立直接联系。这一举动吸引了大量明星前来入驻,并且通过公众号给粉丝发布的消息会被营造成一对一聊天的感觉。

2013年8月,游戏中心上线,飞机大战是默认内置的游戏。自动记录好友成绩的飞机大战排行榜,在互动性和游戏性上都是巨大的进步。

2014年1月,微信红包正式推广,微信用户之间可以发送红包。小小的红包结合了中国的习俗,迅速流行开来,并在日后对支付宝的统治地位发起了挑战。

依据腾讯的财报,2014年微信的月活已达到5亿,成为当之无愧的移动通讯霸主。微信升级了中国人沟通和社交的方式,彻底改变了好友间的支付和线下付款的习惯,让中国拥有了影响力比肩iPhone的产品。更为重要的是,微信的成就在产品经理们的心中种下了“好产品可以改变世界”的信念,成为他们源源不绝的力量源泉。

2014-2017:陷落低谷,百无一用是产品

2014年,滴滴和快的旷日持久的补贴大战让人们看到了在资本的助推下,企业疯狂成长的势头。

2015年,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地推铁军帮助美团最终成为千团大战的胜利者。

2016年,得到App一骑绝尘,开创了知识付费的新领域,内容为王的呼声也是一高再高。

2017年,摩拜与ofo的PK不仅在神州大地引起了轰动,在海外市场也吸引了众多目光,共享经济,模式创新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这一切仿佛与产品经理再无关联。

历经多年的发展,产品方法论已经足够成熟。如何输出优秀的用户体验,如何做好产品管理,很多产品专家对这些问题都进行过深入探讨,并且在业内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知识框架。

另一方面,这个职业既不需要编程写代码,也不需要谈客户背指标。看似入行门槛不高,无论是谁,只要能懂一点产品建设的方法,都能够成为产品经理。

这段时间,整个产品圈都充斥着一股焦虑的感觉。

很多产品人都在疑虑,这个职业在未来的五年或者十年内会不会消失?

除了群体内部的担忧,来自外部的负面言论也逐渐在圈子内散布开来,比如:产品经理无用论。

那么,产品经理是不是如同传言所说的那样,没有价值,将来会被其他职业取代呢?

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看产品经理的工作内容。接着,再分析这些工作内容有没有难度,有没有技术壁垒。然后,再看有没有其他职业参与竞争。

产品经理的工作内容和流程可以抽象成下面这张图,是一个双循环结构,包含三个阶段。前期定义产品特性,中期推进产品特性的开发,后期宣传产品特性。

产品新人一般从事的是中期的工作。产品原型的设计,跟进UI/UE提供交互设计稿,协调开发和测试资源,确保产品如期上线等。这部分工作标准化、流程化程度较高,且与项目经理的工作高度重合。

产品上线后,需要配合市场、销售和运营团队进行产品经营活动。这部分工作所占用的时间并不多,但我认为其重要性在将来会逐渐提高。

当下,前期的工作是各路产品豪杰PK的主战场。如何从用户反馈中挖掘真正的需求,如何做好用户需求分析,如何进行竞品调研,如何制定差异化的产品规划等等。要回答并解决这些问题,是有一定难度和壁垒的,不是通过短期培训或学习就能够掌握。

之所以将“洞察需求”拿出来,并作为一个循环的起点,是因为“洞察需求”最能体现产品经理的独特价值。从搜集需求到产品经营,这个循环得以顺利运转,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公司或平台的。

“洞察需求”这项能力则不同,因为每位产品经理的人生阅历和知识储备不同,心性也就大不相同。面对相同的情况,就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很多创始人级别的产品经理,洞察用户需求的能力就特别强,而且这种能力还很难被复制。

所以,在现有的工作内容与流程下,还没有哪个职业能够完全替代产品经理的作用。将来是否存在某个职业把产品经理替换了,尚不可知。不过相比于其他历史悠久的职业,如财务、人事,产品经理可以称得上是新物种,其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还需要经历更长时间的考验。

2017-至今:文武兼修,产品经理未来的模样

曾经,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推动了社会的蓬勃发展,“互联网”一度是潮流和酷炫的代名词。如今,互联网已人尽皆知,只是庞大经济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曾经,产品经理靠极致的用户体验和细腻的交互流程,就能睥睨江湖,引爆用户增长。如今,各类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维度更加多元化,竞品间往往更多的是在比拼销售和运营能力,甚至比拼资本的青睐。

产品经理也早已走下神坛,成为复杂分工体系的一员,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已经过去,无人再提“产品为王”的口号。

那么,产品经理需要升级迭代成什么模样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要求?

在互联网的上半场,无论是PC端流量,还是移动端流量,都拥是巨大的增量市场,一切竞争围绕着“流量”展开。姑且把它定义成产品经理1.0时代,那个时候产品经理工作的硬逻辑是:体验—用户—转化,核心是升级用户体验。

只要用户体验做的足够好,让用户操作简便,交互过程顺畅,就能源源不断地带来新用户。

有了大量的用户基础,通过运营手段就可转化变现。

再将获取到的收益投入到用户体验的迭代中。

这样,正向循环就顺利运转起来了。

但是,流量总会有枯竭的时候,毕竟人口基数就那么大。用户体验的升级也同样会碰到天花板,再升级就会性能过剩。这就是互联网下半场的现况,2.0版本的产品经理需要解决的难题。

既然面对的是存量市场,原先应对增量市场的逻辑就失灵了。产品经理2.0的工作逻辑就需要切换至:流程—效率—留存,核心是升级行业效率。

通过掌握业务流程,发现其中的痛点与不足,进行改造,从而提升行业的整体效率。

有了效率的提升,就可以让平台的用户尽可能多的留存下来。

有了用户留存与活跃,就能产生数据积累。通过数据的分析与加工,再去指导业务流程的优化与精细化运营。

并不是说用户体验不重要了,而是强调需要跳出产品思维的框架,以行业的视角去寻找用户痛点,制定解决方案。

随着互联网+的落地,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拥抱互联网。由于每个行业都有其独特的规律,就需要产品经理以一种学习者的姿态去掌握和提炼这些规律。

为什么很多银行的App需要不停的验证身份?要知道多次验证,用户体验并不好。

为什么人们选择使用Word,而放弃体验更好的Pages?

这一切都是由行业规律和业务本质决定的,体验好并不一定胜出。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趋势,产品经理需要具备销售能力。

首先,这是工作节奏的要求。产品经理需要深入一线与用户交流,与竞品PK,去推广产品。在没有硝烟,听不到枪炮的后方做出的用户画像和竞品分析都是纸上谈兵。

其次,竞争形势紧迫,产品经理从业人群同质化严重。在颠覆性技术没有大规模应用,用户习惯没有整体性变化的前提下,如何规划产品建设,如何做好用户体验之类的方法论可以说成熟且完备。如果仅从产品维度寻求成长与提高,对产品经理而言可能已达到瓶颈。

那么,不妨尝试让自己拥有销售属性,人类历史上杰出的企业与个人也是同时具备产品和销售双重属性的。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就是这个道理。典型代表如:商鞅,纵使一身本领,也要三见秦王,不断推销自己的治国方针与理念。

迪斯尼自建视频分发网站,中国家电企业自建线下门店和电商渠道,目的其实都一样,产品方要将销售能力控制在自己手里。

行文至此,斗胆预言未来产品经理的模样:

掌握业务流程与行业规律,具备升级行业效率的能力;

掌握销售技能,具备一线作战的能力。

结语

由一个无足轻重的小角色,成长为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20年来,产品人的征途充满了赞誉,也夹杂着质疑。虽然挑战连连,但总能一路凯歌。

如果说产品需要跟随用户需求不断迭代,那么产品人自己也要伴随时代的浪潮日新又新。

愿流星依旧划出那道迷人的弧线,你还记得当年的初心。

愿你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

愿你既有勇猛,又有温柔。

作者:沈宇星,爱好文史哲的工科生,微信号:princefrom612,欢迎交流,加好友记得备注。

本文由 @沈宇星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文章TAG:业务需求分析师  一个基本的需求分析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业务  需求  需求分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