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我们利用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河床目前再降低,加之西部地区环境也发生很大变化,黄土高原绿化做得越来越好,沉积在河床的泥沙也再逐渐减少,决堤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近20年来,小浪底水库将下游河道约30亿吨泥沙被冲刷入海,这些泥沙最终还要入渤海沉积下来,封闭渤海成为可能。据统计黄河多年平均含沙量达36.9千克/立方米,每年经过这里向下游输送的泥沙达15.7亿吨。

泥沙经过黄河口进入渤海、黄海以至东海的有11.5亿吨,其余4.2亿吨均在沿河沉积下来。含沙量如此之高的黄河水流入到渤海之后,平均每年造陆3万多亩,1亩=666.7平方米,所以3万多亩大致等于2千万平方米,因此每分钟大致可以造陆38平方米,黄河口延伸速度还是很快。渤海面积有7.7万平方公里,如果把这样的面积,和我们国家的各个省份相比的话,比我们的宁夏自治区大1万多平方公里。

而且渤海的平均深度只有18米左右(上世纪90年代中期数据)可以说是非常浅的浅海,我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的平均深度(21米)都比渤海还深,有地质和水利学家认为每隔10年渤海的平均深度就会被抬升1米,其面积当然也在不断减少。加之入渤海的河流还不止黄河携带泥沙,还有海河、滦河、辽河等这些河流流域降水变率也很大,泥沙含量也很高,渤海被淤积的会越来越浅,所以这样发展下去的话,渤海就有消失的可能。

据测算,渤海用不了200~300年就会被淤平消失。由于近二十多年来,黄河径流大幅缩减,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越来越好,输沙量越来越低,加之我们人类对黄河的人工干预,淤平渤海的时间还会延长,从长远来看,淤平渤海只是时间问题。那么渤海消失这将是怎样一个过程呢?我们先看看世界上咸海消失的”足迹“。下图咸海,位于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交界处,曾是世界第四大湖,中亚地区的两条著名河流锡尔河和阿姆河注入咸海,维持了咸海水量的稳定。

后来政府希望通过修建水利设施,将锡尔河与阿姆河的河水分流到周边的沙漠和荒地中,从而将该地区改造成棉粮生产基地。建设防风固沙林、导入牧草轮作,并在半干旱气候地区修建灌溉水利工程。水利设施的建设滋养了作物,却分走了一部分河水,水域的进出平衡开始被打破,咸海的水域开始衰减。从上图可以看出威海是不断地被拦截、封闭,大湖变小湖,形成几个间断的小湖,最后才消失。

《水浒传》中的杨志自称自己是杨令公的孙子,那么他具体是几郎的儿子?

《水浒传》中青面兽杨志自称是五侯金刀杨令公之孙,众所周知,金刀令公杨继业有“七郎八虎”八个儿子,杨志到底是几郎的儿子呢?我们先看看杨令公八个儿子是谁:大郎杨延平、二郎杨延定、三郎杨延光、四郎杨延辉、五郎杨延德、六郎杨延昭、七郎杨延嗣、八郎杨延顺(义子)。大郎杨泰字延平,曾随太祖赵匡胤平南唐,因功封为忠孝侯,官拜代州节度使。

二郎杨永字延定,曾随母亲佘老太君扫北,因功被封为义勇侯,官拜代州观察使。三郎杨勋字延光,曾和二哥一起跟随母亲扫北,斩北辽名将阵前夺旗,因功封忠武将军,官拜代州防御使。四郎杨贵字延辉。一杆菊花点金枪威震辽国,曾阵前立奇功,被朝廷封为明威将军,官拜代州团练使。五郎杨春字延德。掌中一杆独角皂金枪,单枪匹马独踹辽营,生擒辽国驸马耶律高,一枪戳死韩延寿。

被太宗加封为宣威将军,殿前步军都指挥使。六郎杨景字延昭。曾在铜台关保王救驾,一杆蘸金枪威震边关,是宋朝三关元帅,朝廷加封其为保灵侯,殿前指挥使。七郎杨希字延嗣。一杆虎头乌金枪出神入化,曾在铜台关箭射辽国大将救驾宋主太宗。官封敏烈侯。八郎杨顺字延顺。杨令公部将王锦的遗腹子,王锦因救杨令公殉难,杨令公收其子王顺为义子,后改姓杨。

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辽军十万大军犯边,在金沙滩这个地方,宋辽两军摆开了战场,一时之间杀机四伏。此时辽军设下圈套,欲诳太宗赵光义前来商讨退兵之事,然后伺机射杀太宗。就在这时,杨大郎临危请命愿意代太宗前往,原来大郎和皇帝长得相仿。二郎说“既然大哥勇闯虎穴,二弟愿代八贤王保护大哥前往”。原来二郎和八贤王长得差不多。

其他兄弟也纷纷请战前往,表示同生死共患难,老令公见儿子们都要去,于是对太宗说:“这样吧,我带着儿子们和1000精骑随行保护,如果辽军有什么异动,就和他们拼个鱼死网破,太宗准许。果然没猜错,辽军假议和真暗杀,大郎被辽军射杀,二郎为救哥哥落马被辽军万马践踏成泥。杨家其他儿子在杨令公的带领下和辽军展开了激烈战斗,杨三郎不幸被辽军的钩镰枪扫断了马腿,落马被敌人乱刀砍死。

杨四郎在战斗中被俘,最后押往了辽国。杨五郎和父亲兄弟失散,人困马乏落下马,幸被被五台山的老和尚救起,后出家当了和尚。杨六郎和杨七郎分别冲出包围圈回大营搬救兵,结果杨七郎被潘仁美射死了。杨八郎被辽军俘虏。杨令公和1000精骑皆战死。(回到问题上来),杨志生活的年代是宋徽宗赵佶当政期间,从太宗赵光义继位的太平兴国元年(976)算起,到宋徽宗赵佶登基的建中靖国元年(1101)为止,期间125年。

咱们假设杨志是杨家将年龄最小八郎之子,就算八郎60岁生下了杨志,(古代六十不死就活埋)到徽宗赵佶继位时,杨志应该65岁。但是杨志在丢失花石纲时,年龄不会超过30岁,无论如何也不是65岁的老人。这就说明一点,杨志根本不是杨令公的孙子,换言之,他不是某郎的儿子。我倒觉得杨志有可能是某郎的孙子。据后来有些演义或者戏曲资料显示,杨志有可能是杨六郎的儿子杨文广之子。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六郎镇  扩面  芜湖市  政务  延伸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