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近期玉米价格的上涨,个人认为还需要保持一定的理性,不要认为1元/斤可以轻易突破,实际上现在粮源的供应量是相对充足的,大部分粮源在贸易商手中,价格博弈已经转移到需求企业与贸易商之间,何况南北港口玉米库存量依然处于高位,下游走量并不理想。如果仔细观察玉米深加工企业给出的报价,就会发现当企业厂门口到货量充足时,玉米价格往往是下跌的,当到货量明显不足时,玉米价格往往是上涨的,比如4月初山东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连续几天上调收购价,主要源于本地粮源供应量减少,再加上东北粮源入关减少,企业到货量受到影响,上调价格后到货量得到缓解,随后进入滞涨,部分企业开始下调收购价。

四、内外价格差越大,进口玉米价格优势就越明显国内玉米价格明显上涨时,进口玉米的优势就会更加明显,3月份乌克兰玉米陆续到港,算上税费到南方港口的价格只有1620—1650元/吨,而广东港口目前的成交价为1850—1890元/吨,存在230—270元/吨的差价,也正是由于存在较为明显的价格差,国内需求企业和贸易商才热衷于进口玉米。

如果东北、华北地区玉米价格持续上涨,作为依赖北方玉米的南方销区,相应的成本也会水涨船高,玉米价格也会跟着上涨,这样与进口玉米的价格差会更加明显,玉米进口量容易增加。好在2019年玉米进口配额控制在720万吨,目前还不确定的是老美那30万吨进口玉米是否在配额范围之内,贸易磋商的结果大概率要增加玉米进口量,这样的增量是在配额之内还是之外,这些不确定因素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玉米价格走势。

总之,4月份玉米价格终于迎来了新一轮的上涨行情,给手中还有一定余粮的农民看到了希望,更高兴的应该是贸易商,前期低价屯粮,近期明显上涨,似乎上涨势头比较好,一旦变现意味着利润有保障。在资本市场有一句经典的话,那就是“风险是涨出来的,机会是跌出来的”,经历持续上涨时,风险会堆积,一旦有利空因素带动,行情就会转向,呈现出震荡起伏的现象。

个人认为对于当前的玉米价格,农民得理性看待,有余粮的反而是趁机出手的机会,更多的是要注意玉米春播问题,玉米春播面积未明显增加时,对于后期新玉米价格才有更多的期待。以上为微尘微视界对玉米价格持续上涨隐藏怎样风险问题的理解,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多多指导交流。传递快乐,分享知识!感谢关注本头条号“微尘微视界”,您的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

玉米逢国储收购304万吨利好,为什么没有出现大涨?什么时候能开启上涨行情?

科学兴农为您解答。提要:304万吨国储收购传言四起,为何市场反应静悄悄?3月9日一则消息在玉米圈普遍传开,国储一次性收购304万吨玉米,而且该消息还传的有鼻子有儿眼,声称东北贸易商已经开始着手收购,如果上述消息属实的话,那么无疑对于当前低靡的玉米行情是雪中送炭。304万吨市场收购,无疑相当于在市场放出了一颗卫星,那么如果这颗“卫星”当真成功升天的话,对玉米行情能够产生什么影响呢?科学兴农认为短期内刺激玉米价位走高的概率是非常大的,然而指望未来玉米行情持续性大涨还是有较大难度的。

短期内影响今年玉米自元月份至今都不算好,整体表现的相对比较低迷,而去年农民种植减产情况下,则促使农民惜售心理过重,这也直接影响到理论今年玉米收储工作,比如说2月份统计,吉林地区粮食收购进度相对去年依旧还是偏慢,当然这绝非单一地区如此。在农民售粮推迟的前提下,也就促使如今农民售粮依旧,比如说当前东北农民手中余粮还约4成,即便华北地区农民余粮也有3成。

在行情持续低靡,农民售粮难的情况下,为解决当前问题,黑龙江地区省级收购储备开始,虽说数额30万吨不算太多,但是多少对于市场也是一个提振。而国家级收储工作消息的公布则同黑龙江地区省级收购类似,然而这次覆盖范围会更广,对于市场的提振作用更加明显。而这次消息传播之后,无论304万收购是否属实,其实都在短时间内刺激到了市场上涨。

后续市场难大涨!前面已经提到,304万吨无论能否真的落实,其实对于今年的整体行情影响都不会太大,毕竟304万吨这个数额放眼全国的话,真的微不足道。考虑到304万吨覆盖范围之大,分配到单个省份的数额也就更少了,因此即便该消息属实,对于市场支撑也相当有限。然而该消息如果属实的话,却也意味着两点好处。其一,侧面证明了今年粮储拍卖不会在短期内实施,毕竟根据传闻国家级收购都要延续至5月底了。

其二,说明了临储方面其实并不急着征粮,侧面印证了临储储备比较丰富,因此指望收储工作开启,市场征粮价位提高也几乎是不现实的。综上来说,即便是304万吨落实市场行情也难以大幅度上扬,然而当真落实的话,对于市场的支撑还是比较强烈的,科学兴农预计在接下来的四月份市场能够有望向上冲一冲,一来市场临储拍卖不大可能启动,二来市场余粮仓位越来越低,都强烈的支撑了接下来的市场走强。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国储林  实施  项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