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世纪初昔班家族后裔阿布海尔在中亚白帐汗国东部建立乌兹别克汗国,15世纪中叶未代白帐汗八刺汗死后又夺得白帐汗位,不满统治权被夺的八剌汗的两个儿子贾尼别克汗和克烈汗带领忠于自己的部众脱离乌兹别克汗国自立。两人带领部众来到当时的东察合台汗国,也先不花二世把七河流域划出部分牧地给他们,遂以此为根基建立哈萨克汗国并逐渐强大起来。

1468年杀死了阿布海尔汗,使乌兹别克汗国分裂,在16世纪到17世纪上半叶处于强盛时期。向西吞并诺盖汗国大部分地区;向南不断压缩原乌兹别克汗国分裂后建立的希瓦、布哈拉汗国生存空间;向东也在和准噶人二百年战争的初期取得胜利,占领准噶尔人大片土地;全盛时期控制面积大致和现在的哈萨克斯坦相当。所以苏联给哈萨克划那么大面积是有历史依据的,在这一原哈萨克汗国区域内生活着大量的哈萨克人,而苏联又奉行民族自治原则。

哈萨克汗国与准噶尔汗国斗争形势图二、苏联政府的现实考虑17世纪后半叶准噶尔逐渐取得了优势,不仅占领了七河流域,还进一步占领哈萨克大片领土,特别是18世纪20年代深入哈萨克腹地,占领许多城市和牧场,使哈萨克人四处逃散;被称为磨破脚趾头逃难的大灾难时代。后来在阿布赉汗的带领下短暂复兴,打败了被清帝国不断削弱的准噶尔帝国,但是七河流域大部分被清帝国占据,而且作为准噶尔人故地显然清帝国更有权利据有,历史上中国也多次据有这一地区。

迫于清帝国的实力和沙俄的压迫,当时的哈萨克汗国成为了清的属国,现在有人说是平等关系,有待佐证。七河流域虽归入中国版图,可是清帝国并没有禁止哈萨克人来放牧,这样哈萨克人主要是大玉兹部不断迁移到中国境内,这一地区又逐渐布满了哈萨克人,后来大家都知道沙俄割占了这一地区。哈萨克成为大清属国沙俄吞并今哈萨克后设为草原总督区,苏联时期,中亚的行政区划又变来变去,最终成现在的样子,也为中亚各国领土纠纷埋下隐患,比如费尔干纳问题。

至于苏联为什么划这么大面积给哈萨克,还有别外一个原因:就是为了更好的控制哈萨克斯坦,防止分裂,把早在18世纪就已经侵占的地区,俄罗斯人占据人口多数的原俄罗斯几个州划给了哈萨克,提高俄罗斯人在哈萨克的人口占比。可最终把这几个州给赔进去了,偷鸡不成反被蚀把米。而哈萨克人为了保住这些地区,毅然决然的把首都从阿拉木图迁到阿斯塔纳,不断移民改变该地区哈萨克人占比。

乾隆见过奕字辈,载字辈甚至溥字辈的人吗?为什么?

乾隆四十九年,时年74岁的乾隆帝收到加急文书,其长房长子长孙长曾孙长玄孙诞生,乾隆帝非常高兴,赐名其载锡,这也是乾隆帝的第一个元孙。元孙,也就是玄孙,清代为避康熙帝玄烨的名讳,改称元孙。载锡是乾隆帝的长子永璜的后嗣,其父亲奕纯,乃是永璜的孙辈,载锡也是乾隆帝见到的皇室之中最小一辈的后代。奕字辈、载字辈乾隆帝都见到了,但至于溥字辈,还差一点。

乾隆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享寿89岁,潜邸时期,当时18岁的弘历就有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儿子,也就是永璜,不过永璜的生母富察氏出身寒微,永璜也被冷落。虽然长寿,不过乾隆帝的子嗣也不算是多么繁盛,其膝下共有十七个皇子与十位公主,看起来似乎还可以,但其实并不怎么样。子嗣繁不繁盛不好说,主要靠衬托,相对于雍正帝,乾隆帝的子嗣的确还过得去,但要是跟康熙帝比起来,那可就差得远了。

康熙帝一生共有三十五个儿子与二十个女儿,乾隆帝还不到祖父的一半。公元1747年也就是乾隆帝37岁的时候,皇长子永璜让乾隆帝做了祖父,乾隆帝的长孙绵德降生人世,不过很尴尬,永璜在三年后离世,享年23岁。乾隆帝非常长寿,但是他的孩子们却大多没有继承到他的这种优势特长。乾隆帝膝下十七个皇子之中,皇次子永琏、皇七子永琮、皇九子、皇十子、皇十三子、皇十四子、皇十六子全都是幼年夭折没有长大。

剩下的十个人里,有六个都走在了乾隆帝的前头,而且像永璜这样英年早逝的也挺多。到乾隆帝退位的时候,他还在世的儿子也只剩下永瑆、永璇、永琰与永璘四人。不仅是儿子这一辈长寿得不太多,孙辈也不怎么样。乾隆帝的儿子们都是永字辈,孙子都是绵字辈,重孙是奕字辈,乾隆帝的儿子们之中,子嗣凋零者甚多,要么就是独苗,要么就是悉数夭折。

 2/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日工  扎赉特旗  赤峰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