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耳枝,名重庆,字幼孙,号耳枝,山东掖县人。《掖县志》载:“公少贫,读书大泽山中,采柿叶学书”,“挥毫大泽龙蛇舞,采向空山柿叶稀”。由于学习刻苦,又有一手好书法,万历年间中进士,官至户部右侍郎,相传曾书紫禁城宫中门匾,被天启皇帝誉为“神笔”。大泽山素有“天然雕塑公园”之称,由红庙下行,一路奇石嶙峋,千姿百态,如眠羊,如骇猪,如脱兔,如起鹊;有的如天狗望月,有的似鲤鱼钻山,有的如老翁晒背,有的似少妇理鬓;天耳石,有耳轮附于左;天眼石,有目睫贯于顶;蟾蜍石,如巨蟆扑食;狮子石,似雄狮初醒;还有盘龙石、金龟石、蜗牛石、楼子石,惟妙惟肖,争奇斗巧。

此外,大泽山还有两处迷人的自然景观,即登“日观峰”观日出,登“邀月台”赏月。日观峰矗立在上寺直东,每当晴日初晨,登顶极目东眺,但见旭日露首,大如圆盘,艳若宫灯,跳荡不停。随之,冉冉升起。顿时,云蒸霞蔚,万象毕呈。千万座石峰亭亭而立,在阳光下,千姿百态,色彩绚丽,极为迷人。真可谓气象万千,令人陶醉。在风息人静、万籁俱寂的夜晚,登临智藏寺东侧“邀月台”,望夜空,皓月似银,清辉如泻;观台下,岚光月影,倒映虎溪。

赏月吟诗,意趣无穷,置身此间,如临仙境。清代诗人喻成龙临台抒怀:“醉卧仙台忘物我,满头明月不归思。”三大优势资源葡萄资源驰名中外的大泽山葡萄种植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即引进繁育。唐朝时,唐太宗即将当地的“龙眼”葡萄赐名为“狮子眼”,到元代初具规模。1984年,大泽山镇即建成以葡萄种植为主的果品生产专业镇,现种植面积已达2000公顷,年总产25000吨左右。

该镇出产的优质葡萄曾在全国农业博览会行评中夺四连冠,并在青岛、昆明两届世博会上获金奖,盛产的“玫瑰香”在品质上名列全国榜首。用大泽山葡萄酿造的葡萄酒,连续两届在布鲁塞尔葡萄酒精英评酒会上夺金奖。1995年,被全国首届百家中国特产之乡命名暨宣传活动组委会命名为全国首家“中国葡萄之乡”,逐渐树立了“西有吐鲁番,东有大泽山”的葡萄品牌形象。

2005年9月,大泽山镇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大泽山葡萄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2006年大泽山葡萄被确定为北京2008奥运会推荐果品。目前全镇已拥有中外葡萄品种200多个,发展优质葡萄3万多亩,年产量5000万公斤,培育的“玫瑰香”、“泽山一号”、“巨峰”等优质品种多次获得国家农业博览会金奖。现在葡萄产业已成为一大支柱产业,占全镇农业总收入的80%以上。

名胜古迹资源大泽山,名胜荟萃,古迹棋布。早在新石器时代,曾使“黄帝所常游,与神会”。“五甲龙山文化遗址”、岳石文化“东岳石遗址”、“城皇崖商周文化遗址”的发现,为大泽山的史前文化增加了厚重感,且“东岳石遗址”于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春秋战国时期,齐八大神祠之一的“月主寺”即建在芝莱山阳。

此外,猴子岭春秋烽火台、战国古驿道尚存;大泽山主峰之阳,系西汉末年赤眉军之根据地,至今其石城故址、石臼遗迹、赤眉堑尚存,称曰“古皇城”;古皇城内峰险涧深,石怪洞奇,瀑高泉清,林幽草密,名人高士多隐于此,号为“神仙窟宅”。自盛唐以来,建有“智藏寺”、“日照庵”、“三藏庙”,又成为达官显贵探奇揽胜、拜佛求仙的神域仙境;天柱山“北朝摩崖刻石”,属魏碑书体之发祥地,为1988年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中国书法名山”;位于“石雷之乡”的“抗日战争纪念馆”与“大泽山刻石和墓塔林”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2年,被确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森林公园”。石材资源镇境内以“樱花红”、“泽山青”、“芝麻白”、“泽山花”、“雪花白”为主要品种的花岗岩和大理石储量丰富。自古以来,传统的石雕工艺为世人所称绝。漫山五百余处摩崖刻石和百余方碑林,天柱山“东魏石窟”及石塔、右仲翁造象,全由大泽山人所雕刻。至今以矿山开采、石材深加工的石材产业迅速发展,产品多达四个门类40余个品种。

大泽山镇亦成为“中国北方主要石材基地”,为开发石雕旅游产品奠定了基础。四大特色文化之旅以芝莱山、天柱山、御驾山为主,以“东岳石遗址”、“春秋战国遗址”、“中国书法名山”为载体,围绕“文化”二字做文章,发挥其“考古研究、文化修学、民俗考察、休闲观光”之功能,使历史再现、文化延伸,使游客体味过去、珍惜未来。

 3/7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乔世一  易学  日照  四川  文化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