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税务规定来做账与按会计准则规定来做账,有哪些区别

按照税务规定来做账与按会计准则规定来做账,有哪些区别

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企业会计核算的依据是会计准则,按照税务规定来做账是错误的。一、会计制度是企业会计核算的依据会计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会计账簿登记,必须以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并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目前,我国的会计制度主要包括《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制度》、《农村专业合作社会计制度》、《工会会计制度》、《政府会计准则》等,上述政策是会计核算的法定依据。

因此,如何进行会计核算与税务规定没有直接关系,按税法的规定进行账务处理是错误的。事实上,按税法的规定也无法进行财务处理。比如,如果编制记账凭证,如何编制财务报表,这些东西税法并没有规定。税法主要规范纳税人的纳税行为的,何种行为需要纳税、如果计算应纳税款、有何优惠政策、何时申报纳税,这些才是税法规定的核心内容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从银行提取现金1万元,如何进行账务处理,税法有规定吗?没有,只有会计制度、会计准则才有明确的规定,按税法的规定处理不了会计核算问题。二、既然税务规定不是做账的依据,为什么很多企业在做账时从税务的角度考虑账务处理问题呢?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业务本身产生的税收影响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比如:房地产开发企业是在12月31日交房还是在次年1月1日交房,税收影响就非常大。

如果选择在12月31日交房,那么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等相关税务规定,就需要在当年确认销售收入,结转销售成本,计算应纳税所得税和应纳税额。但是在刚刚竣工交房时,企业往往成本发票才能收到80%-85%,这样的话就会虚增利润,在当年多缴企业所得税;如果企业选择在次年的1月1日交房,纳税期限可以延长一年时间。正是因为交房时点本身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比较大,所以,企业自然会考虑何时交房更有利。

2、同一笔业务,税收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可供选择比如: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规定,房屋的最低折旧年限为20年,那么企业在会计核算时,认为该房屋的实际可使用年限为50年。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是按20年计提折旧还是按50年呢?作为财务人员,往往首先就会想到税法的规定,从企业所得税的角度看,按20年计提折旧对企业最为有利,同时又不违反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文章TAG:税收和税法有什么区别  税法法规有什么区别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