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洗衣店、理发店和家政服务、社区超市和便利店、农贸市场等等。但其中最贴近居民生活的不是便利店,而是社区超市生鲜超市,因为它们的品类组合才能更多满足基本消费需求,比如生鲜果蔬、粮油调味等。便利店是满足即得性和生活的补充,缺少果蔬和生肉、水产和熟食及面食等品类,也没有大包装的食用油和米面等。便利店的品类能力并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需求,尤其夫妻便利店又缺乏很多经营能力。

从刚性需求的满足来看,品种更加丰富的社区超市和生鲜超市一定更合适,并且便利店有的商品它们大部分都有。一个社区正常情况下不会只有便利店,除了社区超市,甚至较远处还有大型商超也不一定。因此当商圈存在主力业态时,便利店的销售额会被稀释,从而与商超扮演不同的功能角色。如果同时还出现10多家的便利店问题会更为严重,虽然便利店业态处于风口,成本和风险相对较低,但也会受到影响。

二、商圈竞争程度和消费能力影响便利店生存这10多家便利店中,不知是否有类似罗森和快客等连锁品牌,这些品牌对私人式夫妻便利店是有很大冲击的,简单地说就是不差钱扛得起,又因为系统化运营能力好,在品类和经营上都较强,这是一种商圈竞争现象,可以理解为能力竞争。另一种就是同质化竞争,一般便利店经营的品种有90%是相似的,你卖农夫山泉我也有,我销售康师傅别家也卖,价格又差不多。

这么多相似的便利店凑到一起,竞争处于饱和状态,想要赚钱实在不容易,这本身就是一种商业竞争规律,太多大家都没钱赚。小区或许很大,人口基数较多,消费能力也许也不错,这种情况一般都会进驻更大体量的超市业态,这本质上也是商超业态的选址逻辑和评估标准之一。看本质,商圈竞争程度和消费能力,会直接影响到便利店的生存。

三、便利店运营能力影响盈利和生存如果业态组合和消费能力,竞争程度激烈三点都存在问题,剩下就只能看便利店的运营能力了,你要做的比别人好,与对手不同,要让更多消费者认可才行。比如这10多家店中,店内购物环境舒适,也就是体验比其他家好,进店的顾客也许就多些。保留了必须有的商品,还有一些其他便利店没有的,同时消费者也愿意购买,没有可比性,价格是不是就可以高点利润多点了?其他便利店都没有早餐,最多有些茶蛋、面包和牛奶,你的店不仅有这些,还有关东煮,还能提供烤肠与豆浆,居民会不会来?销售额会不会增加?不仅线下便利店销售,还通过美团外卖和京东到家送货到手,你还通过自建社群与居民互动,告知促销和新品信息,还经常性的做一些社区团购活动,业绩肯定会提高的。

 2/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苏果超市  苏果  便利  赚钱  利润  苏果超市赚钱吗  开苏果便利利润怎么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