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经常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凄惨,她开店,并没有照搬照抄她老板的思路,毕竟积累一个忠实顾客太难了,她大部分的利润还是来源于过年、过节前后的15天。每到过年,我们县城里就会被挤得水泄不通,人特别多,很多在外打工的人回家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带着老婆孩子去县城里买衣服、买年货,赚了一年钱,兜里都比较充实,所以买东西都是成批买。

像我堂姐的店,过年期间平均每天都要接待50人左右,半个月下来能有750人的客流量,大概有一半的人会选择买2~3件衣服,这样算下来,仅过年半个月的销量就在750~1125件之间,平均每件衣服毛利在100左右,算下来这半个月就能有75000~112500元的毛利。这还仅仅是过年赚的,其他节假日和平时老主顾过来买的全算上,一年也有20多万的毛利。

而她的小店,一年也就6万的租金,两个服务员年工资5万,刨去其他,一年也能剩10万的纯利。用我堂姐的话说,只要能在县城活下来的小店,没有一个是不赚钱的,只是看上去平时不赚钱。因为县城中还有很多中老年人,甚至90年的初代年轻人,她们虽然也网购,但是还是摆脱不了对实体店的依赖,毕竟在他们看来,能试衣服包退换,线下做的更好。

有这个消费群体支撑,小店就倒闭不了。尤其是近几年,网购越来越发达,让人觉得开实体店就等同于往水里扔钱,所以开店的越来越少,而那些服务好、质量好、有人光顾的老店垄断了县城的所有市场,蛋糕变大了,分蛋糕的人变少了,自然小店越赚越多。就像我堂姐说的,当所有人都觉得这行不怎么赚钱的时候,恰巧,就是这行最赚钱的时候。

写在最后综上,为什么小县城的服装店看上去没生意呢?因为小店的生意不是每天的都有,他们的盈利主要依赖于节假日和忠实顾客,所以平常的日子里,你是很难看到有大量顾客光顾的。而他们能做到十几年不倒闭,也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销售模式和高额的利润。很多人觉得,一个店能不能存活、盈利,就看他热不热闹,平时的客流量多不多,其实这要根据具体的行业和地域来分析,像大城市里的店铺,哪一天要是断了客流,那这家店就快玩完了,至少和赚钱已经扯不上关系了。

看农村赶集的街上有好多人卖衣服,一般一年可以赚多少钱呢?是不是比打工强很多呢?

为什么小县城里的服装店没什么生意,房租也高,却十几年不倒闭

我是乡村黑嫂,我来回答。农村庙会上,大集里,摆摊的人中以卖衣服的最多。题主的问题是好奇这些人能挣多少钱,有没有打工挣得多。其实,这个问题牵涉到很多方面,黑嫂有几个朋友就是赶集卖衣服和卖鞋的,根据平时跟她们的聊天,来简单说一下这里面都有什么问题,以供题主参考。一、你得有方方面面的货源什么叫方方面面的货源呢?我们都知道,集上卖的衣服都是很便宜的,有时候我们也会想,她们卖这么便宜,怎么挣钱呢?其实是人家有好货源,她们进的货可不是论件进的,而是论大箱或者论斤,那些都是一些积压货物,或者清仓货物,她们很便宜进过来,然后论件卖。

农村集上流行还价,就是最少要砍一半的价钱,你要一百,我给五十。其实就算是五十,人家也挣不少钱。因为进价便宜得超出你想象。黑嫂一个朋友卖拖鞋,五块钱一双,一个大集下来,能挣一两千。我们想着一双拖鞋才五块钱,这太便宜了,人家可能就是不挣钱,其实一点也不少挣。二、你得有长久坚持的心刚开始时,你是摸不到这些货源的,所以只能挣正规差价,这段时间很难熬,差价是死的,加上有人还价,得有很长一段时间不挣钱或者挣得少,这时候就需要坚持了,坚持的同时,自己还要积极寻找货源。

不要指望集上那些同行告诉你她们的渠道,人家是不会说实话的。另外,现在集上的生意其实很难做,原因是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在网上买东西,而且农村现在年轻人很少,光指望一些老年人买,他们的消费能力也并不高,所以导致很多摆摊的人改了行。总结:题主说是不是比打工挣得多。其实这个问题并不能直接回答,因为我们都明白一个道理,什么干精了,都会挣到钱。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服装店  一年  服装店一年可以赚多少  开服装店一年能赚20万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