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地摊上几十块钱能买到“专柜衣服”?地摊的成本很低,低到忽略不计,我去年就摆过地摊,一辆大的电瓶车,几个货架子,一个灯泡,跟商场的综合成本比起来,完全低到没成本。首先说一点,我认为地摊上是买不到专柜正品的,因为真正的品牌衣服,品牌方是不允许这种情况出现的,那些供应商去进货时都要签订协议的,不然就是自毁品牌。

然而很多朋友,确实在地摊上买到了“专柜衣服”,这又是怎么回事?我给大家讲下我舍友他爸妈的故事,他爸妈都是35年的老裁缝,平常在厂里上班轻轻松松拿1万多,为什么?因为他们干的是仿造大牌衣服的工作内容,可能有朋友不理解,我给大家举例说明下。比如某品牌方新出了一件衣服,市场反应很不错,那么很多服装厂就会让裁缝师傅做一件相同的衣服出来当做母版,有些厂胆子大,直接卖一模一样的,有些厂怕侵权,就让师傅稍微改动下,之后再批量生产。

也就是说,同样一件衣服,品牌方成本50,外面服装厂的成本也是50。再看销售端,品牌方因为综合成本较高,所以售价可能定在500,而服装厂直接批发给外面商贩,可能也就卖个60块钱,摊贩拿到后在地摊上直接卖80,这时候你路过一看,心里一想“这不是某某专柜的衣服嘛,怎么才卖几十块钱,看这面料也很不错!”而且很多商贩都把标签给剪掉了,再吹嘘“某品牌剪标衣服打折卖”,看上去一样的专柜衣服,其实是不一样的。

此外,如果你懂面料的话,地摊货跟专柜货的面料肯定也有区别,就拿棉花举例,虽然都是100%纯棉,但棉花本身就有7个等级,1级跟7级在成本方面肯定差了很多,但消费者不了解相关知识,所以误认为面料是一样的。这些情况从严格意义上来讲,都属于非法牟利,只是目前打击难度较大,所以才有了“地摊上卖所谓专柜的衣服”这种现象,但大家切勿效仿,指不定哪天就“进去”了,前段时间影视版权的事就是这样,大量影视号因为侵权问题,纷纷收到了律师函。

一件LV短袖男T恤售价7500元,和某宝59元2件,材料面料差不多吗?你怎么看?

我用一个服装人的专业度来告诉您,7500元的LV短T,跟某宝的59元2件的T恤,材质面料肯定有差别,而且差别也不小。只是这个品质上的差别不能以相差这么多的价格来做类比。我从两个方面跟大家分析下这些差别所在。01、衣服本身的成本对于一件T恤衫来说,给消费者最直接的感观成本就是它的面料材质和做工。其实现在这些大牌的面料国内基本也都有做,一件T恤衫,哪怕就是很好的真丝针织面料,它的面料成本都不太可能超过300元,除非你只是做一件,如果批量生产的话,控制在100不到都正常。

做工的话,就算它品质要求再高,批量生产也就是50元到顶了,所以如果买7500元的T恤,这个衣服本身的成本可能零头都不到,当然大品牌的利润点肯定比较高,但他们的营销广告、门店和其他管理成本远远超过衣服本身,这些也是不容忽视的成本。至于某宝买几十元的T恤,面料肯定谈不上最好的了,能用上普通全棉的就不错,很多都是涤棉甚至全涤的,做工也就是几元的那种加工费工厂做的,当然某宝店的运营成本相对品牌来说,也是少了很多,只是店铺的利润也很低,靠的就是走量。

一件衣服哪怕只赚1元钱,一天能卖2000件,就是2000元的利润,对于一个某宝店主来说,也是活得很滋润的。02、消费理念不一样能花7500买LV的消费者,肯定都是非富即贵的一群人,他们对生活品质只讲究不将就的,追求的是品牌情结,过的都是一直精致的生活,对这个牌子有相当大的忠诚度,而且这些大品牌需要的就是这些忠实客户,没有他们舍得买单怎么可能维持品牌的运转。

这个也是大品牌之所以要花钱包装形象,确立品牌定位,培养客户忠诚度的原因。至于喜欢逛某宝的,他们追求的是性价比,只要自我感觉品质差不多的东西,都喜欢去做价格上的类比,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就是他们所想要拥有的,某宝价格看过一遍,还会到某多多去对比下,看看有没有更便宜的。而且买便宜货习惯了,还会一脸鄙夷的瞧不起那些买贵货的人,认为自己会过日子,他们都是乱花钱,东西只要能用差不多就是他们的原则,他们过着跟舍得花钱人正好想反的生活:不讲究只将就。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攒钱  买房  拼命  衣服  那些拼命攒钱买房的人  虫二的衣服为什么很贵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