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期位于东北地区的夫余国扶余国,在玄菟北千里。南与高句丽,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地方二千里,本濊地也。——《后汉书·东夷列传》也正如此,吉林市自吉林置府设省伊始,就成为了吉林省的省会,而吉林省的省名也来自于此。直到1954年建国后,吉林市省会的位置才被长春市取代而降级为地级市。“吉林”的由来回到地图,吉林市位于东部长白山区向松嫩平原过渡的地带,背靠连绵的长白山脉,面朝广阔的东北平原,外可沟通渤海、高丽等域外地区,内可管治土著游牧渔猎民族。

△吉林市周边地区地形地貌而在以水路运输为主体的古代,一条松花江穿城而过,将两大地形单元串联起来,造就了吉林市得天独厚的的山川之势,使吉林市在古代成了兵家必争之地,而吉林之名的由来,也与军事有着密切的联系。△冬季封冻的松花湖1409年,明朝整合东北地区的所设卫所,置奴儿干都指挥使司,即奴儿干都司,驻奴儿干城(今黑龙江下游黑龙江与亨滚河汇合处右岸的特林地方,即元朝征东元帅府的故地)。

同年,明朝在兀也哈卫(今吉林市松花江下游)建设造船基地,加强辽东都司和奴儿干都司之间的联系。这处船厂成为沟通两地的中转站,负责转运两地的官兵、粮草、贡赋。△奴儿干都司满清入关后,将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施行东北封禁政策,并先后设置盛京昂邦章京(盛京将军)和古塔昂邦章京(宁古塔将军),管理东北各地。△清前中期东北局势1658年,为抗击沙俄入侵并加强对东北地区的控制,宁古塔将军恢复了明朝在古吉林市地区建立的船厂,并驻防旗兵,营建水师。

1673年,宁古塔将军在松花江畔建立起了一座城池,命名为吉林乌拉城(满语,意为“沿江的地方”)。1676年,宁古塔将军移驻吉林乌拉城,设将军衙门。于是,吉林乌拉替代了原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市)的地位,成为宁古塔将军的治所。△影视剧中常出现的“流放宁古塔”,即现在的吉林地区随着吉林乌拉地位的上升,吉林乌拉除了代指宁古塔将军治所,也泛指“东滨大海,西接边墙,南峙白山,北逾黑水”3000余里的将军辖地,为避免混用,将这一地区统称吉林而省去乌拉二字,宁古塔将军也更名为吉林将军。

吉林建省康乾之后,人口迅速增长,加剧了人地矛盾,每逢水旱灾害,就会产生大量的流民,流民得不到安抚就会演变成起义暴动,为了维护清朝的稳定统治。嘉庆帝登基之后,开始逐步放松东北封禁,“京南受灾,高宗纯皇帝格外施恩,准令无业贫民出口(关内)觅食。”随着内地流民的迁入,东北地区陆续设立州府,管理民政,作为吉林将军治所的吉林城也先后变更为吉林厅、吉林府。

1860年,沙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通过政治诈骗和军事威胁,侵吞东北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为对抗对土地贪婪无厌的沙俄,加强对东北边疆的控制,清政府正式开禁放垦,鼓励移民实边,以振兴关外的经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俄国侵占的领土开禁之后,大量的流民进入东北地区,形成了闯关东的浪潮。清政府于1878年,设置吉林垦务局,管理垦植工作,并逐步形成东部的农林地区,中部的农业地区和西部农牧地区的差异特点。

随着东北地区的经济面貌的改变,撤军府改行省被提上日程。△电视剧《闯关东》剧情截图1907年,清政府对东北地区进行行政体制改革,裁撤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行省。作为原吉林将军治所的吉林府也顺理成章的成为吉林省的省会。△清中后期东北局势因铁路而兴的长春随着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铁路取代水陆成为当时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原先的小城长春也因铁路而兴,成为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甲午中日战争后,俄国与清政府于1896年签订《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俄国假借与清政府共同对抗日本,获得了在中国东北修建中东铁路(中国东省铁路)的权力。随后,俄国又与清政府签订《中俄四厘借款合同》,以东北铁路的租借权为条件,向清政府提供贷款用以支付中日《马关条约》的巨额赔款。△甲午中日战争1898年,中东铁路正式开工,耗时近五年,建成了以哈尔滨为中心,分东、西、南部三线,全长约2500多公里的“T”字型中东铁路。

北部干线西起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南部支线北起哈尔滨,南至旅顺,长春便在这中东铁路南北支线上。△中东铁路路线中东铁路建成之后,沿线的铁路附属地也被俄国打造成侵占中国东北权益的据点。俄国以长春宽城子站为中心,建起了车站,宿舍,护路军兵营,俱乐部等建筑设施,排水、防寒等简单的市政设施也先后上马。初具规模的街区规划,使得长春中东铁路附属地初现近代城市的雏形。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中峰  巡礼  吉林省  市政  辽宁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