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元宵节的习俗是什么

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快要来临了。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古时又称上元节、元夜、元夕、灯节,在中国自古以来,元宵节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吃元宵。有的地方,赏花灯、猜灯谜、舞龙、舞狮子,一些地方还有“走百疾”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她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或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还有的地方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我们老家在元宵节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吃汤圆,大门两边挂上红灯笼,大街上张灯结彩,广场上会看到舞龙舞狮子和扭花鼓灯的表演。花鼓灯有歌有舞有戏曲,曾被周总理称为“东方芭蕾”、“淮畔幽兰”的美誉。花鼓灯经国务院批准,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元宵节,各地都有哪些特色的习俗?

以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我们这里风俗还是蛮多的,其中包括砸“地花”风俗,各家在几天前便买来“花药”准备好,预约有经验的“老师傅”来家中制作,或亲自动手制作。等到晚上燃放时,乡邻商量好各家燃放时间顺序这家看完再看下一家,谁家的花呲的花叶高,喷的时间长,寓意着这家这新的一年红红火火。有经验的“老师傅”用小铁铲,在各家院里小心翼翼的掏几个内大口小,直径约十公分,深二三十几公分的小圆坑,里面放入一定量掺有铁粉铜粉的“土花药”,中间插上苇子杆,苇杆芯里面放上用细绵纸卷着火药的炮仗捻,然后填上红土,用锤子轻轻夯实,这就是砸“地花”过程,这种土法砸的“地花”到晚上点燃,喷发时间长,发出“秃秃秃”的声音,花冠足有两房子高,发出灿烂夺目的光彩,伴随着人们阵阵的欢呼赞美,映亮整个院子。

偶尔也会出现“哑花”燃放失败现象,点燃后,不呲花,或喷发的劲头小,胆大的人跑上前,在“地花”周围快速使劲跺脚,助其喷发。若是遇到药捻在花中熄灭这种情况,更有胆大的人,拿着事先烧在炉火中烧红的铁条前去“抢救”:直接快速插到“地花”芯中,助起燃放,当然也有些“地花”因受潮等原因来不及“抢救”随着一声闷响,地面裂几道纹,冒一股子烟完事,遇到这种状况人家,常常会暗自颓丧,悄悄的来两声遗憾的叹息。


文章TAG:元宵节的风俗习惯  正月十五元宵节  元宵节  节的  风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