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描写桃花的诗句?

有什么描写桃花的诗句

问题:有什么描写桃花的诗句?春天到了,桃花开了,有什么描写桃花的诗句呢?前言又到了桃李争春的时节。喜欢诗词创作的朋友自然也少不了咏花之作。其中桃花是春花中最常见的意象。老街录入自己的几首桃花诗,欢迎诗友们指正。一、大林寺桃花白居易游庐山大林寺时,曾有《大林寺桃花》 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不过这个大林寺早就不存在了,据说原址已经湮没在庐山的如琴湖下。老街游览庐山时,曾有有感而作: 大林古寺迹无踪,四面青山忆白公,何处桃花昔日有,路人遥指绿波中。 二、昭君怨王谢堂前燕信,不觉桃花飞尽。细雨湿栏杆,晓风寒。 画阁芳魂孤倚,迢递远山春水。锦瑟思年华,绣帘遮。

《昭君怨》是一首换韵词,和《菩萨蛮》有点类似,平仄韵交替。这首词的仄韵韵脚为:尽、信;倚、水,平韵为: 杆、寒;华、遮。一共用了4组韵。三、次韵桃花绝句四首年年春事付东风,误尽桃花几度红。人面无踪花满地,当时清景在诗中。...惜春何事怨东风,一片香飘万点红。桃自成蹊花自老,方知物理在其中。...春来日日舞东风,醉倒骑驴夕照红。

十里桃花万家店,新诗都在酒樽中。...春时微雨趁东风,吹破桃花一点红。明日武陵花正好,与君重访洞天中。...次韵也叫做步韵,新作诗的韵脚要和原韵脚一样,而且次序不得改变。结束语古诗中,最有名的桃花诗,我以为是刘禹锡关于玄都观桃花的这两首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怎么理解刘禹锡的两首桃花诗——《玄都观桃花》和《再游玄都观》?

怎么理解刘禹锡的两首桃花诗——《玄都观桃花》和《再游玄都观》

刘禹锡的《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诗人刘禹锡在他的一生中,因一直坚持自己的政治见解,所以长期被贬,这首诗是元和十年,(815)他被贬官十年自郎州被召回京师后,在游历玄都观時作的一首讽刺诗,长安玄都观,桃花盛开,灿如红霞,吸引着许多人前去观赏,刘禹锡看后,借题发挥,意含讥讽,写下此诗,故题中称,"戏赠"这首诗,一二两句,是写诸君子看花归来,三四两句用"桃千树"和"去后栽",直接影射了当時新得势的权贵,这么多的桃树啊!都是我离开长安后才有的,粗看,似在写景,然细细体味時,方觉得全诗自始至终充满了"戏赠"之意,大有弦外之音。

尤其是四句中,用一"尽"字和一"栽"字对当時新得势的权贵,进行了无情的评击。这些"轻薄桃花",只好看,全是没用的东西,同时,抒发了诗对身世遭遇的愤懑和痛苦,此后,刘禹锡又再次被贬。《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这首诗的内容和意境上都是前一首诗的继续,青年時期的刘禹锡过了十年的逐客生活,回京后,因玄都观题诗,触犯了当時的权贵,再次被贬,十四年后被召回時,他仍不气馁和妥协,又以更加嘲讽的,口吻写下了这首讽刺诗。

这首诗仿照前一首诗的写法,用桃花谢,菜花开这一自然现象,來比喻人事的更替,很有意味,一二两句"百亩庭中"和"桃花开尽",自然使人想起当年"玄都观里桃千树"的景象,三句用"种桃道士归何处"提出问题,四句"前度刘郎今又来"同前一首"尽是刘郎去后栽"相呼应。用一"又"字,从语气上更加强烈地表示了诗人倔强正直的精神和对政敌的蔑视,久经战斗的刘郎,今又重入长安了,当年那些"种桃道士"死的死了,下台的下台了,依附他们的新贵也都垮了。


文章TAG: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玄都观桃花  三生三世  三世  十里桃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