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如何做好师德师风?

在学校,如何做好师德师风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回答:一是作为教职员应该是身教重于言传,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先生好学,要学生做的事,先生应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先生应帅先先学,要学生守的规矩,先生应躬亲共守。二是教职员的德和才源于教师员自身的人格o 因为教职员工的表现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灵,有什么健康心灵就有什么样健康的行为。

三是教职员的阳光范例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灵和表现。如果教职员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那么,就可能为之毁灭全部的教育成果。四是教职员是一个好人有德有才的人、向上的,学生跟你学好人跟好人,走向社会一定是一个有用的人。五是教书育人是一个人民教师的天职,有耕耘就有收获,苦与乐并存。六是教师施爱宜在严与宽之间。

你觉得现在中国的教师累吗?为什么?

你觉得现在中国的教师累吗为什么

累与不累,要看和哪一个阶层的人来比,如果和建筑工人比,老师的工作相对较轻松;如果和上行政班的工作人员来比,教师比他们更累;如果教师和教师比,敬业的教师比较累。但目前总体来说,教师的工作不算轻松。体力劳动者的累,表现在身体上,只要他们的体力和收入跟得上,再苦再累,心里是愉悦的。前几天偶遇一高中同学,他在从事输电线路的架线工作,闲谈了一会儿,他很羡慕教师这份工作,说教师是旱涝保收,工作稳定且清闲,不像他们风里来雨里去,冒着酷暑还要上高空架线,他也很关心教师的收入,听说教师的工资又涨了,问我现在能够拿到多少钱一个月?我告诉他,现在到手5000,他没有再说话了。

出于礼节,我问他现在的收入怎么样?他告诉我,他要去上班了,不然对不起平均1000块钱一天的工资,他哼着小调,开车离开了。教师主要是心里感觉很累。很多老师都处于亚健康状态,上级到学校来检查的各项工作也较多,不属于教育教学内容的任务,也要求老师去完成,还要填各类表表册册,这将占到老师教育教学时间的1/5,可能有的学校要做的事情更多。

老是想起这些不属于老师的本职工作要老师去完成,心里就郁闷,加上教师本身还有自己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久而久之,身体就会出现亚健康,内心就会感觉到特别累。教育部也要求给教师减负,我不知道其他地区和学校的减负情况怎么样,但我们学校的老师和以前一样,仍然要做很多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这也许是老师感觉到累的主要原因吧。

请问,教师晋级时的条条框框,对教学工作有何促进作用?

请问,教师晋级时的条条框框,对教学工作有何促进作用

也遇到许多老师问相同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一、职称关系到老师们的切身利益,职称晋升意味着工资待遇的提升,所以政策的制定不可不严谨,方案的条条框框正是这种严谨的体现;二、职称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一个教师的能力,而所谓的能力往往是多方面的,比如授课能力,管理学生能力,教研科研能力等,所以,也需要有这些条条框框来评定;三、职称也体现了政府对于教育和教师工作的引导,比如针对老年教师、特优教师的倾斜等,因为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情况,因此也需要和之对应的“条条框框”。

大多数一线老师工作一辈子,也很难评上一个优秀,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大多数一线老师工作一辈子,也很难评上一个优秀,这种说法没有相关数据支持的。只要工作努力,评上优秀不是什么难事。如果老师一辈子都评不上一个优秀,评职称想都不要想。因为在评高级职称中有一个条件,任现职以来要有一个或者2个优秀证书,专科毕业的老师,需要2个优秀证书,本科毕业的需要一个优秀证书。在我们学校,绝大多数老师都有优秀证书,优秀证书是一个老师工作能力的体现,也是一种荣誉。

我也是一线老师,最近几年,每年都被评为优秀。我也没觉得被评为优秀有多难,只要老师认真努力工作,教育教学业绩突出,基本上都可以评为优秀。当然一个单位的优秀人数是有名额限制的,不是自己想评就能评的,一般按在校教师人数的15%进行评定,然后根据年度考核综合分进行排名,全校公示,这种操作很透明,想通过关系来获得都不容易。

在学校中也有一小部分老师,没有优秀证,这是有原因的,有的老师由于教育教学业绩差,没有想过评职称,更不会关心是否能评上优秀。有的老师没有把心思放在教育教学上,学生考好考孬是一个样,这样工作一辈子,不可能被评上优秀。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都希望能得到学校和社会的认可,这就要求老师不断的付出,努力地工作,优秀证早晚会属于自己。

上交大博导被曝辱骂学生,要求学生无休工作,老师的师德和人品呢?你怎么看?

前面说了一条真的感觉大家好容易断章取义。还是详细一点吧。我读硕士的时候,我们那个系里就有一个德国教授,种族歧视非常严重,总是拿中国当作反面教材,说中国人喜欢吃狗啊,奸诈啊等等。也总是骂中国学生白痴笨蛋之类,谁要对着他干,他的课就过不了,可他的课都是必修课,过不了就没法毕业。只好大部分人都忍着。但是也有告他告到系里的,学校里的,不管用,人家到现在依然好好的。

曾经他也骂过我,所以我比谁都知道被教授责骂和羞辱的滋味,我们班上的中国人似乎没有谁,没被羞辱过。这个教授给外国学生就让对方做一个试卷就可以拿分了,到我们中国人这里要写论文,要做报告要写卷子。很多人就放弃了,我记得当时跟我一起的一个男学生他就干脆辍学走了。但是我咬牙扛过来了,你不是故意难为我嚒?那我便要做的很好。

我写出来的东西他后来非常赞赏,给我满分1分。后来他见到我都是很尊重。所以我想说的是,别人怎么待你那是他的事情,但是如果你能用实际行动和结果证明给他看,进而扭转他对你的看法,比在那里抱怨要管用。就像很多小号或者原作者的稿子被大号用了,洗掉了,去发声和抱怨都没多大用处。因为对方的势比你的大,你想反击,你就得逼着自己把自己弄得更好和更强大。

而且为何现在还会有人说“外国的月亮圆”,在国外的人一定是爱慕虚荣家里富有之类?成见哪儿来的?有很多人也是国家外派过来的,我也是。我们的生活单一枯燥,甚至牺牲了很多跟家人团聚的时间,吃的也没有国内丰富,跟国内压根没法比,可是我们去学习一些好的东西,然后带回给自己的国家。却还要被骂,真是不理解。人,从来都是立体的,要全面来看。


文章TAG:2021元旦演讲稿大全  全国师德演讲稿一等奖  2021  元旦  演讲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