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菡萏香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古词意境如何拍摄?

“菡萏香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古词意境如何拍摄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出自南唐的第二位皇帝李璟《摊破浣溪沙》,要拍出古词意境,我们先来了解古词的意思:第一句写秋色,此时味去叶枯的确使人惆怅。第二句写秋容,一个“愁“字把秋风和秋水拟人化了,所以外在的景观与作家的情感融为一体了,因此笼罩着一层萧瑟气氛。因为作家是皇帝,此时境遇堪忧,所以会触景生情,也是自然的事情。

此时此刻我想起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诗句。所以说秋景有它独特的魅力。与碧绿的荷叶相依偎的一茎残荷,仿佛在告诉人们,这就是人生,没有离去哪来的新生。在这寂静的池塘中,你如此的凄美,却有人这般的欣赏。风姿绰约的莲蓬,孤寂无声,却是一颗傲骨的灵魂在盛开。所以说古词中的意境个人感觉这样拍更能表现出残荷的那种不屈的精神。

怎样欣赏南唐中主李璟的千古名篇《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怎样欣赏南唐中主李璟的千古名篇《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国学大家王国维评此词“众芳芜秽”、“美人迟暮”,我觉得实则是“江山破碎”、“君心抑郁”。词人通过秋景写心中忧愁,写出了一方之主在疆土面临灭亡危险的时候却无能为力的无限哀愁。摊破浣溪沙(南唐·李璟)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有心人可能会发现南唐后主李煜的词好多出处都是《南唐二主词》这部选集,而这首词的风格和用字,和他很像很像,这就是他父亲南唐中李璟,创作水平也很高,不过被儿子的光芒万丈所掩盖了。其词仅存四首,风格凄婉,这首是一篇得意之作,历来备受名家推崇。整首词只有48个字属于是小令,内容也比较浅显易懂。在写作上用得是寄托手法,把自己的宏观遭遇放在弱女的微观感情里。

上阙以写实,眼前景物与年华凋伤憔悴,生命在充满萧瑟悲伤的环境中,给人内心带来无限深重的悲慨。下阕则是写情感,将所渲染的悲苦之情以极为质直的叙述一泻而出,却又不复再作情语,而只以倚栏干做了结尾,更有一种欲言又止、无处投书之感。用一种欣赏后主的态度来读这首词再合适不过,虽然出自两人之笔,但情相近、物相依、神相同,让我们对藩镇割据、支离飘摇的弱邦君主产生怜悯之心,就如词中所写美人失去情郎而常泪洗面。

词人说不破的正是这人间冷暖、世态炎凉,以及最重要的国破家亡所带来的痛苦折磨,其个中滋味自然是难以言喻的。即使是对于现在的个人来说,常常也会因为某种情感而生出无法言语的愁苦,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多读一读,很能把人带入词情词景当中。另外准确地说一类词应该是凄婉词派,除了中主和后主之外,清代的纳兰性德也是其中的标志性人物。


文章TAG:古诗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翻译赏析  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古诗  浣溪沙  菡萏  
下一篇